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学案导学”的思考

 怡蘭轩 2013-10-13

  •         一、学案的编制:

    学案导学的关键,首先在于学案的编制。

    第一,要弄清为什么要编制学案。

    理想的学案,或学案的理想,是因学定教,使教师教的着力点放在学生学的基础上,教学双方知己知彼,从而提高教的有效性和学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要弄清学案应该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

    学案不应是教案——有的学案就是教师教案的翻版,课堂不但变得按部就班,毫无悬念,而且束缚了执教者的个性创造。学案的内容,特别是“课堂学习”,不宜太细致,比如可以多给学生提供资料,或提出几个启发性的话题,或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等,意在给学生自主学习以帮助和启发,体现一个“导”字,而不是全部教学过程的提前告知。

    学案不应是练习——有的学案就是同步练习册的翻版,这样课前的预先学习就异化成了急功近利地做题,课堂相应就异化成了索然无味地对答案。

    学案不应是大容量课堂的前置分摊——学案仍是教学的预设,学生完成学案仍是个人的自主学习,处于学习原初的本真状态。本该在课堂上进行或生成的问题,就不应该前移至课前。

    说到底,思维,永远是课堂的核心。教过,不等于学过。如果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的、深度的思考,任何教学手段都是徒劳。学案导学当然也不例外。

    二、学案的实施:

    学案的实施,我认为有两个必要的保障。一是学生要有充足的时间,这是自主学习本身的特点决定的。这或许就是学案在乡镇寄宿制学校很“吃得开”的原因吧。从学案的使用区看,平均分和及格率两项指标都较高,这和扎扎实实的书面落实有直接的关系。只是惟愿这样的高指标,不是以牺牲孩子们大量的学习时间和语文的学习兴趣为代价的。你也学案,我也学案,每天如此,科科皆是,但是最终都要由一个个具体的学生来承担,时间成本不可忽视。二是教师的“三次备课”。使用学案的一般流程为:

    流程

    时间

    学生

    教师

    1

    课前三天左右

    使用学案自主学习

    个人自主备课

    2

    课前二天左右

    学生上交学案

    据学案反馈重新调整,研究对策,集体备课

    3

    课堂

    积极思考,参与讨论,提出新问题

    和学生平等对话,视课堂情况随机再度备课

    4

    课后

    对学习作出总结反思

    对教学作出总结反思

    以上流程中最关键的是2和3,教师要针对学生学案的反馈和课堂对话时的关注点进行重新调整和随机备课。

    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讨论先生教育孩子的态度时,学生提到了这个句子:

    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哪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

    学生的结论是先生很宽容,不严厉;根据是不常用戒尺和罚跪。这个理解对吗?对,又不对。但是这却是学生最真实、最原初的理解,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是教学的起点,教师的作用就在于使学生片面由到全面,由肤浅到深刻,由一望而知到一无所知,再到恍然大悟。下面我就要开始用追问进行调整:

    1.“不常用”,改成“不用”行不行?学生开始关注细节,说不行,“不常用”不等于“不用”,原则问题老师不放松,还是要用的。

    2.不仅如此,老师再问:“人都到哪里去了!”是不是一种非常生气的语气?经过讨论,学生开始关注这个句子:“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是“走回去”,而不是“跑回去”,说明孩子们知道老师并没生气。教师再问:“这个句子改成‘人们便一个个陆续走回去’行不行?”学生说“一个个”比“一个一个”,速度快、人数多、频率高,“一个一个”更能说明他们知道老师没生气。

    3.分析还未到尽头。“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为什么?虽然老师能宽容孩子们跑去出玩,但是如果乱糟糟地回来,又不成体统。正像“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

    4.好。可以得出结论:严厉决不苛刻;宽容决不纵容。鲁迅在三味书屋的生活是“亦庄亦谐亦学亦玩。”

    课堂对话,教师要致力于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比如《爸爸的花儿落了》,讨论“‘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第30段:

    生:“从那以后,到今天,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着校工开大铁栅校门的学生之一。”小时候赖床迟到,这时候每天早晨都是最早到校。

    师:你把这段话读完,感受会更强烈。

    生:“冬天的清晨 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头的那种手套,举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里举着从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送给亲爱的老师,她教我跳舞。”

    师:为什么感受更强烈了?

    生:冬天寒冷,夏天炎热,说明一年四季,持之以恒。

    师:写夏天,并没有突出“早”,而是写“手里举着从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送给亲爱的老师”,有什么用意?

    生:说明她热爱上学,热爱老师,心中充满阳光、自信和快乐。

    生:从侧面表现了父亲的教育作用。父亲爱花,把热爱生活的态度传递给女儿,女儿又把这份快乐回报给老师。

    生:说明她早起上学,是发自内心的,内心是愉悦的。

    师:请同学们记住,成长,意味着个人发自内心的付出与努力。如果把这一段和前文比较着读,还会有更深的收获。她赖床是偶然的吗?

    生:不是。第13段两次出现“每天”,是天天如此。

    师:她不去上学,仅仅是因为起晚了吗?

    生:不是。还有三个理由:要穿上肥大的夹袄;踢拖着不合脚的油鞋;举着一把大油纸伞。她认为这样“不舒服”。

    师:这些理由明显都不成立,都得不出不去上学的结论。可见,小时候,她不但懒惰,而且还是一个多事的小女孩。后来呢?再读读第30段,体会体会。

    2.第53段:

    生:“我虽然很害怕,但是也得硬着头皮去——这是爸爸说的,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能够按照爸爸的安排,硬着头皮做事。

    师:硬着头皮做事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她做完这件事之后,有什么表现?

    生:“等到从最高台阶的正金银行出来,看着东交民巷街道中的花圃种满了蒲公英,我很高兴地想:闯过来了,快回家去,告诉爸爸,并且要他明天在花池里也种满了蒲公英。”她心情很高兴。

    师:是啊,成长意味着收获,收获自立,收获幸福。有一点你们注意到没有,蒲公英!‘我’为什么会看到蒲公英,为什么要爸爸在花池里种满蒲公英,特别是为什么作者把这些内容写进文章?这是偶然的吗?

    生:蒲公英的生命力强,花开之后就随着风飘到外面独立生活,英子也想这样。

    生:寄完钱之后,英子很高兴,心情愉悦,所以就看到了蒲公英。来的时候心情紧张,当然看不见了。

    生:这是英子第一次独立做了这么大的事,很高兴,也很值得纪念。种满蒲公英,以后一看到,就想起了这件事。

    师:总结起来,有这样三种理解:一、蒲公英的生命力和自立的品格,正暗合了此时英子的心理,这是英子对自己成长的朦胧的肯定和赞美;二、借景抒情,蒲公英是英子愉悦心情的承载体;三、蒲公英是英子成长的纪念碑。

    3.第65段:

    生:“‘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镇定、安静,说明英子长大了。

    师:镇定、安静,是什么样语气?请你读一遍。

    师:请你在老师的提示下朗读。“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急躁,这样的慌乱。读——”

    生:“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

    师:“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悲伤,这样的无助。读——”

    生:“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

    师:“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读——”

    生:“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

    师:不是焦急的叹号,不是无助的省略号,而是镇定、安静的句号。一起读——

    师:不仅通过英子的说,还可以通过她的看、做、想,感受英子的成长。比如——

    生:“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放”,而不是“扔”;“走”,而不是“跑”。

    生:“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看那垂落的夹竹桃”。这是用弟弟妹妹幼稚的表现,衬托英子的成熟;垂落的夹竹桃,是父亲的象征。

    生:“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这是英子心里想的。

    师:成长,有时是漫长的,有时又是短暂的,甚至是眨眼功夫。读到这里,你对“长大”二字怎么理解?

    生:长大的标志,不是年龄、身高、体重,而是心理、心智和思想的成熟。

    师:成长,真是一件奇妙的事情。表面平静如水,但是其内心深处,却如此的波澜壮阔!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