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绿杨——南山如济

 寒江读舟 2013-10-07

 

绿杨

明·仇英  春庭行樂圖


旁白:陽光竟然明媚起來,似乎春天就要來到了。

中午下班后,幾個人在樹下閒聊,說:今年春天來的晚,往年這時候楊樹已經吐穗了。今年楊樹沒有吐穗,可能還要晚幾天吧。

大概擔心倒春寒吧,每年三月十五以后,暖氣剛剛停止了,倒春寒就會來襲,似乎預謀好了似的。楊柳於是也在耐心等待了,等待春天的真正到來。

春天必定是要來的,只是遲早而已。

晉人桓溫曾有名言:樹猶如此,人何以堪?說的就是楊柳。

于是摘取舊時文章《綠楊》一則,用以供養大衆。

 

 

冷香斋茶文

 

绿杨

 

走出拥挤的房间,抬眼望去,忽然发觉楼外的那角天空被绿色写满了。

那是杨柳,绿色的杨柳。

 

小时候读《白杨礼赞》*1,总觉单调得可怕,那一望无际的黄土坡上点缀着几茎灰白枝干,只让人想起残冬,想起死亡,想起寂寞旅程和满怀凄楚。

 

其实杨树是很可爱的,它们的挺直,它们的坚强,它们的谦卑,它们那一团鲜嫩的浓绿,以及它们那不择地而生、因缘而住的性格,都给人以遐思,给人以春的希冀和感悟。

 

绿杨

 

在古代,“杨”和“柳”是合称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中的这段诗文大概是有关“杨柳”一词最早的文献记载了。据学者考证,经常出现在古典诗词歌赋里的“杨柳”其实就是杨树。它们三月展叶,四月吐花,秋冬之季树叶开始枯黄、凋谢,但在它们黝黑的枝条中,早已悄悄孕育着来春的生命。

 

绿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叫夫婿觅封侯。”这首著名的古诗只因在“陌头”凭添了一笔浓浓的绿色,才更衬托出春的喧闹和少妇心中的寂寞。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的这阕“雨霖玲”,若没有了“杨柳岸”这三个字,还会千百年来一直深深打动着千万颗读者的心吗?

 

绿杨

 

其它如欧阳永叔的“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唐诗中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宴小山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史达祖的“二月东风吹客袂,苏小门前,杨柳如腰细。”吴文英的“蹋青人散,遗钿满路,雨打秋千。尚有落花寒在,绿杨未褪青绵。”以及无名氏的“秋千院落,绿杨荫里,落尽桃花”等,都因这如泣如诉、缠绵缱绻的一团浓绿而流芳千古。

 

我是在北方出生北方长大的,于杨柳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北方除榆树外,最多的就数杨柳了。它们或三或五或聚或散地守护在村头路旁或人家宅院里,春吐绿,夏遮荫,到了秋冬之季繁华落尽,依然挺立在凄风苦雨里,默默守候着那一方贫寒的风景。没有人特意种植它们,甚至没有人注意过它们,就象它们终生守护着的那群人一样,生命虽卑微,却坚强,因缘而来,缘尽而去,支撑着那一角天空,支撑着年复一年的所谓希望。

 

绿杨

 绿杨

绿杨

 

 

“白杨索,低溜溜,一天喝两碗稀溜溜。”*2这是小时候每到杨柳吐穗时,乡下孩子们经常唱的一首歌谣。二三月份的春光虽然明媚,却正是一年中青黄不接的时节,良辰美景,无奈一日三餐两碗稀汤汤何?于是满天绿杨荫里,到处都是跑去茅厕里撒尿的孩子……

 

现在已很少孩子们知道杨柳、看见杨柳了,也不会唱那支凄荒的歌谣了,更无论诗中的杨柳、词中的杨柳、心中的杨柳。城市已被法国梧桐和冬青树所占据,有谁还记得那些生生世世曾经使人魂牵梦萦的绿杨呢?而春天依然,杨柳依然,醉到在绿杨荫里的白衣词客依然……

 

“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人生如此,若偶得一句两句、或一株两株楼外城头劫后余生的绿杨相伴,纵参不透其中公案,也算了此尘缘残梦了,夫复何求?

 

 

绿杨

绿杨

 

杯中的茶早已凉了,但那碧玉般清亮的茶汤里,却多了一抹淡淡的影子——绿杨的影子。

 

苦茶和尚评曰:凄美迷离处,归于敦厚,皈依于佛法,正是冷兄高明处。

 

註釋:

*1:為茅盾所寫的散文,收入中學語文課本,不知現在還在否?是否還在影響著學子的心理?

*2:過去時代的兒歌,至今還有印象呢。但願那樣淒惶的日子不會重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