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巨菌草

 自然之恋 2013-10-12

1生物特性

名称分类

中文名:巨菌草
分类地位:隶属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狼尾草属。原产地在北非,由福建省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所长林占熺研究员引进改良培育,在中国大面积获得成功。
这是一种适宜在热带、亚热带、温带生长和人工栽培的高产优质菌草。

特性

巨菌草在温度适宜地区为多年生植物。植株高大,抗逆性强,产量高,粗蛋白和糖分含量高,直立、丛生,根系发达。在福建省生长半年,茎粗可达3.5厘米,节间长9~15厘米,15个有效的分蘖,每节着生一个腋芽,并由叶片包裹,叶片互生,长60~132厘米,叶片宽3.5~6厘米,8个月共生长35片叶。2001年3月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鲁法区种植,2002年9月19日测产,株高最高的达7.08米,50个节,株重达3.25公斤,每公顷产鲜草达521.6吨。
巨菌草的光合作用的最初产物为4-碳酸-羟基丁=酸和天门冬氨酸等四碳双羧酸产物,即光合作用生化途径为C-4途径。属典型的四碳植物,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
据测定光合速率为50~70毫克CO2/分米2/小时,(cooper 1970)。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种植,一般每公顷年产鲜草可达300吨以上,在水、湿、肥等条件优越的情况下可达450吨/公顷以上。
巨菌草光合与蒸腾之比较低,因此,巨菌草的生长除需高温外,还需湿润的土壤条件。巨菌草能耐受短期的干旱,但不耐涝。[1]

2应用价值

应用范围

巨菌草是高产优质的菌草之一,用巨菌草作为培养料,已知可栽培香菇、灵芝等49种食用菌、药用菌。除了作为菌料外,还可做饲料,同时还是水土保持的优良草种。08年开始应用于生物质发电、纤维板、制造燃料乙醇等能源用途。

饲用价值

巨菌草系多年生禾本科直立丛生型植物,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种植示范,其产量、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都保持了较高的水平,是一种高产优质的刈割型牧草。
可用于饲喂牛(养牛牧草)、羊(养羊牧草)、猪、鹅、兔等草食畜禽和草鱼。福建省菌草工程协会在非洲多个国家、中国的海南、福建、浙江、宁夏等21个地区试验种植均获得成功,已掌握巨菌草在不同土壤和气候环境下的种植和管理方法。
巨菌草属四碳植物,光合效率高。巨菌草(牧草,养牛牧草,养羊牧草)营养成份含量高,但不同生长阶段,粗蛋白含量差别大。生长4周高50cm时粗蛋白含量10.8%,而生长12周、高150cm时粗蛋白含量只有5.9%,是幼嫩时的54.6%,因此幼嫩时用作饲料较为合适。[1]

3栽培条件

土壤选择

宜选择土层深厚,水源较充足的土壤。整畦,坡度25度以上山地种植,采取等高线菌草活篱笆的种植方法,畦宽80厘米,深20厘米,沟宽50厘米。在平整的河滩、沙地或坡度小于25的坡地种植,将地整平即可。

栽培季节

适宜在候平均气温大于12℃的季节种植或雨季开始时种植。

栽培方法

短杆扦插:采用腋芽进行无性繁殖。方法是用修剪刀剪带有两个节的茎,扦插杆的周围用土压实。栽后浇水至土壤湿透。
全株条栽法:把整株巨菌草埋入土中,覆土2~4厘米。

施肥

施肥一次氮肥以促壮苗和分蘖,收割后施有机肥和氮肥,促其再生。

收割

栽培平菇、猴头菇、滑菇、草菇、双孢蘑菇、棕色蘑菇等食用菌,一年收割3~4次。栽培香菇、毛木耳、灵芝等,宜一年收割2次。用于生物能源,一年收割1-3次。[1]

4特性

巨菌草又名巨茎草、发电草。巨菌草在温度适宜地区为多年生植物,种植一次可连续收割20年。植株高大,抗逆性强,产量高,粗蛋白和糖分含量高,直立、丛生,根系发达。每公顷产鲜草达500余吨。巨茎草产量高,一年北方地区收割2-3次。用于火力发电,燃烧热值高达3500-4100大卡/公斤,是非常理想的可再生能源。另外,巨菌草的上部还是优质的蛋白质饲料,如果大面积种植,把富余的饲料草晒干或脱水压缩储存。
巨菌草抗病虫害性能强,燃料质量稳定,燃烧稳定性好,对各种重金属具有富集作用,有助于土壤及水体污染治理,能在矿区附近及其它环境受到污染地区种植。它具备了能源草的以下四个特点,第一、环保安全,不造成物种侵害;其次是经济效益高,相同热值成本不高于煤炭、石油等;第三、适用性好,低硫低灰分,适用于锅炉燃烧,不破坏锅炉;第四、不占用农田。用荒地、盐碱地、旱沙地等非农田种植。[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