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习俗里的“初三‘三不’”

 佳文天下 2013-10-12

传统习俗里的“初三‘三不’”

正月初三,传统习俗里的讲究颇多。最主要的还是“三不”。其实该是“四不”:不外出,不拜年,不宴请,不吃米饭;之后还有早早熄灯睡觉。只不过偶以为吃不吃米饭倒是没啥打紧的,吃也算庆贺“谷子生日”,不吃也算庆贺“谷子生日”;但前者“三不”在传统说法上却是“做不到则‘凶’”的。谁也不想新年遇上这个瘟神,是吧?

据资料记载,正月初三被人们看做是“小年朝”。啥叫“小年朝”?清顾禄《清嘉录·小年朝》有曰(正月)初三日为‘小年朝’。(这天)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同。同时它也被叫做“开井日”:“是日,凡宅旁有井之家,早晨拿香火、素菜供于井栏,并将井上除夕所封的红纸条揭去,名曰‘开井’;有些地方,人们扫积尘于箕中,加上敝帚,倒在三叉路口,以示‘送穷’。”

为什么正月初三“不宜外出”呢?坊间传统认为,正月初三也称为“赤狗日”。传说中的“赤狗”是“熛怒之神”。但凡这天外出遇上了它的人,该年一定会不吉利。故也将正月初三视为“凶日”。按照古之传统习俗,初三这天不会外出——以防遇见“赤狗”。

既然将正月初三视为“凶日”,人们多不会外出,那么正月初三这天在古时是忌讳给谁拜年的。因为坊间认为,在“小年朝”、“赤狗日”这天给谁拜年,就会招惹不愉快,甚至会跟被拜年之人吵架。因此,人们在正月初三这天是不会张口给别人拜年的。

至于正月初三“不宴请”这个习俗就比较好理解了。因其日乃是“凶日”,连外出和拜年都有忌讳,何谈举办“宴请”呢?古时人们认为,这“赤狗”的“赤”字也隐含有“赤贫”的意思。因此人们以为,在“小年朝”(祭拜天神)、“赤狗日”(防凶呈祥)这天若是举办宴客,会冲犯“赤狗”,给自己乃至参与之人带来贫穷。估计习惯于嫌贫爱富的诸多现代人,恐怕会更加忌讳这过年“招贫”的了?

那么,“不吃米饭”,实质是“庆贺谷神生日”的意思。古时坊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人们在这一天祝祭祈年,因此会“禁食米饭”。正月初三坊间自古有忌食米饭和豆的说法。据说是因为同音,沾则不吉利;除民族习俗之外,正月初三这天炒菜,平常的人家都会使用猪肉,没有猪肉许多菜做不成;实质是为了找个题目就把米饭也了。

与此同时,民间亦有传说正月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在正月初三这天晚上都会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也有说入夜提早熄灯,是为了让老鼠彼此看不见,无法娶亲,以减少其繁殖的速度)。有人说“这晚早睡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之类供老鼠食用,是意味跟‘老鼠分钱’,以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偶倒以为,这实乃“安稳鼠辈”之举。谁都知道,一旦“鼠辈”被招惹来劲儿了,还会有正派人的好受吗?

古之有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生道,道生一,一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故自古以来人们对“三”这个数普遍重视。“三生万物”,可这“万物”乃不偏不倚的中性含义,结果必会有“好坏”之分。自然正月初三的这些“忌讳”,表达了人们在对“三”的重视的同时,寄托了对“好”的祈望和向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