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浙江网3月11日消息 在金华一些县、市的新建住宅区,经常可见到外地钻井工忙碌的身影。他们正忙于为住户打井取水。
在义乌市江东的一个旧村改造小区,几个来自龙游的民工操作着“咣当”、“咣当”轰鸣的钻井机,对记者说:“这样的井,我们一年光在义乌就钻了八九十口。”
来自义乌市水利局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市有30多台钻井机在打井。一些住宅区和村庄,平均每两三户就有一口井。以一口井耗资三四千元计,全市在打井上花费的资金一个月近百万元。类似的情况,在与义乌市相邻的金华市金东区、东阳市、浦江县等地也存在。
在越来越多的人们用上自来水的今天,金华一些县、市缘何“打井风”频起?水利部门的同志道出了个中原由。首先,是水资源不足。以义乌市为例,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132立方米,仅为全省人均的一半左右。其次,水污染日益严重,使本已短缺的水资源可利用率下降。第三,随着水价改革逐步深入,水费趋高,而地下水成本相对低廉,这也是一些人特别是工矿企业加入打井取水行列的原因。
频频而起的打井风,使地下水因不合理开采而透支严重。一位姓邓的钻井工告诉记者,前几年,一口井仅需打六七米深就行了,而现在,打七八十米的深井已司空见惯。有关部门对此更是忧心忡忡。无序开采不仅使地下水有枯竭之虞,还可能引发地面沉降、地陷等地质灾害。而且,目前的钻井队伍多数是由几个民工加一台钻井机组成,并非专业队伍,操作很不规范,容易造成水质污染。此外,因打井而引发的邻户间矛盾也时有发生,不利于社会稳定。
有关人士呼吁,加强地下水用水管理已刻不容缓。当务之急是要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除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造成人民生活急需外,不得开采承压地下水,已经开采的也应限期停止。同时,还要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以缓解水的供需矛盾。令人欣慰的是,金华市被打井风困扰的县、市已纷纷行动起来,加强水源保护,兴办水利项目,推行节水措施。义乌市还首开国内水资源使用权转让的先河,斥资2亿元向东阳市购买5000万立方米的用水权。这项工程已于日前开工。
来源:中国浙江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