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自立门户第一步:一段被粉饰的历史

 悟道参禅学习 2013-10-14

濠州战役时,遍地都是投机观望的私人武装,元军撤离后,这些队伍迷茫不知所之,兵源俯拾皆是,城内的红军乘机四处出击,兼并这些武装,扩大自己的势力。这时朱元璋也回到家乡,收编了七百多散兵游勇,郭子兴很高兴,任命他为镇抚,但是朱元璋不愿久居人下,他想建立一支自己的武装。

朱元璋志向远大,不愿受制于人,时刻打算自立门户,早在徐州双雄到来之前,他就极力怂恿郭子兴离开他的伙伴独立发展。当时郭子兴正受其它四位将领的排挤,朱元璋对他说:“他们现在越来越密切,而我们越来越孤立,时间长了肯定会被他们压制。”

这句话从字面上看是为郭子兴着想,实际上朱元璋是在向郭子兴讨要兵权,如果郭子兴决定开辟新的道路,朱元璋就有机会带兵出征,从而把军权掌于手中,为自立门户创造条件,由于当时形势尚可,郭子兴没有答应他的要求。

被提拔为镇抚后不久,朱元璋放弃他所管辖的七百多人的队伍,只带了24个亲信离开濠州(乃以兵属他将,独与徐达、汤和、费聚等南略定远)。这是朱元璋的第一次试飞,但是很不成功,他在外晃悠了一段时间,没有招收到什么队伍,而他又病倒了,于是不得不灰头土脸地回到濠州,重回郭子兴的怀抱。

但是郭子兴的日子也不好过,彭大病死,郭子兴失去靠山,赵均用率义军主力攻打江苏眙盱,并试图从那里北上进攻徐州,回到他以前的地盘上,郭子兴也被挟持北上,处境岌岌可危。

郭子兴的困难成就了朱元璋,为了保存实力,避免被赵均用兼并,郭子兴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军队交给朱元璋带领,朱元璋如愿以偿,掌握了一支实力不俗的军队,并于至正十四年七月南下攻取了滁州。

但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正史却不愿意让朱元璋承郭子兴的人情,为了突出朱元璋的伟大,《明史》把朱元璋的崛起的过程描绘成白手起家自主创业,和郭子兴撇得干干净净。

《明史?太祖本纪》记载,至正十三年濠州战役后,朱元璋回到家乡招兵,得七百多人,郭子兴很高兴,任命他为镇抚,不久之后朱元璋放弃他所管辖的七百多人的队伍,只带了24个亲信离开濠州(乃以兵属他将,独与徐达、汤和、费聚等南略定远),在定远朱元璋设计招降了张家堡的民兵三千人,后来又突袭并收降了缪大亨的二万人的亲元义军,凭借这支军队朱元璋攻占了滁州。

上述记载三步并作一步,把他第一次失败的出走和招收张家堡民兵、攻取滁州这三个相对独立的事情强行捏合起来,连贯讲述,把朱元璋创业的过程描述成一气呵成,隐没了许多事实,使我们对朱元璋在至正十三年、十四年的作为缺少了解,对其发家过程存在许多疑问。

《明史?费聚传》就招收张家堡民兵一事提供了另一种说法:“定远张家堡有民兵,无所属,郭子兴欲招之,念无可使者。太祖力疾请行,偕聚骑而往,步卒九人俱”。

文中对这一过程有详细描述:朱元璋和费聚骑着马,带着九名步兵前去驴牌寨招抚民兵,走到宝公河,远远望见民兵军营整齐,弓弩都外向,步卒看了十分害怕,想打退堂鼓,朱元璋制止了逃跑者,率众人来到营中,说明了来意。鉴于濠州的声望,民军首领基本同意入伙,约定三日后正式就抚,达成协议后,朱元璋回去向郭子兴复命,费聚则留在民营中继续接洽,然而个别民兵将领反对入伙,想维持独立或是投靠其它义军,费聚见状赶紧回去报告,于是朱元璋和费聚再次带着三百人去做工作,他们设计将民兵的首领抓捕,从而收复了这三千多人。

《明史?费聚列传》一不小心掀了《明史?太祖本纪》的屁帘。从前者的记载可以看出,朱元璋招张家堡民兵是奉郭子兴之命与费聚等人一同完成的,在招降的过程中借助了郭子兴义军的名号,并往返于民兵和濠州城之间进行沟通,这与后者的记载全然不同,这是《明史》的一次明显穿帮,《费聚传》的记载显然更贴近事实,如果不借助濠州义军的名望和实力,朱元璋一个光杆司令是无法完成招降驴牌寨几千人的部队的。

按照《明史?太祖本纪》的记载,招收张家堡民兵后,朱元璋又利用这支军队兼职并了亲元义军缪大亨部,进一步扩大了实力,然后凭借这支部队攻取了滁州,既然第一步招收张家堡民兵的事情失实,那么后来的事显然也是靠不住的,可见《太祖本纪》完全是在为朱元璋涂脂抹粉,罔顾历史事实,极尽指鹿为马之能事。

事实上,朱元璋在这一时期的军事行动都是在郭子兴授命下完成的,这些工作是濠州战役胜利后义军乘势反弹的一部分,带有为郭子兴扩张势力的目的,后来郭子兴被赵均用挟持之后,朱元璋才乘机攫取了部分兵仅,并向自立门户的道路大踏步迈进。

《明史?太祖本纪》为了表现朱元璋的英明伟大,将他在这一时期的行动归为自主创业,和郭子兴撇清关系,而在另一篇不太重要的人物列传中却道出了事情的真相。

官修正史对滁州战役的记载讳莫如深,这次战役的敌方是何人,参战部队有哪些,均未交待。

笔者认为,滁州战役的胜利果实很可能是正史“强加”给朱元璋的,其主战部队未必是新招收的张家堡和缪大享部民兵,而有可能是郭子兴旧部,主将也未必是朱元璋而是另有其人。

朱元璋攻取滁州时并没有脱离郭子兴的领导,但他在此后羽翼渐丰并试图争脱后者的束缚,他的目标也不仅仅是自立门户,而是要夺取全国政权,这一远大志向是他手下的一些谋士帮他确立的。

在进军滁州的途中,定远人冯国用、冯国胜兄弟来投,他们建议朱元璋攻取南京,并以南京为根据地四出征伐,一统天下,为达此目的,不能像其他义军那样只顾抢劫女人和财物,需转变作风,倡仁义、收人心、树形象。稍后来投的另一位定远人李善长认为朱元璋作为汉高祖刘邦的邻居,完全应该承纳刘邦的王气,成为一代帝王,他建议朱元璋向刘邦学习,邀买人心,做到知人善任。

朱元璋对三人的建议十分认可,将他们留作亲信,李善长是当地的里长,有一定的才能和人望,朱元璋对他尤为信任,李善长在要求朱元璋学习刘邦的同时,自己也以萧何自居,竭忠尽虑辅助朱元璋,成为他的得力助手。冯氏兄弟带兵来归,朱元璋让他们执掌军队,兄弟二人先后担任朱元璋的亲军总指挥兼警备司令,朱元璋为什么放着濠州同来的24名亲信不用,而用半路来归的冯氏兄弟出任这一要职呢?相同的民族属性也许是其原因,冯氏兄弟和不久之后来归受到重用的常遇春、邓愈均列名“十回保一朱”传说的名单之中。

立大志者成大事,起兵伊始朱元璋就树立了平定天下的远大抱负,这时朱元璋与众多豪杰不一样的地方,也是他最终成功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由于他是在谋士的鼓动下开始了脱离郭子兴的活动,因此当他独当一面后,十分忌讳手下大将与文人谋士结合,并采取种种措施加以监视,防止将领独立出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