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半国人不爱锻炼 久坐少动成肥胖主因

 皓月冷星 2013-10-12
最近,国家体育总局一项调查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将近51%的人基本不进行体育锻炼
过半国人不爱锻炼 久坐少动成肥胖主因

  □记者 陆征

  今日主讲专家:

  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科长 石彤

  在国家体育总局《2013年20-6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抽测工作调查结果》中,有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里,有将近51%的人基本不进行体育锻炼。同时,体重超重、肥胖人数比例分别达到34.4%和12.7%。与2010年的数据比较,受调查者总体体重平均增长1.12公斤。疾控专家表示,目前,久坐少动、运动不足已经成为膳食不合理和吸烟之外,我国居民患慢性病的三大行为危险因素之一。

  缺乏运动引起的人体四大不良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缺乏运动已成为全球范围死亡的第四位主要危险因素(占全球死亡归因的6%)、仅次于高血压(占13%)、烟草使用(占9%)和高血糖(占6%)。缺乏运动导致的超重和肥胖占全球死因的5%。

  医学专家认为,缺乏运动会引起的人体不良状态主要有:

  1.心脑血管疾病。长期不活动会使身体对心脏工作量的需要减少,可导致心肌衰竭、心脏功能减退、血液循环变慢,从而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为冠心病埋下祸根。

  2.体力、活动能力下降,各类免疫性疾病多发。身体活动量的减少会使人体免疫细胞数量减少,导致抵抗力下降,易患各种感染症、传染性疾病和各类免疫性疾病。

  3.消化系统疾病。缺乏运动和精神紧张会使消化系统功能降低,诱发胃炎、消化道溃疡等疾病。

  4.对全身骨关节的影响。身体不运动会对全身骨关节系统失去良性刺激而影响其代谢功能,可使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受阻,也可使成年人丧失体力、未老先衰,并易导致骨质疏松、脊椎病以及各类关节病。

  成年人每天应有相当于

  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

  适量运动不但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还能够降低患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此外,还有助于调节心理平衡,有效消除压力,缓解抑郁和焦虑症状,改善睡眠。

  疾控专家建议,成年人每天要进行相当于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进行每周5天、每天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果从事跑步等大强度锻炼,则可以降低其频度,如每周至少3次。活动频率还应考虑结合每次锻炼时间,如每周5天、每天30分钟的推荐量,可以在一周的时间内累计,即不一定每天都达到30分钟,但每周累计应达到150分钟。

  随着活动强度的增加,发生运动意外伤害的风险也在增加,慢性病患者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合理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以保证安全。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各年龄组运动量

  5-17岁年龄组

  1.5-17岁儿童和青少年应每天累计至少有6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身体活动;

  2.每周至少应进行3次高强度身体活动, 包括强壮肌肉和骨骼的活动等。

  18-64岁年龄组

  1.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身体活动, 或每周至少75分钟高强度有氧身体活动。

  2.有氧活动应该每次至少持续10分钟。 

  3.每周至少应有2天进行大肌群参与的强壮肌肉活动。

  65岁及以上年龄组

  1.老年人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身体活动, 或每周至少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身体活动。

  2.有氧活动应该每次至少持续10分钟。

  3.活动能力较差的老年人每周至少应有3天进行提高平衡能力和预防跌倒的活动。

  4.每周至少应有2天进行大肌群参与的强壮肌肉活动。

  5.因健康状况不能达到所建议的身体活动水平的老人, 应尽可能在能力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进行身体活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