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县域城镇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2)

 沩江学者 2013-10-11

县域城镇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

稳步推进农民有序市民化

    我国大中城市人口密度大,小城镇的人口数量少而分散。2012年底,我国城市人口占比52.6%。据统计,2011年,实际居住的城市人口中还有约2.1亿的农业户籍人口,也就是说,这2.1亿农业人口只是实现了“半城镇化”,难以享受城镇居民在居住、工作和生活上的同等待遇,处于被城市边缘化的状态。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实现人口城镇化,但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人口城镇化绝不是简单地让农民离开土地进城,而是要最终使绝大多数的农民转变成真正的市民,结束城市农民工在城乡之间的迁徙生活。因此,农民向城镇的转移必须要统筹安排,要从主攻方向、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要将农民向城镇转移与农民就业、转移后生活改善等联系起来,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民市民化,防止出现以土地城镇化和户籍城镇化为表象的农民“被城镇化”。今后,必须改变城镇化的原有发展模式,提高城镇化的质量,让农民市民化的整体成本下降,使其更容易在城镇安居落户。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使乡村相对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向城市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明的生活方式趋同。我国有60多万个村,200多万个自然村,实现乡村公共服务与城镇均等化,必须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以县域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就必须按照十八大报告的要求,以农村为重点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把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村的水、电、路等居住生活条件。2011年,全国累计完成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资2163亿元,其中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扩大到了1250个,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00多万亩,6300多万农村居民喝上了放心水。但是,农村基础设施的水平仍然与城镇有很大的差距。城乡社会事业的发展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县域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任务。据统计,2012年,纳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分别为2142.5万人和5340.9万人,另有545.9万人纳入农村五保供养;全年救助城乡医疗困难群众人别为666.4万人次和1908.4万人次;2566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1%。今后,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必须加快实现城乡覆盖的社会保障事业,做实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促进形成资源集约、产城互动、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新型城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