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美专变迁路图录

 关福 2013-10-07

上海美专变迁路图录

 

上海美专变迁路图录
1:陈世强《私立上海美专变迁史略》记载:上海美专从1912年建立到1952年,在“四十年历程中,......校址迁移之频繁,为美术教育史上所罕见。”现按上文线索,借以《指南》之地图,试作私立上海美专路图录,以便后人考证之用。上海美专创立地点于“乍浦桥路八号洋房”,即乍浦路南段,今上海大厦以西。《指南》上册图32所示,乍浦路八号洋房的位置在乍浦路、天潼路、吴淞路和北苏州路围成的区域内,具体门牌号码不详。1913年1月28日以美专院长乌始光名义在《申报》刊登的广告上注明校址在“美租界乍浦路八号洋房”。上海美专创立于1912年11月,学校初名上海图画美术院,创始人刘海粟、汪亚尘等。1913年2月开始授课,设绘画正科、选科两班。

上海美专变迁路图录
2:上海美专因教学场地狭小,不便施展,于1913年7月首次迁校于美租界爱而近路(今安庆路)。美专迁至安庆路东首六号的洋房内,近河南北路一端(详见是年8月8日《申报》美专招生广告)。可《指南》上安庆路近河南北路门牌号从243号起,无法确定“六号洋房”的具体位置。《指南》上册图53所示,此段安庆路为断头路,另一头小号门牌的安庆路(今安庆东路)在江西北路一侧(详见上册图27),但也没有“六号洋房”的踪影。

上海美专变迁路图录
3:三个月后,即1913年10月,为吸引就读者而再度改善校舍,于27日迁院于北四川路横浜桥南全福里七号(详见1914年2月1日《申报》美专招生广告)。新校址所在地即今四川北路、永明路(旧克明路)交汇处附近。《指南》上册图51所示,除福德里、克明里等弄堂外,不见全福里,故无法确定“七号”的具体位置。

前三个校址均有当年《申报》招生广告为佐证,而《指南》地图上却不见“踪影”,无法找到具体位置(门牌号),可见20多年之后(《指南》地图出版于1930年末),老上海的道路、建筑和弄堂变化之大。

上海美专变迁路图录
4:1914年7月12日,图画美术院迁至海宁路启秀女校校址内。“那是一所红砖的三层楼,朝北临街的洋房。”(陈抱一)美专办公教学所用该女校舍之一部,位于海宁路东首,即今乍浦路、吴淞路之间,海宁路路南,北面临街的洋房内。(《指南》上册图30局部)启秀女中创办时,先设小学,校名为启秀中西女塾,徐婉珊自任校长.校址在当时的英租界爱而近路(今安庆路)福寿里.学生只有三十多人。以后,因徐校长严谨治校,学校管理得有条有理,学生日益增多,为扩充校舍,几次迁校,1907年搬到老靶子路,1909九年又搬到海宁路。启秀女中校址也曾变迁过多次,即今思南路上海第十二中学的前身。

上海美专变迁路图录
5:1915年1月1日图画美术学院校长张聿光在《申报》上刊登该校第四次迁址广告,称学院由海宁路迁至西门外江苏省教育会右首新屋,此地即白云观(西林横路100弄8号)左近。自始离开沪北公共租界地界,进入沪南,以后的迁徙基本上在西门外方圆不出一公里范围内(见《指南》下册图42)。白云观为海上著名道教宫观,初建于北门外新桥,1882年迁建于西门外万生桥南,即方斜路与林荫路交汇处附近(西林横路100弄内)。林荫路筑于1908年,北起方斜路、西林路口,南迄陆家浜路。江苏省教育会位于林荫路北端白云观左近(今林荫路已扩拓为西藏南路)。白云观于2005年迁建于大境路239号。

上海美专变迁路图录
6:1915年秋,图画美术学院因校舍不敷用,又迁到西门外黄家阙路上的务本女校(上海第二女子中学,1968年改上海第二中学)校址内开学,地点仍在白云观左近。务本女校在淞沪战役中被日军炮火夷为平地,后迁入租界内续办,原图画美术学院所用校舍今不存在(《指南》下册图34)。

上海美专变迁路图录
7:1916年春,上海图画美术学院更名为私立上海图画美术学校,又增设师范科,定修业期为一年。1918年4月,刘海粟自任校长。1920年1月,学校再次更名为上海美术学校,是年8月,在林荫路神州法专校校址另设女子美术学校,为上海美术学校之一部,聘李超上为该校校长。(《指南》图42)

上海美专变迁路图录
8:1921年7月,上海美术学校改名为“上海美术专门学校”,简称上海美专。是年校董赵匊椒等人在徐家汇漕溪路募得20余亩基地。此外,另辟初级师范科校舍17幢于英租界康脑脱路(今康定路)近曹家渡。康脑脱路筑于1906年,为英租界当局越界筑路,1943年改名康定路(《指南》上册图96)

上海美专变迁路图录
9:1922年2月,上海美专决定将学校分三院:白云观左近为第一院,设西洋画科,分6班;林荫路原女子美术学校为第二院,造就美术教育人才,设高等师范科,并决定美专各科均招女生;新辟斜桥南首徽宁路655号为第三院(即徽宁会馆,近制造局路,《指南》下册图43),设初级师范科。徽宁会馆原为清后期安徽徽州、宁国两府旅沪商人,为客死上海的同乡办理丧葬而修建暂暦棺柩的丙舍--思恭堂。会馆门前路原称前石街,因会馆改称徽宁路,与之相交的制造局路旧称斜桥南路。美专在此辟初级师范校舍约一年,翌年2月迁回林荫路第二院。

上海美专变迁路图录
10:1923年5月,美专将徐家汇路斜桥附近永锡堂旧址内的老建筑,改建成西洋画科新校舍200余间。永锡堂属浙绍公所,专为客死上海的绍兴籍人寄柩和代理殡葬。1921年,美专购得原永锡堂部分房产和地皮,位于菜市路(今顺昌路)520-560号,近杜神父路(今永年路)。(《指南》下册图45)在《老上海百业指南》路图中,这是唯一一张(下册图45)标注“上海美专”门牌号的地图。美专前几个校址或是有门牌号却在地图上找不到具体位置,或是仅有路名而没有门牌号,仅为路径线索供后人查考。

上海美专变迁路图录

11:1923年8月,美专迁西洋画科于顺昌路原永锡堂旧址内新建的校舍,称第一院,并在此开办中国画科。将高等、初级师范两科迁于方斜路白云观左近,称第二院。前几天特地去顺昌路实地查看美专旧址,只见原校舍早已入住了“七十二家房客”,也没有一块“上海美专遗址”的铭牌,难以想象这些建筑是当年闻名遐迩之上海美专校舍。

上海美专变迁路图录
12:1925年10月,美专于菜市路(今顺昌路)第一院侧购地2亩,建西洋画系三层楼舍一座,内辟存天阁,并设西洋画实习室6间,宿舍52间,名海天斋。翌年6月,新校舍落成。(2012年7月摄于顺昌路560号美专旧址)

上海美专变迁路图录
13:1930年,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改名为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长由西洋画系主任王远勃代理。是年6月,美专于菜市路校址添建三层楼校舍一幢,内辟观海阁,实习教室6间,女生宿舍50多间,名“海涵斋”。(2012年7月摄于顺昌路560号美专旧址)

上海美专变迁路图录
14:1933年2月,美专新校董决定在漕河泾学校基地筹建新校舍暨美术馆。翌年11月23日,美专新校址奠基典礼在徐家汇镇之南、漕河泾镇之北的漕溪路新址举行,校董会主席蔡元培先生奠基。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专规划内迁,一部分留沪由王远勃教学,另一部分分批赴浙江金华。

上海美专变迁路图录
15:1945年8月,日本宣告投降,美专在上海菜市路原址筹备复员,9月刘海粟复职,是月15日新学期开学。1952年9月,经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上海美专与苏州美专、山东大学艺术系合并为华东艺术专科学校,迁至无锡社桥办学。至此,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为校名的教育机构宣告终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