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忘不了”走红大马

 榆杨 2013-10-10

“忘不了”走红大马

2011-4-15 10:19| 发布者: fishfirst| 

Empurau是名贵淡水食用鱼,在砂劳越的原著民又称之为河中皇,这种鱼近几年来在马来西亚半岛才开始受到重视,有人把这条鱼称为「忘不了」。

忘不了这种名贵淡水食用鱼,近几年来在马来西亚半岛才开始受到重视,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半岛的河鲜之首都是彭亨河上流野生捕捞的苏丹鱼和笋壳鱼称霸,而忘不了还不见名传。近几年来经媒体不断报导,品尝之风才从砂劳越原产地传入半岛。忘不了在砂劳越林梦(Limbang)、拉让江上流(Rejang River)、加帛(Kapit)、巴当埃依水库(Batang Ai)及巴南河(Baram)上游,一般生活在大石头急流河域一带,在砂劳越所有的原著民称它为「Empurau」,华文直译「恩布佬」。

文、图/本刊特约撰稿  邱英华

  

Empurau美味忘不了

这又称为「河中皇」的淡水鱼,十多年前在美里、诗巫、石理街、民都鲁已叫价200~400令吉;近几年来,许多食客品尝了而回味无穷,食客及酒楼餐室更给它取名为「忘不了」,中国的水产养殖界也知道这淡水鱼名声之高,在印度尼西亚一些高级酒楼活鱼陈列水族箱,也以中文标示忘不了这名贵有河中皇之美誉的吉罗鱼。

目前半岛巴生谷酒楼餐室之价格介于500~600令吉,价格比起其它名贵海鱼类如老鼠班、苏眉鱼、海底鸡贵出1至2倍价格。忘不了的学名为Tor tambroides,英文称Mahseer,是大鳞鲤科Cyprinidae鱼类。在半岛都称吉罗鱼(Kelah),沙巴则称Pelian,其分布在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不丹、尼泊尔、泰国、越南、柬埔寨、寮国、大马及印度尼西亚,属于亚热带与热带河川上急流鱼类。马来西亚主要分布地区包括吡叻州、登嘉楼、彭亨、吉兰丹、沙巴及砂劳越。

马来西亚被列入全球生物多样化的12个国家中,而其中淡水鱼品种更加丰富,单是吉罗鱼在大马都可分好几个品种,即包括了Tor tambroides、Tor tambra、Tor soro、Tor douronensis。

大马因许多森林被开发,汇水地区被清除,非法捕捞、生态水域不断破坏、环境污染及过度捕捉,对这些水域生物造成极大生存伤害,因此大马高等学府及非政府组织开始保护节约水域天然资源运动,进行了「小区领养」计划,防止吉罗鱼面临绝种。即登嘉楼科技大学在吉兰丹望花生Nenggiri河与该地区居民,负责保护河流野生吉罗鱼品种不受外来延钓者随意捕捞,破坏水域生态环境计划,自从实行这计划以来已取得良好效益。

沙巴渔业局总共提供资助给266金榜小区河岸地区居民,参加「Tafal」保护河川野生吉罗鱼生态与繁殖计划,有关这养殖目的则是当河中鱼成长收成后,全小区居民分享所有收获,而这些参与的沿河小区居民只负责看管河川鱼类,以防捕捉水中鱼类采用毒药或爆炸药捕捞。为阻止破坏水域环境及过度捕捞,渔业局官员、警察及地方领袖可执行任务,禁止有关非法捕捞活动,违法者可被判以金钱、牛、羊作为惩罚的代价,有关这小区保护河中吉罗鱼繁殖计划已取得预期效益,因此到2007年为止,全沙巴总共131条河和266个小区已进行了Tafal保护河流吉罗鱼生态地区计划,因效益良好,沙巴渔业局不停增加小区采保护吉罗鱼生态繁殖计划。

另外,砂劳越内陆渔业局和沙巴渔业局也同样分别在砂劳越州和沙巴各河流资助河岸地区居民负保护河川野生吉罗鱼生态与繁殖计划。

Empurau生长在急流水净溪河

2009年4月中,笔者被邀请到老越省(Lawas)的Punang海水鱼繁殖中心作生产技术评估时,也曾同砂劳越农业局内陆渔业局副局Joseph Wei及其它高级渔产业官员乘两辆四轮驱动车到距离老越市镇约60公里外一山区原住民小区河域放流养殖区,实地考察参观野生放养吉罗鱼计划。这只有五至六家原住民小区处在海拔1,000公尺水平线上,四周群山围绕的山谷,空气清新、河床岩石满布、岸边丛林密布、河水流动迅速、急流冲撞岩石,滚滚涟漪,成为吉罗鱼天然生产河域。

 3河鱼之王“忘不了”(图)                                                                                         4.1姚佳雯勁擦20萬魚王

所有吉罗鱼品种都是急流鱼类,水质清新含溶氧高,pH值介于6.0至7.5之间,水温清凉介于24~26℃间,导电度(conductivity)中等,生物耗氧量(B. O. D.)0.0ppm。有关吉罗鱼天然水域生态区域可参看网络(http://www./user/sepangstac),由笔者在老越山谷急流水域野生吉罗鱼养殖区所拍摄的影片。

据砂州内陆渔业局官员透露,这些原住民小区选出一位首领负责看管这河域中有关鱼类的投铒,并巡视附近河川,防止外人进入捕捞,并严禁以毒药下入河中、防止捕捞不够年龄之幼鱼或小鱼。河中鱼类经达成鱼后,整个小区的民众才分享鱼类收获。笔者从这次实地考察发现,人工养殖这名贵淡水鱼,其养殖生态环境很重要,一般以泥塘放养成长效果不理想,因属急流鱼类又是杂食鱼类。

据砂劳越农业部内陆渔业局,从其胃中所含食物分析野生Empurau和Semah的天然食物包括了水生植物、附生于岩石表面藻类、甲壳类之蟹与虾、螺贝类、蚯蚓、水生昆虫及河岸边丛林脱落叶子、果实、花朵等,随季节不同而异。砂劳越许多生长在河岸边的植物群种类,如Ensurai树(Dipterocarpus oblongifolius属于Meranti树种,在半岛称Neram。另马国的许多名贵森林木桐,如Resak、Keruing、Chengai、Balau等,都是Dipterocarpus品种,而其含翅果子也是野生吉罗鱼食铒;另外一种森林树Kelempu Sentol(Sandoricum bornenses)、Ara树(Ficus spp.)、Pituh树(Anacardiaceae swintonia)的果实也是重要食铒。

野生吉罗鱼因进食了不同野果,而使野生品种肉质含有果香味道,所有属吉罗鱼类,其口腔结构类似日本锦鲤,是一种底栖食泥动物(bottom feeder)。在泥塘养殖常会进食池塘底中滋生蓝绿藻类,所以池塘养殖吉罗鱼难免会带泥味,并因池塘为静水,无水流湍急,肉质不结实;在河上浮箱网养殖,也因箱网中游动活动空间有限,而影响肉质。

在池人工养殖的吉罗鱼,由寸鱼到成鱼可驯食人工配合粒状铒料,一般可用42%高蛋白质肉食鱼料,出售前一个月也可投喂榕树果或Neram果,可使Empurau肉质有如野生品种带有果香味道。

吉罗鱼人工培苗及养殖

砂劳越内陆渔业局在2003年2月间于Tarat渔业研究与生产中心,已成功利用催产荷尔蒙促进忘不了(Tor tambroides)和Semah(Tor duoronensis)产卵受精,繁殖这两种吉罗鱼。雌雄种鱼为野生捕捞,成熟Semah雌鱼体重600克,而雄鱼体重200克。Empurau成熟雌鱼体重2,500克,雄鱼体重850克,从三年实验,成熟的种鱼经过HCG或其它催产荷尔蒙注射后,在大马气候下任何月份都可产卵,不受季节影响。以人工商业性大量生产小鱼已可行,目前半岛与砂劳越每尾3~4寸小鱼售价8~15令吉。


原属本地鱼类的吉罗鱼,一般成熟种鱼经过注射催产荷尔蒙产卵不难,但其小鱼生物食铒种类培养很重要,因此须掌握有关技术。Empurau和Semah受精鱼卵直径分别为2.69mm和2.48mm,受精卵沉底、呈圆形、不黏附、透明,孵化时间为69~90小时。初期孵化Tor tambroides体长介于7.4~10.2mm,平均9.1mm,而Tor douronensis体长为7.3~9.4mm,平均8.8mm。幼鱼孵化第一天口腔封闭未开,营养分由体上卵黄供应,第二天口腔开启眼睛变黑,第三天幼鱼开始游动,第四天卵黄消失,到了第五天幼鱼体中气囊肿胀,并开始擒食水中活铒,如刚孵化丰年虾幼虫,copepod幼虫或Daphnia等甲壳类,小鱼存活率与活饵投喂充足与否有关。

砂劳越内陆渔业局研究员、澳洲原户产局与澳洲Deankin大学水产专家分别在砂劳越Serian Tarat镇Indigenous Fisheries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Centre(IFRPC),由人工养成种鱼所培育的小鱼,分别在不同地点作吉罗鱼成长实验。

1.IFRPC人造地膜HDPE池塘面积分别为180至550m2,密度0.44~20尾/m3。

2.巴当嗳水库(Batang Ai)以3米×3米×3米水上浮箱网放养(密度4~5.8尾鱼/m3)。

3.IAS利用2个面积250m2泥塘养殖,放养180尾。

从记录分析,两种吉罗鱼小鱼放养在三种不同养殖系统的成长率,比起其它水产养殖品种生长率慢。因吉罗鱼生活在野生水域生态系统完全与池塘或浮箱网生系统不同,人工养殖吉罗鱼的生态环境必须要同急流生态环境一样。

水质规格对不同水生养殖品种来说很重要,水中化合物含量超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成长速度及肉质,水产养殖业者须了解及掌握所放养的品种对水中生态环境所需的水质规格,适合繁殖珍珠鳞金鱼的水质不一定适合养殖七彩神仙鱼,用来养土杀(Ikan Keli,塘虱)的水质规格,不能用来养攀鲈(Ikan Puyu),这道理不可不知。

仿天然成鱼养殖设备

因吉罗鱼水质规格要求高,培养幼鱼可采用一套特别设计Gold-bill RAS循环水养殖系统,即包括流沙柱、滴漏塔、微小生物圈、微生物培育仓及紫外光消毒器,才可增加幼鱼活存率及生产率。

成鱼养殖也可采用特别设计的附备冷水机及水流加速机的天然生态Gold-bill RAS循环水养殖系统,可加速生长及肉质。因吉罗鱼价格昂贵,要生产肉质如野生捕捞一样,传统池塘养殖不能有效控制质量,只有在室内利用RAS循环水养殖系统,依照吉罗鱼天然水域生态系统规格设计,才能生产良好质量的成鱼。能够品尝每公斤售价500~600令吉的食客,鱼肉质量好坏,逃不过其舌头上味蕾。

马来西亚渔业协会、渔业局、野生动物国家公园局、渔业发展局、布特拉大学、Infofish、亚太水产杂志社、NACA及农粮机构(FAO)于2006年3月29日至30日在吉隆坡联合主办世界第一届国际吉罗鱼研讨会,吸引来自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孟加垃、泰国、菲律宾、澳洲、意大利及马国共125位赴会者,所发表吉罗鱼研究论文共15篇,内容包括各国对原产国吉罗鱼分类与生物学、生态环境研究、营养需求、遗传基因、人工催产繁殖幼苗技术、种鱼生产管理、野生自然河域保护节约措施等之文献。

吉罗鱼人工培苗技术已不是一商业秘密,因鱼卵直径大,孵化后幼鱼体长超出8.0mm,可用肉眼观察,无须借用显微镜。口腔直径大,直接可吞取Copepod、Moina或Dapnia。而笋壳鱼幼苗与石班鱼幼苗孵化后幼鱼体长有0.9~1.2mm,口腔直径很小,擒食活铒困难,繁殖生产幼苗不易。

繁殖不难成长较慢

目前印度、尼泊尔和孟加拉国已普遍生产幼苗,马国也有2~3个吉罗鱼繁殖场,因是本地河川淡水鱼,生活范围为河川上流之急流水域,人工饲养成鱼必须注意生活水质环境调配,才可得到良好成绩。

位于森美兰州知知港Glami Lemi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曾利用45平方米池塘,以密度每两平方米放养一只兰吉罗(Tor douronensis)作养殖研究,并以含35%蛋白质人工配合料依体重5%计算投铒,所得生长成绩由放养时平均体长7.67cm,体重4.68克,经335天养殖后,体长为25.51cm,体重193.81克,每天成长率只有1.1~1.4%。然而,红非洲鱼每天成长率为1.93~2.1%,塘虱鱼为2.3%。三种鱼比较下,吉罗在池塘养殖确实成长很慢,表2、表3为池塘水质分析与成长记录表以作参考。

从砂劳越内陆渔业局及知知港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池塘养殖实验报告其生长缓慢,但在砂劳越,离老越镇不远之河上水域野生养殖之吉罗鱼,梧梧据小区领导透露,其成长一年可达800克左右,其中原因是关系到水流、溶氧、水温等水质因素。

笔者目前也为麻坡一家观赏鱼生产出口公司因得到政府科学与工艺部发配两百万令吉研究基金,以Goldbill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一套商业性「忘不了」室内养殖计划,笔者的工程部便根据野生水域水质规格,整套养殖系统设计包括水温、水流速度、混浊度、溶氧及透明度控制,生态环境仿造如天然急流河域一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