分享

一段20年恩怨的围墙(社会现象拾零584) 2013-10-05 凤凰快博姚小辛的博客

 五岭智叟 2013-10-05

16年前,企业半死不活,摇摇欲坠,面对吃饭已成问题,年近不惑的晓冬毅然决然到上海滩碰运气,从安装水暖器材苦工做起,充分运用活络的大脑接单包工程,步步为营的发展,后又改行与人合伙做起外贸生意,现在,老婆孩子都接到上海住进了自己的房子里。

解放前,晓冬的老爷爷在小城开店做小生意,也挣下了一份小家产,砌了三间瓦房,后面还围起了一个大院落。那年,日本鬼子的飞机撂下一颗炸弹,把他家后院的东围墙炸坍了。幸好,事先全家人都逃到乡下躲避了。老爷爷带着一家人返回家中,看到惨状除了流泪毫无办法,并庆幸房屋没有受到大损,只是简单的将围墙收拾垒了一下。上世纪六十年代,晓冬的父母觉得后院东墙不安全,省吃俭用余了点钱,请来师傅将东围墙又砌了起来,算是维护了家产。

那时的人们找个地方,弄点材料就能搭个棚子住,好象既没有规范,也没有人管理。不久,有户人家利用晓冬家东围墙外的一块小空地,找了些木头,用土坯建了一个草屋房。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该户人家看到晓冬的父母软弱可期,在翻建房子时,招呼不打一声,就将晓冬家的东围墙做了自家房屋的后壁墙。晓冬的父母气不过出来制止,该户一家人非常凶狠,大吵大骂,强辩说这段墙是他家的,还要动手打人。

遇到这种恶邻,晓冬的父母无可奈何,找居委会说理,主任来看了一下,说你们要好好的商量着办。周围的邻居,大多是同情晓冬家过于善良,也有想实事求是讲公道话的,但又害怕该户的蛮横,不想招惹上是非。有的邻居干脆就讨好该户,帮着“证明”围墙属于该户的。也有人劝说晓冬的父母,围墙暂且借他用一下,院子还是你家的,不妨就先忍一忍,好汉不吃眼前亏。那时,晓冬还小,只是感到自家吃亏了,也帮腔嚷着:“一定要报仇。”小孩子的话,没人在意。

10多年后,晓冬长大成人,天天练武功,一帮朋友都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之前,霸占晓冬家围墙的该户人家,看到晓冬家里的人,都是敌视不说话的,之后,看到晓冬的力量渐渐强大,遇到时开始露笑脸了,并略微点头了。就这段围墙来说,该户人家是理亏的,这时,好象有点感到害怕了。

晓冬要结婚,计划在后院砌个小楼,当时建房需要审批,审批表上要求四邻签写意见。晓冬找到该户,该户拿起笔来就签了名,连连说:“没意见,没意见,希望早日吃到你的喜糖。”这句话的意思,是祝福,也是主动的化解恩怨。上世纪末,旧城改造大拆迁,晓冬家周边的所有房子一夜之间荡然无存,这段有着20多年恩恩怨怨的围墙也消失得无影无踪,过去的老邻居大多也分散开来,很难再见面了。

现在过年过节,晓冬正常是从上海开车3个多小时回家乡,陪父母过上几天,说说话。看着老实巴交一辈子的父母一天天在走向衰老,原本是想带二老到外地跟自己一道生活的,可担心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毕竟在外混不容易,再说父母也不愿意去,一是故土难离,二是觉得人生地不熟的不方便。每次回来,父母总要提起老宅子后面的那段围墙,叮嘱晓冬,千万不能忘了,不是记仇,而是要时刻提醒自己,在外不可莽撞,凡事要忍,忍一时风平浪静,“看看现在咱家的日子,比你爷爷,比你老爷爷那个时候,过得都要好。”

(二〇一三年四月十一日中午,星期四,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