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放战争最著名“三大阻击战”之② 黑山阻击战:四千血肉之躯堵住黑山 (图)

 东海若水斋 2013-10-15
对辽沈战役的最后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以后的淮海和平津战役奠定了基础
稿件来源:河北工人报  2013年10月15日
■黑山阻击战中的东北野战军炮兵阵地
■向廖耀湘兵团发起突击
■东北野战军在黑山的简陋工事
■内蒙古骑兵1师开赴前线
■我军于辽西会战结束后向沈阳进军

    1948年10月20日,辽沈战役第二阶段辽西会战开始。东北野战军攻克锦州后,决定采取诱敌深入、打大歼灭战的方针,集中主力在沈阳至锦州间歼灭廖耀湘的“西进兵团”。

    23日,廖耀湘兵团到达黑山、大虎山附近地区时,遇到阻击。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在此建立防线,阻击并拖延了廖耀湘兵团向营口撤退。辽沈战役的关键在锦州,而黑山阻击战成功地阻截了廖耀湘兵团,对辽沈战役的最后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辽西围歼战也在黑山打响,为以后的淮海和平津战役奠定了基础。

    ■10纵接到阻击命令  

    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10月15日,驻防锦州的中华民国国军被东北野战军歼灭,国军从陆上通往关内的通道被封闭,东北战局对国军已经极为不利。但国军总司令蒋介石仍坚持驻锦西和沈阳的国军继续执行东西对进的计划以收复锦州。由沈阳西进的国军第9兵团的司令官廖耀湘本来就对援救锦州不甚积极,锦州失守后,认为不能继续向锦州前进,亦不愿意退回沈阳,认为会得到长春那样被围困的结局。10月16日,廖耀湘与来视察的东北“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达成“向营口撤退”的共识,第9兵团计划先占领黑山、大虎山,而后向南撤往营口,或依托营口向北进攻收复锦州,或海运回关内,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也同意第9兵团撤往营口。

    东北野战军占领锦州以后,为歼灭廖耀湘兵团并防止其经营口从海上撤走,改变了原来攻击锦西、葫芦岛的国军的计划。10月20日,东北野战军调动部队主力由锦州急行军东进,企图围歼廖耀湘兵团,并派出部队截断其往沈阳的退路。

    10月21日,东北野战军司令部发给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的电报不足百字:长春敌十万起义投降,锦州敌十万被歼,沈阳陷于孤立,有企图向锦州突围,与锦西北上之敌会合,妄想夺回关内。令你们即返黑山、大虎山,选择阵地,构筑工事,顽强死守,阻击敌人,掩护主力到达后,聚歼前进之敌。

    ■石山上又堆起一座山 

    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是于1947年8月18日正式组建的,纵队司令员梁兴初,政治委员周赤萍。

    接到阻击命令后,10纵的指挥员们心情很紧张。黑山,丘陵起伏,位于锦州和沈阳之间,距锦100公里。有北宁铁路和公路交汇,它的西部是医巫闾山山脉,东部是绕阳河沼泽地。其中的101高地紧扼通往锦州的公路,俯视交通要冲,守,要据黑山,攻,也要占黑山,这是一个战略屏障。而将在这里突围的,是国军的五个军12个师共约12万人,全部的美式装备,拥有飞机、大炮和坦克。

    而10纵除了轻武器和手榴弹之外,刚组建的三个山炮营并没有多少炮弹;同时,兵力还不到敌人的五分之一,由于后勤补给线受到廖耀湘兵团的威胁,官兵们的棉衣还没有运到;且在这片丘陵中间,防御正面宽达二十五公里。情报显示,敌人的先头部队已进至距黑山六十公里的芳山镇。梁兴初司令和周赤萍政委率领10纵、1纵3师、内蒙古骑兵1师进入黑山、大虎山16公里宽的防线。第28师居中守黑山城,第29师在左翼,第30师在右翼,1纵之第3师在黑山至大虎山之间守二线阵地,内蒙古骑1师为预备队,纵队所属炮兵团(共60门火炮)提供火力支援。

    部署完毕,各部队开始紧急修筑工事。阵地上没有树木,连草都很少,尤其是城东的101高地,全部由灰白色的岩石构成,根本无法挖掘工事和掩体。黑山附近的百姓扛着自家的门板、木料和麻袋倾家出动,年轻人跑到铁路上拆铁轨、挖枕木。高地由于岩石坚硬,修筑工事的进度很慢,官兵们与百姓商量之后,决定在石头上垒出工事来。往高地上运土的百姓排成长龙,老人和孩子们用簸箕一点点地往上端,妇女们把自家的粮食口袋拿来装土。一夜之间,军民们生生地在一座石山上又堆起了一座山。

    ■山头被整整削去2米 

    10月23日,西进兵团到达黑山大虎山地区,廖耀湘先以先头部队第71军为主发起攻击,上午九时起,71军之91师和青年军207师之第3旅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向143高地猛攻,东北野战军第28师之82团连续打退五次集团冲锋,抗击了整整一天守住了阵地。

    10月24日,廖耀湘集中七个师的兵力,在二百余门火炮和二百余架次飞机的火力支援下发动全线攻击。以青年军第207师之第3旅和有“国军之花”之称的新6军之第169师向黑山以东的高家屯一线实施主要突击,以71军、新1军共四个师向黑山以北尖山子一线实施辅助攻击,以新6军之新编22师向大虎山迂回。在主要防御方向上的东北野战军第28师,坚守101、92、90等高地,顽强抗击国军的攻击,工事毁而再修,阵地失而复得,战斗极为激烈。在最关键的101高地,国军发射的炮弹如同雨点般密集,战后在山上留下的弹坑多达六千六百余个,平均每平方米就落弹一发,101高地整整被削去两米,成了99高地,炮火激烈程度可见一斑。坚守101高地的第28师第84团之2营,与整整一个旅的敌军拼杀十个小时,白刃肉搏就有五次之多,最后全营五六百人仅剩二十余人,101高地和以北的62阵地都被占领,形势严峻,坐镇28师师部指挥的梁兴初立即命令组织反击,28师师长贺庆积亲临82团组织反击,终于在天黑前靠手榴弹和刺刀夺回了101高地。

    经一天激战,廖耀湘兵团全线毫无进展。这天,锦州地区的解放军主力已陆续到达黑山地区,廖耀湘感到局势危急,重占锦州的决心动摇了。而第52军已占领营口、鞍山、辽阳,打通沈阳到营口的道路,廖耀湘决定放弃原定重占锦州的计划,改向营口撤退。

    ■黑山变成红山       

    25日,是黑山阻击战最残酷的一天。黑山,变成了红山。廖耀湘集中所有重炮,支援第3旅和第169师继续攻击黑山,以掩护主力撤退。梁兴初命令部队死守阵地,坚决保住101高地。在表面工事几乎都被敌炮火摧毁的不利条件下,我军将士多次与敌展开肉搏战,击退敌成营成团的集团冲锋。国军第169师组织敢死队和军官突击队拼死猛攻,终于在中午时分占领高地侧后的贺家洼子小高地,并以此为依托向101高地发动攻击,但我军82团立即组织预备队出击夺回小高地。169师孤注一掷,又集中两个团以波浪式冲锋攻击我101高地,此时高地上的我军仅剩百余人,阵地终于失守。

    这样一来战场形势对我军十分不利,梁兴初马上从30师抽调一个营,加上28师的所有预备队,于晚六时发起反击,一举冲上高地,同敌展开白刃格斗,并以全部炮火拦阻敌后续部队的增援,激战至天黑,我军重新收复101高地。见正面攻击不行,国军又企图向右翼迂回,又遭到刚刚赶到的我军第8纵队第22师阻击,国军第49军第105师的前卫团被歼。26日凌晨3点,已经打得筋疲力尽的10纵接到了东北野战军司令部的电报:“北上主力已到达,敌已总溃退。望协同一、二、三纵队从黑山正面投入追击。”10月28日拂晓,廖耀湘兵团所部五个军十二个师及直属部队共十余万人,全部被歼,其中包括被称为“五大主力”的新1军和新6军。

    在23、24、25这三日的激烈拼杀中,我军伤亡4000余人,敌军伤亡8000人。梁兴初后来回忆说,此次战斗的激烈程度超过他参加过的任何一次战斗。

    ■本报综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