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格里拉之魂

 昵称1531686 2013-10-12
亚丁是所有旅行者、摄影爱好者一生中都梦想着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我也不例外。

    每一年,亚丁都出现在我的旅行计划之中,但又都一次次地因为各种原因而流产。今年,在网上看到亚丁景区重新开放的消息,看到了亚丁机场即将通航的消息,我真是的坐不住了,这意味着亚丁将成为又一个人潮涌动的地方,这个被誉为我们这个“水蓝色的星球上最后一片净土”的地方将会变成什么样,我真的是不敢相象,因此,我决定立马行动,开车去亚丁,去那片最后的净土,去香格里拉之魂……

  自己开车至日瓦镇(如今叫香格里拉镇)的游客中心后,我们不得不换乘景区大巴,从今年开始游客的自驾车不能进入景区核心区了,这不能不说是我这个自驾客的一个遗憾,唉,这也是没早点来亚丁需要付出的代价。

  上世纪二十年代,一个叫约瑟夫.洛克的美国人第一次向世人揭开了亚丁的神秘面纱:当他第一次从木里进入亚丁,首次近距离地看到“念青贡嘎日松贡布”中的夏诺多吉雪山的雄峻身姿时,他激动地用这样的文字描述它:“一座金字塔形山峰毫无保留地袒露在天空之下,两侧的山壁像一只巨大的蝙蝠展开的双翼,这是一处无人知晓的仙景胜地…..”

  第一次的亚丁之行给洛克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两个月后,他再次前往亚丁,这一次他从冲谷寺来到了央迈勇雪山脚下的洛绒牛场,拍下了一张珍贵的央迈勇雪山的照片,正是这张照片直到今天都在证明亚丁一直保持着它最原始的生态然。然而当洛克计划第三次前往亚丁时,迫于压力他不得不放弃了,于是这片最后的净土在向世界短暂地展现了一下它的神秘与美丽之后,又深深地隐藏在了横断山脉那层层的皱褶之中……

  洛克没有忘记它,他写下了大量的文字来记录这片神秘的土地。除了洛克,还有另外一个人记住了亚丁这个地方,一个叫詹姆斯·希尔顿的人深深地被洛克的描述所吸引,于是他创作了一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再一次为世人描绘了那片土地:那里有着神圣的雪山,幽深的峡谷,飞舞的瀑布,被森林环绕的宁静的湖泊,徜徉在美丽草原上的成群的牛羊,净如明镜的天空,金碧辉煌的庙宇,那些都有着让人窒息的美丽;纯洁、好客的人们热情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客人,那里是宗教的圣土,人间的天堂。在那里,太阳和月亮就停泊在你心中。那就是传说中的“香格里拉”……

  上山的路上,景区大巴的司机一直在骄傲地为我讲述着上面那个我早已经烂熟在心的故事,无论是故事的本身,还是司机的描述都令我激动不已,因为司机除了讲故事还反复提醒我:你的运气真好,亚丁这段时间一直在下雨,昨天天才放睛……我抬眼望向车窗外,真的,今天亚丁的天空格外的清澈,我有最大的机会可以一睹三座神山的真容!

亚丁:香格里拉之魂(一)
  就在车子转过一道山梁的一瞬间,包括我在内的一车人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哇……”的惊呼,远处,一座雄伟的雪山象一堵厚实的雪墙迎面撞入我们的眼球,那梯形的山形我真是再熟悉不过了,我看过太多次它的照片,甚至不止一次在梦中见过它,它就是亚丁三座雪峰中海拔最高(6032米,在四川极高山中排名第五)体形最雄伟的仙乃日雪山。

亚丁:香格里拉之魂(一)
  大巴司机非常体谅我们的心情,在弯道处的一座尚未完工的观景台前,他稳稳地停下车让我们下车拍摄,在拍摄过程中,我这才发现,在仙乃日左侧的山脊上,一朵白去的下方还有一个小小的锥形的雪峰尖,询问大巴司机,他告诉我,那就是洛克见到的夏诺多吉雪山的峰顶。随后,大巴司机招呼我们上车,并告诉我们:他会在下一个观景台停车,那里,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见仙乃日雪山,同时也能更完整地看见夏诺多吉雪山的身形……

亚丁:香格里拉之魂(一)
  果然,正如司机所说,在下一个观景台,我们眼前的景致完全不一样了,从这里可以看到山脚下的一条山谷直通远处,就在山谷那看得见的尽头便是仙乃日雪山,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清它那独特的造型:它并不是像其他我所见过的雪山一样有明显的锥状山峰,它的山顶上的角峰呈平行排列,峰下那万仞直立的雪壁令人倍感震撼,细细看去它的山形确实像是一尊端坐于莲花台上的大佛,形态巍峨壮丽,威严端庄之中又透着自然的静谥与安祥。仙乃日雪山正是藏传佛教中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亚丁:香格里拉之魂(一)
  在山谷那看不到的尽头,海拔5958米的夏诺多吉雪山露出了它一半的身形:那金字塔状的锥形雪峰,还有右侧那如同一只蝙蝠展开的半幅巨翼的山壁,正如洛克当时的描绘……. 夏诺多吉雪山是藏传佛教中“金刚手菩萨”的化身体。

亚丁:香格里拉之魂(一)
  眼前的两座神山令我激动的双手都有一些颤抖,我真想与在格聂时一样面对神山大声呼喊:香格里拉,我终于来了……景区大巴停在了扎灌崩停车场,这里离冲古寺很近,于是我们步行前往。

  坐在旅游大巴上对海拔的感觉还不是很明显,但是一下来徒步,扎灌崩3900米的海拔还是让背着几十斤重的器材包的我们有所感觉:气短。

  沿着溪流旁的山路前行,路边不时出现用黑灰色石头堆成的玛尼堆,正走着,一抬头一片洁白的雪峰从路边茂密的森林之上露出头来,那正是先前在观景台上远眺时所见的仙乃日雪山,如今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清楚地瞻仰它那圣洁的面容……

亚丁:香格里拉之魂(二)
  脚下的土路还在往前延伸,路的尽头,远远地可以望见夏诺多吉雪山,路的右侧始终有仙乃日雪山相伴,这样的感觉真是奇妙。

亚丁:香格里拉之魂(二)
亚丁:香格里拉之魂(二)

亚丁:香格里拉之魂(二)

 

亚丁:香格里拉之魂(二)
亚丁:香格里拉之魂(二)
  冲古寺前是一片绿草如茵的大草坪,四周群山环抱,密林如织,一条来自雪山的清溪在草坪间蜿蜒曲回……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站在这里,可以同时看见夏诺多吉与仙乃日的身影,特别是夏诺多吉雪山,从这里可以看见它最完美的身姿:三棱状的主峰,如同双翼的两座侧峰……高耸的雪峰时不时地为云雾所遮蔽,平时很难看全它的真身,而今天我们的运气真是太好了,可以如此清晰地望见它的真容,这样的机会怎能错过?我手中的相机将这座曾经征服过洛克的雪山那优美的身姿清晰地记录下来。

亚丁:香格里拉之魂(二)
亚丁:香格里拉之魂(二)
  由于同行的小楼在格聂坠马的后遗症,无法再骑马和长时间徒步,于是我们决定放弃骑马上牛奶海,徒步上五色海的计划,虽然依然是略有遗憾,但也还是为再来亚丁留个理由吧。

  这样一来,我们的时间就很充裕了,我们决定先去参观冲谷寺,然后徒步前往仙乃日雪山脚下的卓玛拉错(珍珠海)。

   冲谷寺是亚丁景区内一座年代久远的喇嘛寺,寺庙四周森林茂密,林色苍翠,藏式的大经堂就掩映在这一片葱茏之中。

  冲谷寺的身后就是如布达拉宫般雄伟的仙乃日雪山,身前则是绿草如茵,溪流如带的冲古大草坪。

  前往冲谷寺的路上,高大的刻满六字箴言的金字塔状的嘛呢堆随处可见,五色的经幡被猎猎山风吹得发出扑啦啦的声响。

亚丁:香格里拉之魂(二)
亚丁:香格里拉之魂(二)
  走进冲谷寺,不大的院落中就只有一座孤伶伶的大经堂,从里面传来法器叮噹和众僧颂经之声,原来我们碰上了冲谷寺的开光法会,因为我认为这样的宗教仪式是不允许外人拍照的,所以,我只是在大经堂的外围拍摄,越过寺院低矮的院墙,我可以望见远处夏诺多吉雪山的身影,据说,当年洛克就是透过冲古寺的小窗遥望月光下祥和宁静的两座神山和远处山腰上的亚丁小村,于是他看到的情景便成为后来希尔顿笔下那美丽迷人的蓝月山谷。

亚丁:香格里拉之魂(二)
亚丁:香格里拉之魂(二)
  坐在冲谷寺院墙廊下的阴影中,耳边梵音萦绕,山风呼啸,眼前是蓝天、白云下的朴实无华的千年古寺和那雄奇圣洁的雪山,不由得感叹这里真是一个超凡脱俗,可以让人静心清修的好地方啊……

亚丁:香格里拉之魂(二)
  冲谷寺的海拔是3900米,而仙乃日雪山脚下的卓玛拉错(珍珠海)的海拔是4100米,两者之间只有1000米的距离,但却是沿着栈道一路上行,沿途几乎都是在茂密的高山落叶松形成的林子中穿行,林中浓荫蔽日,幸亏穿上了抓绒,不然山风一吹还真是有些许凉意。

 

 亚丁:香格里拉之魂(二)
  好不容易,背着沉重的器材走出了林子,一抬头,仙乃日雪山出现在坡顶。紧走几步上到坡顶,仙乃日的雄姿就完整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从这个角度望去,神山近在咫尺,仿佛触手可及,其气势则更加的雄伟。

 亚丁:香格里拉之魂(二)
亚丁:香格里拉之魂(二)
  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

亚丁:香格里拉之魂(二)
  真的,眼前的仙乃日就如一尊莲花台上的大佛四平八稳地端坐于我们的眼前,在它的面前,我忽然觉得自己是如此的渺小,那一瞬间已是情不自禁地伏身下去长叩于它的身前……

亚丁:香格里拉之魂(二)
亚丁:香格里拉之魂(二)
  卓玛拉错(珍珠海)位于仙乃日雪山脚下的密林之中,银色的雪峰与翠绿的湖水紧紧相连,风平浪静之时,如镜的湖面之上,将雄奇雪峰的身影倒映其中……大自然真是个神奇的造物主,竟然能将一座雪山与湖泊如此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处人间仙景。

亚丁:香格里拉之魂(二)
亚丁:香格里拉之魂(二)
亚丁:香格里拉之魂(二)
  今天的天气是如此的晴朗,银色的雪峰完全映衬在湛蓝的天幕之下,在灿烂阳光的照射下泛着银色的光茫……虽然,我们没有看见金秋时节卓玛拉错(珍珠海)与仙乃日雪山共同组成的那幅亚丁最经典的画面,但能如此近距离、清晰地见到仙乃日的容颜,已然是心满意足,打心眼里感谢观世音菩萨开恩了。

亚丁:香格里拉之魂(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