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姜堰:小措施做实爱民大文章

 革命老区 2013-10-06
姜堰:小措施做实爱民大文章

  □本报记者 尤 莉 本报通讯员 张 峰

  今年以来,泰州市姜堰区通过开展“我与群众跳个舞”活动、组织“照亮平安”行动、搭建“警务微信”平台,打造亲民护民爱民的公安形象,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129名社区民警兼职舞蹈老师

  9月12日晚,姜堰镇荷叶社区的王大妈早早来到广场,和数十名群众一起在社区民警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矫健的步伐,跳起了欢快的骑马舞,引得不少路人驻足围观,这是姜堰区公安局开展“我与群众跳个舞”活动的侧影。

  由社区民警当老师,带领群众跳舞是姜堰区公安局深化社区警务工作的创新举措,也是推动平安文化、公安文化、群众文化、健身文化融合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

  今年8月,该局拍摄了一部公共安全宣传《姜堰公安style》MV,将各类防范技巧浓缩成通俗易懂的歌词,以歌舞表演形式揭露违法犯罪人员的作案手段。为扩大宣传效果,该局对129名社区民警进行培训,让他们当舞蹈老师,与辖区群众同跳骑马舞。

  “让群众在健身的同时了解防范知识。”每到傍晚,社区民警就会带着投影设备走进社区,现场播放《姜堰公安style》,并通过补充讲解、领唱领舞,进一步加深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一些社区民警还专门制作了个人简介宣传片,向村民介绍宣传自己,提醒加强安全防范。

  275名机关民警骑自行车巡逻

  近日,细心的姜堰市民会发现,每晚城区街面多了不少戴着“治安巡逻”袖标,骑着自行车巡逻的民警。“别小看了这些‘骑警’,有他们在,孩子放学回家我们放心多了”,学生家长王先生对公安机关此举赞誉有加。

  针对夜间侵财性违法犯罪活动高发的特点,从9月中旬起,姜堰区公安局组织开展了“照亮平安”行动,抽调275名机关民警组成巡逻队,每晚定时、定岗、定点上路巡逻。机关民警两人一组,着装整齐,骑着自行车穿行在大街小巷,盘查可疑人员,接受报警求助。为了方便群众夜间能找到民警,该局为所有巡逻民警配备了肩灯。点点灯光增加了路面见警率,提升了群众安全感。

  同时,该局规定所有警车夜间上路行驶时必须开着警灯,所有治安查报站、值勤岗亭和社区警务室的警灯夜间必须常亮不熄,及时处置突发性事件,随时接受群众报警求助,实现震慑违法犯罪效应的最大化。

  在此基础上,组织武警官兵、治安志愿者、离退休人员开展了“军警民”大巡逻、“红袖标”义务巡逻活动,延伸防范触角,全力压降可防性案件的发生。

  据统计,行动开展以来,已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31名,为群众提供服务172件。

  5300名微信用户与民警成为好友

  “确实太方便了……”9月13日,娄庄镇团结村的王先生为孩子落户口的事到社区警务室咨询,可不巧的是,社区民警小李外出办事没有回来。他看到墙上贴着的警务微信告示,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掏出手机扫了扫上面的“二维码”,很快就与小李成为微信好友,并了解到相关户口政策,乐得王先生逢人便夸。

  今年以来,姜堰区公安局创新警务工作模式,建立了“警务微信”平台,为129名社区民警每人配备了一台智能手机,并全部注册了以民警姓名命名的社区微信。社区民警通过微信接受辖区群众报警、求助和咨询,开展治安防范宣传,对辖区流动人员、复杂场所、行业阵地进行微信互动管理,便捷了警民联系通道。 

  为吸引广大群众将社区民警加入好友,提升“警务微信”的影响力,该局通过派出所专栏、警务室公示牌、警民一键通宣传牌、警民联系卡、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公布社区民警微信“二维码”。社区群众按照提示,用智能手机扫一扫就能将社区民警加为微信好友,进行交流互动。

  “警务微信”的使用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不少群众使用微信与社区民警预约办事,避免空跑;一些旅馆在经营中遇有无证旅客需警方核实身份,直接通过微信将旅客相片和基本情况发给社区民警进行核查,提高了工作效能。

  截至目前,加入“警务微信”的群众已达5300多人,社区民警通过微信群发预警信息130余次,在线答复群众咨询2600余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