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周公阅览室 2013-10-12

    

 

职业病危害因素:

    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

职业病:

    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2002年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按照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十大类:

    1.粉尘类

    2.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

    3.化学物质类

    4.物理因素

  5.生物因素

  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9.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建设项目

    是指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

    是指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

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因素包括下列内容:

    《高毒物品目录》所列化学因素;

     石棉纤维粉尘、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粉尘;

     放射性因素:核设施、辐照加工设备、加速器、放射治疗装置、工业探伤机、油田测井装置、甲级开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场所和放射性物质贮存库等装置或场所;

    卫生部规定的其他应列入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范围的。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分类管理:

    职业病危害轻微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应当进行审核、竣工验收;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除进行前项规定的卫生审核和竣工验收外,还应当进行设计阶段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卫生审查。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依照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并将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危害程度进行预测,对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价,提出有效的职业病防护对策,并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结论。

    评价报告作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设计的重要依据。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是指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依照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的试运行期间,对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进行检测,分析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危害程度,对建设项目设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及效果、辅助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及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并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结论。

    评价报告作为卫生行政部门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卫生标准

GBZ/TXXX-2005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Occupational  Hazard

Pre-assess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为了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指导预评价工作的开展,保证预评价工作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标准,制定本导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导则规定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目的和基本原则、依据、范围、内容、方法、程序和报告书编制等。

1.2 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3 评价目的和基本原则

3.1 目的

3.1.1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产业政策,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3.1.2 识别、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确定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类别,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1.3 确定建设项目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

3.2 基本原则

3.2.1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对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3.2.2体现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原则。

3.2.3遵循科学、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

3.2.4预评价工作应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4 评价依据

4.1法律、法规、规章

   我国有关职业病防治的现行法律、法规、规章。

4.2规范、标准

   我国有关职业病防治的国家、行业、地方等规范、标准。

4.3 基础依据

   与建设项目有关的主管部门文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有关资料、预评价工作委托书等。

4.4 其他依据

5 术语

5.1建设项目 construction project

    指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

5.2职业病危害 occupational hazard

    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5.3职业病危害因素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是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可分为三类: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5.4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protective facility for occupational hazard

   是以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影响,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目的的装置。

5.5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pre-assessment for occupational hazard

    是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对劳动者健康影响、防护措施等进行预测性卫生学分析与评价,确定建设项目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为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5.6工程分析 analysis for engineering

    是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和卫生特征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了解项目所具有的工艺特点、工艺流程和卫生防护水平,为剖析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时空分布及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筛选主要评价因子,确定评价单元提供依据。

5.7 评价单元unit of assessment

    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评价的要求,将生产工艺、设备布置或工作场所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或区域。

5.8职业病危害暴露 occupational hazard exposure

    指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接触某种或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过程。

5.9接触水平 exposure level

    指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接触某种或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和接触时间。

5.10 职业卫生调查occupational health investigation

    职业卫生调查主要包括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和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及工作环境的卫生学调查。

5.11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 risk assessment for occupational hazard

    是指对由职业病危害因素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的评估。

6 评价范围与内容

6.1范围

    原则上以拟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工程内容为准,主要针对项目投产后运行期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及防治内容进行评价。不包括建设期的相关内容。

6.2内容

   主要包括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辅助用室基本卫生要求、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等。

7评价方法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特点,一般采用类比法、经验法、检查表法、风险评估法和综合分析法等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必要时可采用其他评价方法。

7.1 类比法

    通过对与拟评价项目相同或相似工程(项目)的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检测以及对拟评价项目有关的文件、技术资料的分析,类推拟评价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对职业病危害的隐患和后果进行风险评估,预测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

7.2 经验法

    评价人员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和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对照职业卫生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等,借助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对拟评价项目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

7.3 检查表法

    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等,通过对拟评价项目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检查部位、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拟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

7.4风险评估法

    通过对职业病危害的风险评估,确定拟评价项目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承受水平,并按照承受水平采取防护措施,使风险降低到可承受水平的过程。

7.5 综合分析法

    采取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类比分析、经验推断、专家权重、定量分级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原则,对拟评价项目从多层次、多途径、多方位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8 评价程序

8.1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为接受建设单位委托、收集和研读有关资料、进行初步调查分析、编制预评价方案并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原则及要点等。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应收集的主要资料见附录E

8.2实施阶段

    依据预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主要工作为工程分析、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类比调查,并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性、定量评价及风险评估。

8.3完成阶段

    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实施阶段获取的各种资料、数据,通过分析、评价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完成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进行专家评审。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程序图见附录A

9 评价方案编制

9.1评价方案应在准备阶段编制,是具体指导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技术文件。应以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为原则,概述本项目的职业危害特征,明确评价重点、范围、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

9.2评价方案应在充分研读有关资料、进行初步工程分析和现场调查后编制。

9.3评价方案内容                  

9.3.1概述:简述评价任务由来、评价目的等。

9.3.2编制依据:列出适用于评价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

9.3.3评价方法、范围及内容。

9.3.4项目概况:简述建设项目性质、规模、地点等。

9.3.5项目分析:初步的工程分析、职业病危害识别分析、筛选评价因子、确定评价单元等。

9.3.6组织计划:主要包括评价程序(以框图表示)、质量控制措施、工作进度、人员分工、经费概算等

10评价报告书编制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应全面、概括地反映评价的内容,表述简洁、用语规范、结论明确,尽可能采用图表和照片,以利于阅读和审查。原始资料及数据计算过程等不必在报告书中列出,必要时可编入附件。

评价报告书主要由以下章节和内容组成:

10.1总论

10.1.1项目背景:包括项目性质、投资规模、地理位置、立项意义(社会和经济效益)、任务由来等内容。

10.1.2评价依据:列出评价项目引用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基础技术资料的名称。

10.1.3评价目的:按照本导则条款3.1的规定编制。

10.1.4评价范围:根据评价项目的实际情况,按照本导则条款6.1的规定编制。

10.1.5评价内容:概述本导则条款6.2的规定。

10.1.6评价方法:根据评价项目的特点,明确采用的评价方法。

10.1.7评价程序:用文字结合框图的方式,表述评价工作过程。

10.1.8质量控制:用文字结合框图的方式,简述评价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措施。

10.2 现有企业概况:本条款适用于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概述现有企业的基本情况,以及职业病危害和职业病防治的现状。

10.3 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主要包括工程概况、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布局、生产过程中的物料、产品、建筑卫生学要求等。

工程分析详细内容见附录B

10.4 类比调查

    本条款适用于采用类比法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的建设项目。

10.4.1类比企业的选择

    阐明类比企业与拟评价建设项目的可比性,包括自然环境状况、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职业病防护措施等方面的相似性。

10.4.2 类比调查内容

    类比企业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人员、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及预案、辅助卫生用室及职业健康监护(有无职业病病例发生)等情况。

10.4.3 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对类比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检测,并尽可能收集类比企业近年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数据。

10.5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10.5.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在工程分析、类比调查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明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时空分布;确定重点评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根据评价项目的特点,可以对生产环境或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进行识别。

10.5.2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用文字或表格的方式,概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可引起的职业病。

10.5.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在工程分析、类比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基础上,应用选定的评价方法,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职业病危害暴露及接触水平进行分析。

10.6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

    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辅助用室、应急救援措施、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等进行分析。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内容详见附录C

10.7 职业病危害评价

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等相关标准,对拟建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进行评价。对不符合要求的,应当阐明其原由。

10.7.1选址

10.7.2总体布局

10.7.3 建筑卫生学要求

10.7.4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

10.7.5职业病危害因素

10.7.6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10.7.7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10.7.8应急救援

10.7.9辅助用室

10.7.10职业卫生管理

10.7.11职业卫生专项投资

10.8 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

    在对拟建项目全面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存在的不足,从组织管理、工程技术、个体防护、卫生保健、应急救援等方面,综合提出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供设计单位在编写职业卫生专篇时使用。

10.9结论与建议

    在全面总结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归纳拟建项目的选址、布局、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程度及防护措施等评价结果;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以简洁、概括性的语言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提出拟建项目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的可行性。

10.10报告书格式

   报告书格式见附录D

 

   附录A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程序图(略

 

   附录B  工程分析

B1 工程概况:包括项目名称、性质、规模、拟建地点、自然环境概况、社会环境条件、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生产制度、岗位设置、劳动定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a. 项目名称:应与委托单位提供的建设项目立项文件所用名称一致。

b. 项目性质:一般分为新建、改建、扩建、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等。

c. 自然环境概况:包括拟建项目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象条件(风向、风速、气温、相对湿度、降水)、气候特征(气候分区、特殊气候带、局地环流)以及是否位于自然疫源地、地方病区等情况。

d. 社会环境条件:指拟建项目所在地是否位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地;生态敏感与脆弱区;社会关注敏感区(学校、托幼机构、医院、涉外领使馆、人口密集居住区)等。

e. 拟建地点:项目拟建地点应按行政区划说明地理位置(经纬度)并附项目所在区域位置图。

f. 生产规模:根据项目性质分别列出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

g. 生产制度:轮班制,全年生产作业时间以h/a为单位,同时说明作业天数。

h. 岗位设置及定员:包括生产作业岗位名称及生产作业人数,辅助岗位及人数,管理人员等。

i. 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应从全工程范围用表格列出各项目名称和主要工程内容。必要时还应列出与职业病防护关系密切的主要设备一览表。其中:

    生产装置:列出装置名称、生产规模及主要工程内容。

    辅助装置:列出为生产配套的各辅助装置名称、生产规模及主要工程内容。

    公用工程:包括给水、排水、供热、供电、供燃气工程等,可用文字简要说明。

    总图运输:包括原料及辅料形态、燃料仓库、储罐、堆场以及码头工程、运输工程等,应用文字及图表分别简要说明。

J.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是建设项目总的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工程总投资、工程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绿化面积及系数等。

B2生产过程拟使用原料、辅料的名称及用量,产品、联产品、副产品、中间品的名称和产量。

B3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从建筑卫生学和相关的勘察规划设计等方面概述布置原则,并附总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图。

B4 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布局

a. 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工艺技术及其来源、生产装置的生产过程概述、辅助装置的工艺过程概述、生产装置的化学原理及主要化学反应,生产设备的先进性(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及智能化程度)等。应对主体生产设施按工艺流程做出完整、清晰、无遗漏的叙述,并用工艺流程框图表示。

b. 生产设备及布局:用表列出主要生产设备,并说明布局。

B5 建筑卫生学:主要包括建筑物的间距、朝向、采光与照明、采暖与通风及主要建筑物(单元)的内部布局等。

 

附录C  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C1职业病防护设施

针对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别列出拟采取的卫生工程防护设施:

a. 防尘

b. 防毒                    

c. 防噪声、振动

d. 防暑降温、防寒、防潮

d. 防非电离辐射(高频、微波、视频)

e. 防电离辐射

f. 防生物危害

g. 人机工效学

C2配置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针对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别列出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防尘、防毒、防噪、防振、防暑、防寒、防潮、防辐射危害、防生物危害等用品。

C3 拟采取的应急救援设施措施

列出为应对突发职业病危害事件,拟采取的应急救援设施措施:主要包括报警装置、现场急救用品、急救场所、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事故通风设施、救援装备、防护装备、警示标识等。

C4 拟采取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职业卫生管理措施主要包括:

a. 设置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

b. 职业卫生培训

c. 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及实施方案

d. 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e. 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f. 建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g. 建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h. 建立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使用及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制度。

i. 设置警示标识及说明。

C5 拟设置的辅助用室:包括工作场所办公室,生产卫生室(浴室、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生活室(休息室、食堂、厕所),妇女卫生室,应急救援站的设置情况。

C6 职业病防治专项经费概算:包括专项经费总额、卫生防护设施费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设备、应急救援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上岗前体检、上岗前培训教育费等及专项经费总额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等。

 

附录D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格式 

封页:      XXXX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

            评价机构名称(加盖公章)

            报告书编号

                           

封二:评价机构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资质证书影印件

封三:

报告书名称:XXXX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

承担单位:  评价机构名称

法人代表:

项目负责人:

报告书编写人:应注明技术职务、资质证书号,签名

报告书审核人:

封四:目录

正文:按照目录内容编写,纸型规格A4纸,字体为国标仿宋体,标准4号,28/页,30/行。页眉: XXXX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报告书编号,字体为国标宋体,标准小5号。页脚:评价机构名称,页码(第X页共XX页),字体为国标宋体,标准小5号。

附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委托书、建设项目立项文件、地理(区域)位置图、总平面布置图、其他应该列入的有关资料。
 

附录E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应收集的主要资料                                  

E1项目的立项文件;

E2项目的技术资料,主要包括:

a建设项目概况;

b生产过程拟使用的原料、辅料、中间品、产品等;

c生产工艺;

d生产设备;

e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f有关图纸(建设项目区域位置图、总平面布置图等);

g有关职业卫生现场检测资料(改、扩建项目);

h有关劳动者职业性健康检查资料(改、扩建项目);

i其他。

E3国家、地方、行业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卫生标准

GBZ/TXXX-2005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assessment  on effect of

control occupational  hazard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为了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指导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的开展,保证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标准,制定本导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导则规定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目的和基本原则、依据、内容、方法、程序和报告书编写格式等。

1.2 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3目的和基本原则

3.1 目的

3.1.1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3.1.2 识别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卫生补充措施。

3.1.3针对不同建设项目的特征,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

3.1.4 为卫生行政部门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

3.2 基本原则

3.2.1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对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3.2.2体现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原则。

3.2.3遵循科学、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

3.2.4控制效果评价工作应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并尽可能由原编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4 评价依据

4.1法律、法规、规章

我国有关职业病防治的现行法律、相关法规、规章。

4.2规范、标准

我国有关职业病防治的国家、行业、地方等规范、标准。

4.3 基础依据

   拟评价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文件,建设项目设计及试运行情况的有关资料,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等。

4.4 其他依据

   与评价有关的其他资料。

5 术语

5.1建设项目 construction project

   指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

5.2职业病危害 occupational hazard

    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5.3职业病危害因素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是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可分为三类: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5.4职业接触限值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

    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

5.5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protective facility for occupational hazard

   是以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影响,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目的的装置。

5.6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assessment the effect of control occupational hazard

    是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对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进行测定,对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卫生辅助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进行评价。

5.7工程分析 analysis for engineering

    是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和卫生特征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了解项目所具有的工艺特点、工艺流程和卫生防护水平,为剖析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时空分布及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筛选主要评价因子,确定评价单元提供依据。

5.8 评价单元unit of assessment

    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评价的要求,将生产工艺、设备布置或工作场所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或区域。

5.9职业病危害暴露 occupational hazard exposure

    指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接触某种或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过程。

5.10接触水平 exposure level

    指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接触某种或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和接触时间。

5.11 职业卫生调查occupational health investigation

    职业卫生调查主要包括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和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及工作环境的卫生学调查。

5.12辅助用室 auxiliary room

    指工作场所办公室、生产卫生室(浴室、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生活室(休息室、食堂、厕所),妇女卫生室。

5.13应急救援设施 first-aid facility
    指在工作场所设置的报警装置、现场急救用品、洗眼器、喷淋装置等冲洗设备和强制通风设备,以及应急救援使用的通讯、运输设备等。

6 评价范围与内容

6.1范围

    以建设项目实施的工程内容为准,主要针对试运行期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进行评价。

6.2内容

   主要包括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辅助用室基本卫生要求、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等。

7 评价方法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控制效果评价一般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检测检验法等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必要时可采用其他评价方法。

7.1 现场调查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方法,了解建设项目生产工艺过程,确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查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落实及职业卫生管理的实施情况。

7.2 检查表法

    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等,通过对拟评价项目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检查部位、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拟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必要时可赋分进行量化分析。

7.3 检测检验法

    依据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通过现场检测和实验室分析,对拟评价项目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以及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进行评定。

8 控制效果评价程序

8.1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为接受建设单位委托、收集和研读有关资料、开展初步现场调查、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原则及要点等。

8.2实施阶段

    依据评价方案开展工程分析、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并测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以及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

8.3完成阶段

    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准备和实施阶段所得的资料、数据,通过分析、评价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完成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对评价报告书进行评审等。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程序见附录A

9 评价方案编制

9.1评价方案应在准备阶段编制,是具体指导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技术文件。应以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为原则,概述本项目的职业危害特征,明确评价重点、范围、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

9.2评价方案应在充分研读有关资料、进行初步工程分析和现场调查后编制。

9.3评价方案内容                  

9.3.1概述:简述评价任务由来、评价目的等。

9.3.2编制依据:列出适用于评价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

9.3.3评价方法、范围及内容。

9.3.4项目概况:简述建设项目性质、规模、地点等。

9.3.5项目分析: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职业病危害识别分析,确定评价单元、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国家和地方已颁布职业接触限值的为必检项目)、检测点和样品数等。

9.3.6组织计划:主要包括评价程序(以框图表示)、质量控制措施、工作进度、人员分工、经费概算等。

10评价报告书编制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应全面、概括地反映评价的内容,文字表述应简洁、用语应规范、结论应明确,应尽可能采用图表和照片,以利于阅读和审查。原始资料及数据计算过程等不必在报告书中列出,必要时可编入附件。

评价报告书主要由以下章节和内容组成:

10.1总论

10.1.1项目背景:包括项目性质、投资规模、地理位置、任务由来等内容。

10.1.2评价依据:列出评价项目引用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基础技术资料的名称。

10.1.3评价目的:按照本导则条款3.1的规定编制。

10.1.4评价范围:根据评价项目的实际情况,按照本导则条款6.1的规定编制。

10.1.5评价内容:概述本导则条款6.2的规定。

10.1.6评价方法:根据评价项目的特点,明确采用的评价方法。

10.1.7评价程序:用文字结合框图的方式,表述评价工作过程。

10.1.8质量控制:用文字结合框图的方式,简述评价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措施。

10.2 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主要包括工程概况(基本情况、建设情况、试运行情况)、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布局、生产过程中的物料、产品、建筑卫生学要求等。

10.3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检测与分析

10.3.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明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时空分布;确定重点评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根据评价项目的特点,可以对生产环境或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进行识别。

10.3.2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用文字或表格的方式,概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场所和岗位分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以及可导致的职业病。

10.3.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分析

10.3.3.1检测方法

    包括检测方法、条件、频次、检测点设置等内容。

10.3.3.2检测结果与分析

在工程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检测的基础上,应用选定的评价方法,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职业病危害暴露及接触水平进行分析。

10.4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

    对建设项目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辅助用室、应急救援等进行全面分析;检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阶段、防护设施设计审查阶段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的审核意见的落实情况。

10.5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等相关标准,对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的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对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分析其原因。

10.5.1选址

10.5.2总体布局

10.5.3 建筑卫生学要求

10.5.4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

10.5.5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10.5.6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10.5.7应急救援

10.5.8辅助用室

10.5.9职业卫生管理

10.6 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

    在对建设项目全面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针对试生产阶段存在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不足,从组织管理、工程技术、个体防护、卫生保健、应急救援等方面,综合提出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供建设单位整改时使用。

10.7结论

    在全面总结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归纳建设项目的选址、布局、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效果等的评价结果,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措施。

10.8报告书格式

   报告书格式见附录B

 

附录A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程序(略) 

                           

附录B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格式

 

封页:         XXXX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报告书编号

             评价机构名称(加盖公章)

                         

封二:评价机构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质证书影印件

封三:

报告书名称:XXXX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承担单位:  评价机构名称

法人代表:

项目负责人:

报告书编写人:应注明技术职务、资质证书号,签名

报告书审核人:

封四:目录

正文:按照目录内容编写,纸型规格A4纸,字体为国标仿宋体,标准4号,28/页,30/行。页眉: XXXX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报告书编号,字体为国标宋体,标准小5号。页脚:评价机构名称,页码(第X页共XX页),字体为国标宋体,标准小5号。

附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建设项目立项文件、地理(区域)位置图、总平面布置图、其他应该列入的有关资料。


附录C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应收集的主要资料 

C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卫生行政部门对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及设计阶段的审查意见。

C2 项目的技术资料,主要包括:

a建设项目概况;

b生产过程的物料、产品;

c生产工艺;

d生产设备;

e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f有关设计图 ;

g有关职业卫生现场检测资料;

h有关劳动者职业性健康检查资料。

C3 项目试运行情况

C4国家、地方、行业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