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了智慧果实

 on on 2013-10-06

吃了智慧果實之後

 傳說中,亞當因為偷吃了智慧之樹的果實而被逐出了天堂,人類從此與神分離了。但是,如果集合全世界最高的智慧後,人類是否有能力了解神與智慧之樹的真相呢?

 一名年輕人苦於思索這個問題。

 對了,起身探討世界各大學術宗師不就行了?於是這名年輕人收拾起行囊,啟程出遊,目標是各種領域的大師巨匠與泰山北斗。

 第一為拜訪目標是天文物理學的權威。年輕人直接問天文學家:生命意義是什麼?天文學家的答案相當乾脆—生命的意義是走向毀滅!而且還是多重毀滅!

 什麼?怎麼可能?年輕人在聽了這些話之後險些昏倒。生命的意義不是追求快樂嗎?

 「從宇宙的演化角度來看」,天文學家接著說:「地球、銀河系、整個宇宙都會走向毀滅,無法避免。」

 「但是,天文學上有兩大問題尚未解決。」天文學家的這番話引起了年輕人的注意。「一是超光速的效應已被發現,目前無法解釋,因為在時間的架構下,根本不可能發生。另一是整個宇宙有 90% 的質量不見了,只能假設有所謂『黑暗物質』充斥於宇宙各處。」

 年輕人聽了之後不太明瞭,但有不好意思再問,因為本身並無物理學根基,無法更深入地交談,只好起身拜謝,去探訪別的專家了。

face="新細明體"> 第二為拜訪目標是演化學的巨擘。年輕人也問同樣的問題。

 「生命意義就是想辦法活下去而已!活不下去就會絕種。」演化學家的答案相當簡單。「不管是弱肉強食,還是互利共生,所有生物均朝向活下去的目標奮鬥。」演化學家說完後,年輕人覺得意猶未盡,想知道更多一點。

 「人類在演化學上的地位相當奇特,基因與黑猩猩有99%雷同,行為卻完全不一樣。」演化學家接著說:「或許是那些1%的獨特基因過度發揮的結果。目前關於人類智力的基因研究,據估計約有一百多個基因。是不是這一百多個基因的過度使用,造成地球環境的浩劫,就值得探討了。」演化學家臉色嚴肅。

 年輕人聽了這些話之後,似乎若有所悟,但又覺得不夠,就拜別了演化學家,繼續走向「求道」之路……。

 第三位拜訪目標是超心理學界的導師。年輕人也追問生命意義為何。

 「生命意義?別問我這個問題,因為所有靈異現象的研究都無法回答生命意義是什麼。」超心理學家說完,年輕人大感詫異!

 「我們只研究出靈異現象中『異』的部份,『靈』的部份根根本無法解釋。」超心理學家端起一杯茶,繼續說:「關於心靈致動、透視、心電感應、觸知力、預知力、等各種現象,我們只假設出可能的原因,但無法深入了解生命意義的真諦。」

 「研究超能力,真的無法破解生命真相?」年輕人追問一句話。

 「這個問題很簡單,」超心理學家喝下一口茶,又說:「許多超能力者的氣色不佳,身體不好,就是因為他們一昧追求特異功能,忘了修身養性才是最重要的。」

 「或許,」超心理學家的頭部傾向前,聲調降低:「超能力只是探索內在心靈過程中之副產品而已。生命意義絕不是開發超能力,這點切記。我個人認為,快樂比較重要!」

 年輕人聽完這些話之後,深覺心有戚戚焉,但又覺得不夠,遂決定拜訪其他的奇人異士。

 第四位拜訪目標是一位靈魂學大師。

 「生命意義?」大師的臉色嚴肅,語調有力:「生命意義就是使靈魂進化至更高的層面。」

 年輕人聽了之後摸不著頭緒……

 「人類的層面粗重且混濁,需要累世的修練,才有可能進化至細微的更高層面。」大師做了這些補充。

 年輕人更聽不懂了。於是追問證據何在。「客觀的証據目前沒有找到,因為這些層面的描述全是透過這些高人的『靈視』看見的。」大師的話充滿玄機。

 「那麼,」年輕人小心翼翼地問了一句話:「這與宗教哲學是否相干?」

 「沒錯,」大師追加一句:「靈魂與宗教幾乎脫不了關係,因為全與修行體驗相牽連。」

 年輕人決定結束這段尋訪名師之旅,好好整理一下思緒。過了一段時日,他終於想開了。

 好了,故事講完了,他想開了什麼?

 說出來各位會嚇一跳,年輕人做出結論:生命的意義就是好好活著!名利、地位、權勢,來生都比不上這個。

 也就是說,當心情愉快滿足的時候,固然要好好活著,心情低劣悲傷的時候也要好好活著!所有大師專家的言論難道不是暗中指向這條路嗎?但他們都是以所謂的「顯意識」思考,忽略了佔人類意識 85%之「潛意識」!

 所以,各大師的思路均有盲點,大家只要看看大自然就了解了:所有大自然的動植物都欣欣向榮,只有人類在從事破壞,而動植物們根本不懂得什麼生命意義,人類卻大不相同。----生命若沒有意義,可能會跑去自殺!

 人類唯有探索自己的心靈,包括潛意識,才有可能接近大自然,才有可能回復到童稚時的純真。兒童不懂得生命意義,卻不會像成人一般機詐煩惱,甚至自尋短路。生命意義只是顯意識的產品而已,任何答案皆屬編織的幻影

再談腦波

 目前對於大腦的研究才長足的進步,已有部份學者指出人類的顯意識與潛意識的大略位置。以下是個簡圖:

大腦皮質 == 人類意識區(顯意識)

↓ 往下一層

邊緣系統 == 哺乳動物區(潛意識)

↓ 往下一層

腦 幹 == 爬蟲區(本體狀態)

 上圖是最新的發現,尤其在胚胎的成長過程,以及動物大腦的演化順序中,都清楚的顯示:

低等動物 == 爬 蟲 區 == 初級胚胎

演化 ↓ ↓生長

高等動物 == 哺乳動物區 == 較大胚胎

演化 ↓ ↓生長

靈 長 類 == 人類意識區 == 成長的胚胎

 簡單地說,人類特有的「顯意識」是經過長期演化而來,但絕不表示「高等」!

 曾有人研究原始人類,發現他們驚人的雕刻與繪畫能力,完全無師自通,非現代人所能及。這些事實可以證明:原始人類具有溶入大自然的精神力量,才能描繪得如此生動鮮活。他們的顯意識不發達,潛意識得以充分發揮。

 而現代人呢?除了修行境界很高的人有此能耐之外,一般人根本與大自然疏離甚久。

 如果以腦波來解釋顯意識與潛意識,就比較清楚了:

前額β波(現代文明人類) 13-30Hz

α波(放鬆、專注、平靜) 8-13Hz

θ波(夢、潛意識) 4-7Hz

δ波(溶入大自然、本體狀態) 0.5-3Hz

 現代文明充滿了競爭的緊張壓力,使人們前額的腦波(前額掌管思考)幾乎完全呈現快速的β波,只有在特殊的情形下,譬如放鬆、平靜、或專注的時候,才會轉變成較慢的α波。

 至於θ波,一般人只出現於潛睡期,有時與夢相連,因此與潛意識有關。δ波是熟睡波,想要在清醒時出現,必然腦中一片空白,有時靜坐者可以做到。所謂「天人感應」、「與宇宙合一」的體驗,可能與此有關。

 我曾做過三百多人的前額腦波,儀器是美國進口的 EEG3與 α-Detector,結果如下:

  1. 大部分人的β波分佈在10-20μvpp。
  2. 大部分人的θ波分佈在 5-10μvpp。
  3. 大部分人的α波分佈在 0- 3μvpp。
  4. 年齡愈小,α、θ波愈強。

 代表放鬆的α波在年紀小的兒童常常出現,顯示成年人的α波被煩惱壓力抹煞掉了,以致於只有0-3μvpp。另外,我曾對一些奇人異士做過腦波測定,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α波的強度取決於θ波的強度。

 請注意,一般市面上宣傳的α波開發,都是提供各種方法使腦波由β波變成α波,但效果有限。根據個人研究所得,可以整理出來給大家參考:

  1. 一般的修行或靜坐方法,最多只能使α波強度升至15-20μvpp。
  2. 特異功能者,最多只能使α波強度升至50μvpp
  3. 若先進入「天人感應」或「空無」體驗之後,再誘發α波者,強度可高達80-100μvpp。換句話說,如果先產生強大的θ波(15-20μvpp),再全神貫注深度入定,α波的強度會劇烈升高。

 如果以一句簡單的話來解釋α波的正確誘發方法,那就是在產生強大α波之前,必須頭腦空白!別以為頭腦空白很簡單,事實上是極端困難!許多人在靜坐時,感覺自己空空蕩蕩,就以為進入「空無」,完全弄錯了。真正的「空無」跟睡覺差不多,感覺是這樣的:

 剛才有一段時間,我跑到哪裡去了?
 我明明沒有睡著,怎麼對剛才發生的狀況完全沒有記憶?
 如果我睡著了,為什麼沒有打瞌睡呢?
 我是不是得了失憶症?

 一般人想在清醒時經歷θ或δ波,必須好像進入夢幻世界或失憶一般,這在醫學上認定為變態,當然,如果是刻意訓練自己自然不是病態。

為何要心靈改革?因為人心迷惘,需要改造。人心為何迷惘?因為生活沒有目的,生命失去意義。生活為何沒有目的?通常是因為不滿現狀,理想與實際有段距離,而且找不到真正不變的喜悅。

 市面上充斥著教導「成功之道」的書和錄音帶,不滿現狀的人可以隨時買來讀或聽,但很少人願意深究成功背後的動機。說穿了,成功的目的就是要改變不滿的現狀,以便獲得快樂和滿足。但奇怪的,一位成功的人又常常不滿足,進而追求更大的成功。快樂二字早就拋在腦後。顯然的,成功並非生活的最後目標。

 因此,真正生命的意義就是「好好活著」。然而全球極少人能夠無時無刻好好活著,因為「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想要好好活著,須先有「天地萬物與我合一」的認知,這是一種寧靜的喜悅,以科學的角度來看,等於開發大腦其餘的百分之八十五的未知部份。腦波呈現αθ波,並可能有腦啡的分泌。西方人喜歡稱之為明覺或無差別感(illumination, Oreness)或「本體狀態」。此時,時間與空間已不存在。

 要達成本體感,須先將腦波改造為α波狀態,讓頭腦非常平靜,此方法簡單易學,結合科學與醫學,在二個月內就能使腦波呈現α波。一位α波狀態的人,EQ自然很高,他已培養成時常自我反省,檢視自己情緒根源的習慣。但不表示EQ高的人沒有情緒,而是對喜、怒、哀、樂的接受性高。要維持良好的情緒管理,常常自我省思之外,還要放鬆自己。

 一般人不僅沒有常常放鬆自己,反而一直用左腦的邏輯功能編織出喜、怒、哀、樂的各種情緒來困擾自己,EQ低得可憐。此時腦波呈現β波,而這樣的狀態,精神上會緊張慌亂,身體免疫力也會下降。

 為何得道高僧常對夕陽、海浪、野花等司空見慣的現象凝視良久,甚至感動得熱淚盈眶?

 為何純樸農夫會在耕田時,心中充滿莫名的感謝與喜悅,即使他窮得可憐?

 為何一些頻死的人在救活後對生命更加珍惜,對生活更加熱愛,即使身體功能已有些障礙?

 讓我們一齊思索這些問題吧! 腦中有許多的神經細胞在活動著,而成電器性的變動。也就是說,有電器性的擺動存在。而這種擺動呈現在科學儀器上,看起來就像波動一樣。腦中的電器性震動我們稱之為腦波。用一句話來說明腦波的話,或許可以說它是由腦細胞所產生的生物能源,或者是腦細胞活動的節奏。



十九世紀末,德國的生理學家漢斯?柏格看到電鰻發出電氣,認為人類身上必然有相同的現象,而發現了人腦中電氣性的振動。後來,藉由圖表來補捉腦波,才得知振動的存在。由於這和人類的意識活動有某種程度的對應,因而引起許多研究者的興趣。 



由於電子工學的進步,腦波的周波數也得以用儀器測定。國際腦波學會就針對不同震動的周波數,定以α、β、δ、θ之名。 



α波 8-14赫茲(_1秒內振動8-14次) α為優勢腦波時,人的意識清醒,但身體卻是放鬆的,它提供意識與潛意識的橋樑。由於在這種狀態下,身心能量耗費最少,相對地腦部所獲得的能量較高,運作就會更加快速、順暢、靈感及直覺敏銳,腦的活動活潑。現代科學積極倡導α波是為人們學習與思考的最佳腦波狀態,道理就在於此。



β波 14赫茲以上 在β波為優勢腦波時,人清醒時大部份的腦波狀態。隨著β波的增加,身體逐漸呈緊張狀態,準備隨時因應外在環境作反應。大腦能量除了維持本身系統的運作外,尚須指揮對外防禦系統作準備,因而消減了體內免疫系統能力,在此狀態下人的身心能量耗費較劇,快速疲倦,若沒有充份休息,非常容易堆積壓力(這是現代人的通病)。然而,適量的β波,對積極的注意力提升,以及認知行為的發展有著關鍵性的助益。



θ波 4-8赫茲 θ 波為優勢腦波時,人的意識中斷,身體深沉放鬆,這是一種高層次的精神狀態,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入定態」。在這樣的狀態下,由於意識中斷使得我們平常清醒時所具有批判性或道德性的過濾機制被埋藏起來,因而大開心靈之門,對於外界的訊息呈現高度的受暗示性狀態(Hyper-suggestibility),這就是為什麼人在被催眠時會容易接收外來的指令。此外,θ波與腦部邊緣系統有非常直接的關係,對於觸發深層記憶、強化長期記憶(LTP)等幫助極大,所以,在科學界稱Theta波為「通往記憶與學習的閘門」─The Gateway to Learning and Memory。



δ波 0.4-4赫茲 δ波為優勢腦波時,為深度熟睡,無意識狀態。人的睡眠品質好壞與δ波有非常直接的關聯;δ睡眠是一種無夢且很深沉的睡眠狀態,通常一夜正常的睡眠周期會出現四至五次,而發生在睡眠初期第一個出現周期是無夢的δ波(Non-REM)狀態,所以,如果在輾轉難眠時,能讓自己召喚出近似δ波邊緣狀態的身心感覺(當然要經過訓練),您就可以很快地擺脫失眠並進入深沉睡眠,真正睡美容覺追求的就是這種時間短但深入的睡眠。此外,根據科學研究,δ波亦是開發人類直覺雷達系統,以及超能神密力量的關鍵。 



α波又分為三種: 

慢速α波 8-9赫茲 臨睡前頭腦茫茫然的狀態。意識逐漸走向糢糊。 

中間α波 9-12赫茲 靈感、直覺或點子發揮威力的狀態。身心輕鬆而注意力集中。 

快速α波 12-14赫茲 高度警覺,無暇他顧的狀態。 



引導出潛在能力 

提升記憶力及集中力 

發揮靈感及創造力 



增強身心健康、自然自癒力 



美國的紐瓦克工科大學道格拉斯?狄恩和喬?米哈拉斯基兩位教授,調查了曾在市場推出熱門商品的企業負責人,並將其推出熱門商品的來龍去脈做成報告。報告結果指出,開發出暢銷產品的負責人,大多數是私底下藉由生物體自我控制法或是冥想法來達到α波的強化者,或是參加傳授強化α波方法的研討會者。
腦波功能





在先進相關腦波檢測儀器發明以前,過去人們是完全看不到腦子活動的情形,因此,對催眠產生懷疑是合理現象。心理學創始人弗洛伊德(Frrud Sigmund 1856~1939)就是在因為沒有辦法証實催眠是存在的情況之下,發展出的精神分析學派,這是一件可以令人理解的事。 



催眠現象已經可以以腦波狀態觀察與証實。現代科學儀器不僅僅只能測出腦子活動的腦波、腦壓,甚至可以從電腦斷層儀、核磁共振儀上清楚看到腦內賀爾蒙、葡萄糖的分泌與排放,這些專業儀器把腦波種類分成非常細節化,就像催眠的種類可以分成許多不同種深度類別一樣,這對初學的一般大眾來說太過於專業難懂,在此不加以詳述。



為了能讓大眾清楚理解,在醫學EEG上將腦波分成四大類別,並且將催眠與睡眠腦波做一比較,雖然看起來腦波一樣,其功能卻大有差異。





β波(Beta)~ 13Hz以上 

優勢時為醒覺或緊張狀態。

表意識層面、清醒時較優勢的腦波,



β波為優勢腦波時,為人類在清醒時大部份的腦波狀態。β波越增加,身體越呈緊張狀態,準備隨時因應外在環境作反應。在此狀態下人的身心能量耗費較劇,快速疲倦,非常容易堆積壓力。

α波~ 8Hz~13Hz

催眠等級一~~三之間。

這是一種介於表意識層面與潛意識層面之閒的腦波。



α波為優勢腦波時,人的意識清醒,但身體卻是放鬆的,它打開潛意識,意識成為外在與潛意識間的橋樑,在α波狀態下,身心能量耗費最少,腦部所獲得的能量較高,運作就會更加快速、順暢、靈感及直覺敏銳,腦的活動活潑。現



頌經、 畫畫、聽經、聽課、聽演講、看電影、看電視、群眾運動、算命、律動、練氣功、發呆、作白日夢等通常也呈現α波 優勢



睡眠等級~淺眠。

體溫下降、發洩、作夢狀態。 



θ波4-8Hz



催眠等級~深度催眠狀態。



θ 波為優勢腦波時,人的意識中斷,身體深沉放鬆,是一種高層次的精神狀態,就是「入定態」。意識中斷使得我們平常清醒時所具有批判性或道德性的過濾機制被埋藏起來,因而心靈之門大開,對於外界的訊息呈現高度的受暗示性狀態,這就是為什麼人在被催眠時會容易接收外來的指令。此外,θ波與腦部邊緣系統有非常直接的關係,在科學界稱Theta波為「通往記憶與學習的閘門」



δ波~ 4Hz以下

催眠等級~深度催眠狀態。

深沉潛意識層面的腦波。



身體可以進入一個全然的無知覺的放鬆裡,注意力完全集中狀態,除了當事人主觀事物之外週遭環境則完全不存在,可以提取過去記憶同時產生幻想或幻象及自發性健忘。



在中度催眠狀態延續後、多會轉入深度催眠。



睡眠等級~完全無意識狀態。

一般稱為睡死了打雷都叫不醒,既使有夢也想不起來。 



1、Hz每秒腦波頻率。

2、每一個人的生理與心理結構不同,標準也都不一樣,因此腦波的頻率不能夠以完全準標來計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