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泰宁岩穴,人类依穴居的活化石[图文]

 五马山麓 2013-10-08

泰宁岩穴,人类依穴居的活化石[图文]

Sunshine※ 等级:狐法王 送礼物 发消息

楼主

http://image65.360doc.com/DownloadImg/2013/10/0809/35717564_2.jpg
福建省西北部的山城小县泰宁,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的美誉,曾出现过“一门四进士、隔河两状元、一巷九举人”的人文盛况,朱熹、李纲、杨时等历史名人都曾在此读书讲学。正因为这里一度文声鹊起,虹彩斑斓,宋哲宗将曲阜孔子阙里的府号“泰宁”赐作县名。

泰宁分布着中国东南沿海诸省面积最大、地貌类型最全、地貌景观价值最高的丹霞地质地貌,在风化、流水侵蚀等作用下,这里的丹霞地质又形成千奇百怪的岩穴地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分布在泰宁境内的大型岩穴有近百个,有人类活动及历史记载的有72个,当地人称“七十二洞”,其它如星星般点缀于丹崖之上的小型岩穴更是数不胜数。

在千百年的历史流转中,这些丹霞岩穴被赋予不同的功能,小的属虫窝鹰巢,大的则被作为房舍庙宇,从而形成了融自然与人文为一体的奇特景观。

泰宁碧水丹山,钟灵毓秀,是我国现有600余处丹霞地貌中,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面积之大为我国东南大陆之最。赤壁丹崖、尖峰巷谷,与蜿蜒百里、烟波浩渺的金湖交相辉映,造就了世所稀有的“水上丹霞”奇观;造型各异的丹霞洞穴和规模宏大的丹霞岩槽,更堪称“天然岩洞博物馆”,因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地质公园”称号,成为全球33家世界地质公园之一,福建省第一个世界地质公园。

只看楼主 回复

发表于 06-11-27 12:40:50
淡淡de回忆的签名档 淡点绛唇出芙蓉, 淡梳红妆春意浓, 回眸轻笑颜如玉, 忆昔秦娥箫舞风。
Sunshine※ 等级:狐法王 送礼物 发消息

沙发

http://image65.360doc.com/DownloadImg/2013/10/0809/35717564_3.jpg
泰宁杉城镇圣丰岩下的杨姓家族式村落

丹霞穴居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闽越人的身影。如今这种人类倚穴而居的状态已极罕见,但我们的数天走访,还是找到了最后的“活化石”——泰宁杉城镇圣丰岩的岩穴中,有过一个杨姓家族式村落,而最让人惊讶的是,至今还有一对老夫妻居住于此。

圣丰岩是当地的一大传奇。原因是原先生活其间的村人,都是宋代杨七郎的后代。去圣丰岩的路并不好走,沿着一处小峡谷进去,山路弯曲且颠簸。拐了好几道弯后,终于见到一个木门,目光所及之处,除了一个圆形的游玩着鸡鸭的池塘外,就是一个高大的岩穴,而岩下赫然几幢房子,其中一幢还有毁于火灾的痕迹。现存的房子屋檐都顶得高高的,前排露出岩层的一截屋顶上盖着瓦片。

环视圣丰岩,的确让人油然生出远离尘世之感。其以险峻的峡谷为寨隘,在百余米长的丹霞岩槽中倚穴建楼,当年杨氏先民是迁居中的偶然之举?还是一场战乱后的避世?

泰宁丹霞岩穴文化还衍生出别开生面的民俗文化,其中颇为壮观的是棺葬民俗。而这其中又分为藏棺及悬棺岩葬两种民俗。当然,与武夷山等闽北地区的悬棺岩葬相比,泰宁的悬棺岩葬并不突出,其让民俗学家们称奇的是藏棺民俗。

如今,在泰宁梅口的黄石寨、上青溪下游、龙安张地等地方的岩洞里都发现藏棺岩,岩洞穴的藏棺有着闽越古文化神秘的气息。在朱口镇的石辋西一里处有一处形似海龟的丹霞低丘,古人沿龟嘴凿一排六个洞,分别藏有棺木、骨灰,并竖有墓碑。石辋人工挖掘岩洞藏棺包含了古人对风水地理的极度信仰。
发表于 06-11-27 12:41:25 只看此用户   回复
淡淡de回忆的签名档 淡点绛唇出芙蓉, 淡梳红妆春意浓, 回眸轻笑颜如玉, 忆昔秦娥箫舞风。
Sunshine※ 等级:狐法王 送礼物 发消息

板凳

http://image65.360doc.com/DownloadImg/2013/10/0809/35717564_6.jpg
生而居之,死而葬之。泰宁的古人把自己最后的归宿安在了岩穴之内,成为当地的一大民俗。而岩寺僧人的岩葬更加普遍。丰岩旁有一个风水岩,安葬宋元明清四个朝代30多位名僧,并有4座赤岩砌封的冢台;宝盖岩西侧有舍利岩,有清康熙年间所建和尚骨灰塔共十余座。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泰宁古代丧葬民俗的活标本,显示了闽越古文化与中原文化、本土文化与客家文化相互碰撞的结果。

张地村藏棺岩,活化石民俗

张地村在泰宁城关西南部。其相当规模的藏棺数量,在当地名气很响。而藏棺的紫云岩就在公路边。远远看上去,赫然排列着整齐的棺材,数量在数十具左右。棺木上有的上了油漆,有的还没有上,露出木材的原色。一些棺木上还贴着福、禄、寿字样,也因此,那些棺材看起来并不会让人惊心。

奇怪的是,放置棺材的岩洞里,有哗啦的水流声传来,细寻,才知就在棺材底下有一暗河。陪同我们的村民老张说,放在岩穴中,恰巧雨淋不着,日照不到,而且底下又有水流,这样可以保持着一定的湿度,而且山高多雾,所以寿棺保存百年都完好无损。

老张说,他们张地村男丁出世到三四岁之间,家里人就得为他做好一具棺材放在紫云岩巨大的洞穴中藏匿,村里代代相传的说法是,这样可以使人长寿。等去世后,再取出棺材,安葬在别处。至于为何有这样的民俗,老张也说不出个道道来。
发表于 06-11-27 12:42:19 只看此用户   回复
淡淡de回忆的签名档 淡点绛唇出芙蓉, 淡梳红妆春意浓, 回眸轻笑颜如玉, 忆昔秦娥箫舞风。
Sunshine※ 等级:狐法王 送礼物 发消息

3楼

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一柱悬空甘露寺

岩穴庙宇篇

岩寺文化在泰宁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西汉末年梅福到栖真岩修炼传道开始,直至宋明时期佛教的兴盛。众多庙宇依天然岩穴,雄伟的赤壁丹崖,紫红色调,给人庄重与神圣之感,岩穴居高临下,幽雅险奇,成为宗教丛林的天然道场。由此,丹霞岩穴成为泰宁岩寺文化的重要载体。

泰宁岩寺巧尽地利,岩穴什么样子,庙就盖成什么样子,既显建筑奇巧,又得山川之气,体现出岩寺文化的最大特点:崇尚自然、天人合一、万物有灵。从被称为“南方悬空寺”的甘露寺、到凌驾绝顶之上寂静的李家岩、悄然生存仙风道骨的醴泉岩……

一柱悬空甘露寺

到甘露寺的路很好走,开发得好,这是一座著名的、香火旺盛的寺庙。两株古松在山前突兀站立着,伸出了苍郁的树枝,像是在迎接我们。再往石阶上走,便是两块巨大岩石天然形成的山门,山门不高,上书“甘露岩”三个大字,由于天然山崖的缘故,气势看起来还是足得很。

这座始建于1146年的古寺,依凭岩壁,顺势架造,采用“一柱插地,不假片瓦”的技术,巧妙地利用甘露寺的自然条件,把整个古刹建成四座楼阁组成的重檐歇山式木结构的建筑群体,整个建筑全赖T字架下一根大柱支撑。甘露寺被誉为“南方悬空寺”,是福建建筑史上的一大杰作,据说日本的奈良东大殿就是采取这一技术建造成。

可惜的是,上世纪50年代就成了省级保护文物的甘露寺,在1960年冬天毁于一场大火。直到1979年,在政府相关部门和热心公益事业人士的支持资助下,在原地仿照甘露寺原楼阁殿宇的式样,重新建造起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