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应重视微博

 沩江学者 2013-10-06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应重视微博
时间:2011年09月14日 16时28分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陈宝生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一方面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不断取得新成就,另一方面各种新旧矛盾集中爆发,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不少。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党和政府能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管理课题中,加强和创新互联网社会管理是一项重要内容。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互联网第一大国,网民总数超过4.85亿。互联网在中国迅速普及,吸收整合了传统的传媒、通信、金融、商务、娱乐等各种社会功能,为网民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社会的运行效率,但同时,也提高了中国社会的管理难度。特别是微博出现后,中国互联网获得了言论与力量的“聚合加速器”,网络力量对现实社会的冲击力正日益凸显。

  微博,名“微”,力不微。这种新型网络媒体,从诞生到风靡全球,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在中国,微博用户数在2010年底到2011年6月的半年时间内,由6311万,增长到1.95亿,增长了208%,而微博用户每日发布的信息量已近2亿条,成为中国互联网上更新最活跃的信息源和舆论场。

  在某种程度上,微博已经成为一颗颗“舆论原子弹”的生产车间。在互联网的信息海洋中,每条上限为140个字的微博如原子般微小,但这种碎片化的信息,契合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顺应了以手机为主要平台的移动互联大趋势,受到那些阅读时间碎片化、又经常使用手机的年轻人追捧。随着用户数的不断增加,微博一键式“转发+评论”的功能开始渐显威力,一条短小的微博,可以通过关注者的不断转发,实现核裂变式的传播,而不断增加的评论,又会使信息的能量不断聚合增强,最终像原子弹爆炸一样,由“微信息”迅速生成“大舆论”。在过去一段时间,一系列重大公共舆论事件都是在微博首先得到报道,并继而形成轰动全国、猛烈冲击现实社会的特级舆情事件,微博舆论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作为中国引领性的舆论场,微博能否健康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可强大的微博还处于成长过程中。中国微博在许多时候仍是情绪型舆论场,客观理性的声音很容易被情绪化的言论所淹没。要引导微博走向成熟、健康发展,党政部门责无旁贷,应该主动学习微博、运用微博、管理微博,只有这样才能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激发社会活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迫切需求相比,许多党政干部对微博的认识和了解非常有限。一些干部尚未搞清楚互联网传播为何物,对微博就更加陌生。即使有的人通过近期接连发生的舆论热点事件知道了微博的存在,但对微博的态度仍是恐惧多于期待,回避多于直面。能够真正学习微博、运用微博的党政部门还为数不多,只有公安系统有组织、有规划地实现了在微博的“整体上市”。

  有些党政部门对开微博瞻前顾后,缺乏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很大程度上,是担心开微博后,会遭到网民的攻击,引发负面舆论。其实,微博本身并无立场,它是一个开放、中性的交流平台,对所有参与者都是公平的。微博舆论的方向,是由众多参与者共同塑造的,并不具有天然的价值倾向。

  要影响微博舆论的方向,最根本、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参与其中。如果不在这个平台上发声,不参与舆论方向的塑造,那么舆论就不可能向所希望的方向发展。现在微博上似乎负面的声音大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多一些。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党政部门在微博上发声不够,使微博上权威准确的信息占比偏低。

  一味害怕,一味回避,解决不了问题。在许多时候,怕挨骂、不敢面对群众正是引发群众骂声的重要原因之一。若论面临矛盾的多样性、复杂性、尖锐性,恐怕没有哪个部门比公安部门面临更多的矛盾。但公安系统敢于利用新媒体,主动系统地大规模开微博。结果,公安系统的形象不是变差了、骂声不是变多了,而是形象更好了,称赞更多了。那些没有开微博的党政部门,应该多一点自信,主动走上微博,走到网民中去。

  党政部门加强对微博的学习与利用将产生至少四方面的好处。

  一是能够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遏制流言传播。与新闻发布会、电视、报纸等传统政务信息发布渠道相比,通过微博发布政务信息的一大优势是速度快。党政部门可根据需要,实时在微博更新信息,摆脱对传统媒体的依赖,提高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在微博时代,能否在第一时间传递权威准确信息是引导舆论的关键。特别是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通过微博在第一时间不断更新发布信息,在遏制各种流言传播、掌握舆论主导权方面,能够发挥其它传统媒体难以替代的作用。

  二是提供便民服务,更快地受理民众咨询投诉,体现执政为民理念。微博与各种传统政务咨询、信访渠道相比,互动性更强。政务微博可以实时回答网民的提问,可以了解各种信访需求,通过督促相关部门尽快受理解决问题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同时,通过关注、搜索等功能,能够实时掌握与本部门、本地区相关的舆情动态,为上级决策提供第一手的网上舆情依据。

  三是降低行政成本,提升行政效率。政务微博本身是一种低成本信息发布平台,微博本身基本不需要技术维护和软硬件投入,相比之前的政府网站,投入要小得多。同时,各党政部门之间在微博上可以形成群组,有利于整合电子政务资源,提升通联效率。

  四是营造健康微博舆论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微博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功能。2011年8月,英国发生了严重的社会骚乱,大量青年人冲上街头,打砸抢烧,将伦敦、伯明翰、利物浦街头搞得乌烟瘴气、一片狼藉。令西方世界感到震惊的是,这次骚乱竟然是通过 twitter、facebook和黑莓手机组织起来的!就在几个月前,当中东北非掀起革命浪潮时,西方还在对twitter这些发挥了重要组织串联作用的社会化媒体毫不吝啬地大加赞美,如今,几个月刚过,社会化媒体这把大火,就烧到了西方自己的头上。显然,微博这些社会化媒体在推动社会动乱方面,作用不可忽视。党政部门与网民实时沟通,能够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灵魂在于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问题日趋复杂多样,延用旧有的社会管理办法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对微博这样的新技术媒体平台,全世界尚无成功的管理经验可循,各级党政部门只有锐意进取,将微博管理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通过管理创新,营造健康、绿色的网络氛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