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希恕(7)

 学中医书馆 2013-10-14
4.四逆散合当归芍药散方证:主症:胸胁及心下满,时有眩悸,肝区隐隐痛,不呕不渴,腹胀或痛,小便不利而大便溏频,舌苔薄白,脉弦。方药:
    柴胡四钱.白芍六钱,当归三钱,枳实四钱,川芎三钱,苍术三钱,泽泻六钱,炙甘草三钱,茯苓四钱。
    加减法:肝区痛者,加王不留行三钱、三棱二钱、莪术二钱,理气活血止痛;肝功不正常者,加丹参一两、茵陈蒿八钱:肝脾肿大者,加鳖甲三钱、龟板三钱;面部色素沉着,或下肢皮肤色素沉着、黑斑、瘀斑明显者。合用大黄庶虫丸。
    5.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方证:主症:胸胁苦满,心下急,微烦欲呕,肝区痛剧,GPT偏高,舌苔黄,大便干燥。方药:
    柴胡八钱,半夏四钱。黄芩三钱,枳实三钱,白芍三钱,桂枝三钱,桃仁三钱,丹皮三钱,茯苓三钱,大枣四枚,生姜三钱,茵陈蒿八钱,大黄二钱。
    加减法:肝炎本多虚证,尤以血虚水盛多见,但在漫长病变过程中,或因气滞血瘀而实,或因外邪相加而实,故时有呈现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方证者,当适证应用;若遇有里实燥结甚者,可加芒硝三钱冲服;而大便偏溏者,可去大黄;肝功不正常者,可加丹参一两、茵陈蒿八钱。
    (三)验案
    例3伊某,女,26岁,病案号4216。
  初诊日期1979年5月18曰:自1976年4月起肝功一直不正常,经中西药治疗不见好转,后在本院门诊以清热利湿、活血解毒法治疗半年多亦未见效果。查肝功:TTT8单位,TFT(++),GPT766单位(正常值100)。HBsAgl:32。主要症状:下肢酸软,右胁痛疼,恶心,嗳气。纳差.夜间肠鸣,月经前期,舌苔薄微黄,脉弦细。证属肝郁血虚.水饮停滞.治以疏肝理气,养血利水,与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
    柴胡六钱,黄芩三钱.生牡蛎三钱,天花粉四钱,桂枝三钱,干姜二钱。白芍三钱,川芎三钱.王不留行三钱,丹参一两,茵陈蒿八钱,茯苓五钱,苍术二钱,炙甘草三钱。    结果:上药服三剂.因出现尿频。尿痛、尿急,改服猪苓汤加生苡仁三剂.症除。又因恶心腹胀,大便溏等,改服小柴胡汤合茯苓饮六剂,恶心腹胀消失,大便转常,再投与初诊时原方加减,服用二月。12月17日查肝功正常,HBsAgl:16。
    例4索某.男,25岁。病案号43609。
    初诊日期1978年5月8曰:自1977年4月诊断为肝炎,GPT一直波动在.300~600单位,曾经住院服西药治疗一年无效。本月查肝功:GPT600单位以上,胆红质定量1.6毫克%,’TTTlO单位,TFT(+),HBsAgl:32。主要症状:乏力,肝区痛,常咽痛,小便黄.舌苔薄白,脉弦数。胡老诊脉后指出:此证虽病久且见乏力。乍看为虚,但细看脉证,实为肝郁偏实热之证,故拟以疏肝祛瘀、清热利湿之法,与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茵陈蒿汤:
    柴胡六钱,黄芩三钱,白芍三钱,大枣四枚,半夏四钱,桂枝三钱,大黄二钱,生姜三钱,枳壳三钱,桃仁三钱.丹皮三钱.茯苓四钱.炙甘草二钱,茵陈蒿八钱。
    结果:上药加减服用三个月,咽痛已,肝区痛偶现。查肝功:GPTl43单位.TTT(-).TFT(-),胆红质定量0.9毫克%,HBsAgl:32。但大便转溏,乏力腹胀明显。说明邪实去,而本虚明显,证为血虚水盛为主,故与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药用:柴胡六钱,桂枝三钱,黄芩三钱,天花粉四钱,生牡蛎四钱.干姜二钱,炙甘草二钱,白芍三钱,川芎三钱,当归三钱,苍术三钱,泽泻三钱,丹参一两,茵陈蒿八钱,茯苓四钱。又服一个月,症状消失,肝功正常,HBsAg(-)。 
      益气淡渗祛瘀保肝康
 
有关肝硬化、肝腹水的论治
  《金匮要略?水气病》篇曰:"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揭示了肝硬化、肝腹水的脉征。胡老认为,该病主要是气虚血虚,血虚水盛,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不能急于攻水而求近效,要特别注意慎用大戟、芫花、甘遂、黑白丑等攻伐逐水之品。这些都是毒性明显的药物,肝硬化、肝腹水多是慢性肝炎迁延不愈,肝功衰竭已极,已不能耐受这些药物的毒性刺激。肝脏本是重要的解毒器官,肝功衰竭,无能力解毒,有毒物质将进一步毒害肝、肾等器官,致使人体全身衰竭。此时的治疗,唯有益气养血、祛瘀利水治其标丰。即以益气养血养肝保肝,以祛瘀活血软坚消肝脾肿大.以淡渗利水消腹水、浮肿。这样慢慢消息,以期望肝细胞再生、肝功趋向正常。
    常见方证
    1.茯苓饮合五苓当归芍药散方证主症:乏力,纳差。消瘦。腹满腹水,面色萎黄或有色素沉着.舌苔白少津.脉沉滑。方药:
    茯苓六钱,党参三钱,陈皮一两,生姜三钱,枳壳三钱,桂枝三钱.猪苓三钱,苍术五钱,泽泻五钱,当归三钱,白芍三钱,川芎三钱。
    加减法:腹胀、浮肿明显者,加大腹皮三钱、槟榔三钱:纳差者,加砂仁三钱:肝功不正常者。加丹参一两、茵陈蒿八钱;肝脾肿大者,加鳖甲五钱、龟板五钱,或加服鳖甲煎丸三钱,一日二次,或用大黄庶虫丸二钱,一日二次。
    2.小柴胡茵陈五苓散方证主症;口苦咽于,腹胀腹水,无力纳差,小便黄少,舌苔白腻或黄,脉弦细。方药:
    柴胡五钱.党参三钱,桂枝三钱,茯苓四钱,苍术三钱猪苓三钱,泽泻五钱,黄芩三钱,半夏三钱,生姜三钱.炙甘草二钱,茵陈蒿八钱,大枣四枚。
    加减法:胁痛明显者.加白芍三钱、当归三钱、王不留行三钱;肝功不正常者,加丹参一两。
    验案
    例5费某,男,46岁,住院病案号92282。
  初诊日期1965年8月20曰:1961年6月发现急性黄疸型肝炎,不断治疗,病情反复。近半年来,出现腹胀、腹水,某医院查有食道静脉曲张、脾大,诊断为肝硬化腹水,服西药症状反而加重,而求中医治疗。现症:腹胀甚,胸胁满.纳差,嗳气,头晕目花,口干稍苦,有时鼻衄,舌苔白,脉沉弦滑。证属血虚水盛,水郁久化热,治以养血利水,与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
    柴胡四钱,桂枝三钱,黄芩三钱,天花粉四钱,干姜二钱,炙甘草二钱,生牡蛎三钱,当归三钱,川芎三钱,白芍三钱,苍术三钱,泽泻五钱,茯苓四钱,生地炭三钱,阿胶三钱。
    结果:上药服十四剂,9月4日复诊,口苦咽干已,鼻衄未作,腹胀稍减,改服茯苓饮合当归芍药散五苓散:茯苓四钱,党参三钱,枳壳三钱,陈皮一两,苍术三钱,当归三钱,白芍三钱,川芎二钱,桂枝三钱,砂仁三钱,木香三钱,大腹皮三钱,术瓜三钱。
    上药加减治疗五月余,腹胀、腹满已不明显.下肢浮肿消,腹水明显减少。嘱其回原籍继续服药.并加服鳖甲煎丸,以图进一步好转。
    按:肝硬化、肝腹水多是慢性肝炎长期不愈变化而来,但是不少患者,在发现急性肝炎时就已经出现了肝硬化、肝腹水,如验案例2。因此,肝炎和肝硬化、肝腹水的病理和临床症状是虚实挟杂,交错出现,治疗上也就不能截然分开。急性黄疸型肝炎.以利湿、清热、疏肝为主;无黄疸型慢性肝炎,以疏肝、祛瘀、和胃为主;肝硬化、肝腹水。以益气、淡渗、祛瘀为主,这三大法是说治疗的一般规律大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公式。每一法也可用于各型肝炎、肝硬化、肝腹水中,如验案例2有肝硬化、肝腹水而用了利湿、清热、疏肝法。这就是说,治疗时主要看具体症状所表现的方证,即有是证。用是方。
    从以上的治疗经验中可看出,当肝功不正常时,胡老喜用大量的丹参、茵陈蒿;当有肝脾肿大时,常用鳖甲、龟板。这是来自于多年的经验总结,也是源自于经方的理论。如有关丹参的功能、主治,《神农本草经》认为:“味苦,微寒,无毒,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瘕,除瘕,止烦满。益气。”有关茵陈蒿的功能、主治,神农本草经谓:“味苦平,主风寒湿热邪气.热结黄疸。”这两味的主治功能,适应于肝炎的活动期,经长期观察确有良效,故常用之。应用鳖甲、龟板治疗肝脾肿大,也是依据了神农本草经的论述,如该书记载:“鳖甲,味咸.平.主心腹  瘕,坚积,寒热,去痞。龟板,味咸。平,主漏下赤白,破  瘕、核疟”。其主治功能很适宜肝脾肿大症。胡老经多年观察确有实效,因此常择证用之。至于针对某个化验指标。如降GPT、降TFT等,用某药某方,胡老认为,因无经验可循。有的药与中医辨证相抵牾,应慎用为妥,应以辨证用药为主。肝炎和肝硬化肝腹水,虽病在肝,但其病是全身病变,治疗也必着眼于人的整体。辩证论治、辨方证是其根本。 
 
    
 
痹证论治经验
 
 
风湿相搏痛无休  六经辨清有止期
 
    痹证,《内经》多单称之为痹,如《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但《内经》又提出了不少复合痹名,如行痹、痛痹、着痹、五体痹、五脏痹等名称.涵盖了经络气血闭塞不通所引起的痛疼或麻痹等症。后世乃至今日所通称的痹证,主要是指关节及肌肤痛疼。历代医籍称渭的风湿、历节、热痹、痛风、白虎历节、鹤膝风、湿痹,风湿热痹等名称多属于此。本证常见于西医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皮肌炎等症。本章所述也概属此。
    有关痹证的成因.《内经》提出了“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之说,故后世治痹多宗祛风寒湿之法。《伤寒论》提出了“风湿相搏”、汗出当风”、“久伤取冷”、汗出入水中”.“风血相搏”、“饮酒汗出当风”等多种成因。其治疗大法注意到祛风寒湿及养血活血,但更重要的是强调辨六经和方证。《伤寒论》有关痹证的论述和证治很多,如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寨”。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金匮要略-痉湿蝎病》第20条:“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第21条:“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第387条:“吐利止而身痛不休着,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等,多指痹证在表的阳证,也即是太阳病。而在表的阴证,也即是少阴病更为多见,如第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痛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第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痈,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真武汤主之。”《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第8条:“诸肢节疼痛、身体  赢,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等.也就是说,从病位来看.痹证多见于表,从六经辨证来看.多属太阳或少阴。但也有不少见于太阳阳明合病者,如《金匮要略?疟病》弟4条:“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烦疼,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也有见于太阳少阳合病者,如《伤寒论》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因此,治疗痹证,首先要分析患者的症状是属太阳病,还是少阴病,还是阳明病,还是太阳少阳合病,还是太阳阳明合病,再进一步认清是何方证。这样处方用药,治疗痹证多能有效。治疗痹证的方证很多,今择其要列于下:
    1.葛根加术汤方证  主症:项背强痛,发热恶寒,无汗恶风.腰酸身重,苔白,脉弦滑。方药:
    葛根四钱,麻黄三钱,桂枝二钱,生姜三钱,白芍二钱,炙甘草二钱,大枣四枚,苍术五钱。
《金匮要略?痉湿喝病》第18条:“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微发汗是治疗痹证的重要原则,葛根汤清凉解肌、发汗,同时加入苍术利湿,这样湿从小便走,热也随湿解,使风湿俱去。发汗剂中加入利尿、利湿药,为小发汗、微发汗法,宜注意。本方用于急、慢性关节炎,尤其发热无汗而恶寒甚剧、身重的急性关节炎,不问有无项背强几几,多属本方证。他如腰肌劳损、骨质增生、强直性脊柱炎等慢性关节病皆有应用的机会。《神农本草经》谓葛根治诸痹、痉与痛,值得深讨。
    2.麻杏薏甘汤方证  主症:周身关节痛.发热午后明显,身重,或四肢关节肿,口中和或口粘,舌苔白腻,脉沉弦滑。l方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