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富养儿 在于陪伴而非砸钱

 tuzididie 2013-10-07

喝进口奶粉,穿高档童装,上国际幼儿园……这是目前很多年轻家长重金育儿的生动体现,虽然很多都是工薪族,但对孩子富养这一理念却深信不疑。与大把花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年轻家长们在陪伴孩子的时间上却吝啬得很,但专家提醒,亲情是无法外包的,富养孩子更重要的是多花时间陪伴,而非一味砸钱。

变身“孩奴” 超标花钱不心疼

孩子要富养,这个观点早已深入人心,无数家长秉承此理念竭尽所能为子女提供最优越的生活条件。他们辩称自己工作压力大,对孩子有所亏欠,于是“花钱”成为体现爱子之心的最佳手段。花的钱不计其数,也着实走了心思:从孩子没出生就研究何种奶粉好,托关系想办法从海外淘换奶粉;孩子三岁时,家长不惜彻夜排队报名理想幼儿园,孩子到入学年龄时更是不惜血本重金择校。

70后、80后们小时候大都穿过亲朋好友送来的“二手衣”、“三手衣”,然而,现在某些“潮爸”、“辣妈”认为捡别人穿剩的衣服没面子,非要件件都买高档衣服。曾有位家长说:“我闺女穿的衣服都得是南京路高端商场的品牌货,有的衣服比我的都贵,就连普通玩具都得是专柜商品。倒不是我奢侈,而是每位家长都希望提供给孩子最优条件,我也不例外。哪怕大半个月的工资全给她花了也不心疼。”

这样舍得给孩子花钱的工薪族不是少数,记者采访时发现,有些家长为了使不到三岁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克服路途遥远、学费昂贵等困难,每天蹬自行车将孩子送入私立“国际幼儿园”。不仅如此,上早教班、亲子课也不惜成本,很多家庭还出现“四老”和小两口分摊花费的做法:爷爷奶奶负责高额教育费用,姥姥姥爷承担衣服、玩具等用品采买工作,而小两口负责孩子日常开销和交通费用等。全家分工合作保障“小公主”、“小皇帝”的超水平生活品质。

有人戏称,生了孩子立刻变身“孩奴”。依记者观察,如此心力交瘁的生活完全是家长“自找”。每到寒暑假,各大旅行社和培训机构无不推出吸金的各色出境亲子游项目。有位家长说:“我们算工薪阶层,同事说游学对孩子有好处,为了让孩子长长见识,将攒了小一年的存款取出来为孩子报名出国游学团。据我所知,班上的孩子有小一半在暑期参加出境游了!而且比孩子大一届的高二学生有的即将作为交换生去美国交流一年。我和他爸爸也在盘算明年要不要搭上家底送儿子去!”

育儿“外包” 家长职责找人替

随着80后父母的增多,家长职责“外包”在年轻父母中渐渐流行,各种请商家“代劳”或雇人替自己陪孩子的现象日益普遍。除了照顾孩子日常生活起居,一些父母把婴幼儿学“爬”,也委托给专业机构去“培训”。网友将年轻父母的这种育儿方式称为“外包式育儿”。不仅是幼儿家长,一部分小学生家长出于各种目的也希望将部分家长职责“外包”:接送子女、检查作业、陪玩陪吃等很多工作都希望找他人代劳。很多家教机构也从中觅得商机,专门提供“陪”孩子的家教服务。

38岁的赵先生近来找了两位家教:一位专门陪着5年级的孩子写作业,该家长签字的地方全由这位老师代笔。他说:“我累了一天,晚上真没精力给孩子背课文、查作业,请个这样的大学生当家教蛮好,看着他写作业,哪里不会了,就给他讲讲哪里。他不会的就反复讲,直到会了为止。小老师每天都会盯着他写完作业,再陪他玩一会儿电子游戏才走。他可是帮了我们大忙,这孩子晚上基本不用我们操心,只需叮嘱他上床睡觉即可。”

而赵先生请来的另一位家教确切地说应该算是司机,每天专门负责接送孩子上下学。这位“司机”说:“10来岁的孩子一上车就玩手机游戏,有时也跟我说一些游戏里的人物,可我什么都听不懂。”

像赵先生这样“职责”外包的家长不在少数,只是有些年轻父母有老人帮衬,“外包”行为较为隐秘。但事实上,观察幼儿园和小学门前的景象不难发现,接孩子放学的除了“小饭桌”的阿姨、阿舅,“四老”也是主要的“接娃大军”。不仅如此,幼儿园和小学老师均反映,老人参加家长会的现象在低年级小学生和幼儿园中相当普遍,甚至老师请家长时也要说明“必须父母到场”。

照料孩子的饮食起居、陪伴孩子的童年生活,本是父母的责任。这些父母深谙孩子需要陪伴的道理,但“工作紧张”成为年轻家长无暇“亲力亲为”的挡箭牌,他们宁愿花钱也不愿出力,亲子教育都要“外包”。还有些家长笃信“专业人士”,认为请的人有经验,孩子享受专业服务,自己还乐得轻松。


叶丹 张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