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附丸(《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六引《杨氏黄病方》) 【药物组成】香附(童便浸,炒)500g,针砂(醋煅)30g,厚朴(姜汁炒)150g,甘草(炒)30g,陈皮(去白,炒)90g,白芍(炒)150g,制苍术150g,山楂肉(炒黑)150g,茯苓(乳蒸,晒,焙)90g,青皮(炒)180g,苦参(炒)春、夏60g,秋、冬30g,白术(土炒)90g。 【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 【用法】每次3g,米饮调服;弱者每次2.1~2.4g,白术汤送服。服过七日,手心即凉,内有红晕起;调理半月即愈。 【功能】行气燥湿,补血退黄。 【主治】脱力劳伤黄病,及一切黄胖病。 【禁忌】忌食生冷、油腻、发硬之物。 2.神效丸(《丹台玉案》卷三) 【药物组成】皂矾250g(加面500g,和作饼子,入火内煨焦为度),苍术(米泔浸)、厚朴(姜汁炒)、陈皮、甘草各180g,川椒300g(去目及闭口者)。 【制法】上为末,用红枣1.5kg,煮熟,去皮、核,胡桃1.5kg,去壳,同捣成膏,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次70-80丸,用酒送服。 【功能】健脾燥湿,补血退黄。 【主治】黄病。 3.退金丸(《古今医鉴》卷六) 【药物组成】青矾。 【制法】砂罐一个,装上药令八成满,外以盐泥固济,炭火煅令通红,去泥埋土中,以彻去火毒,将砂罐及矾俱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次20~30丸,肉汤或滚汤送服,一日三次。 【功能】退黄消积。 【主治】黄肿及癖块。 【禁忌】忌食鱼腥、面筋等发物。 4.退金丹(《寿世保元》卷三) 【药物组成】苍术(酒炒)240g,香附240g,青皮(去瓤)90g,陈皮120g,良姜30g,厚朴(姜炒)90g,乌药120g,三棱(煨)90g,莪术(煨)30g,青矾240g(用百草霜同炒)。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梅子大。 【用法】每次50丸,米汤送服。 【功能】燥湿健脾,行气消积。 【主治】黄肿,腹中有积块胀满者。 5.退黄丸(《医学入门》卷七) 【药物组成】青矾60g,平胃散180g。 【制法】将青矾放于锅内熔化,入陈黄米1.5kg,用醋拌匀,慢火炒令烟尽为度,加入平胃散同炒,少顷去火毒;水肿,合四苓散一料同炒,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次70丸,空心、临卧用陈米饮送服。 【功能】健脾燥湿,补血退黄。 【主治】黄病。 【禁忌】忌食糯米、油面、生冷、硬物。 6.捷效丸(《仙拈集》卷一) 【药物组成】砂仁、川椒各30g,针砂(醋炒红)90g,大麦不拘多少(炒,磨面),大黑枣500g(蒸熟,去核、皮)。 【制法】上为末,大麦面打成糊,与药末共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次6g,开水送服,早、晚各一次。 【功能】温中利湿,健脾退黄。 【主治】黄胖水肿。 7.绿矾丸(《医学正传》卷六引《集验方》) 【药物组成】五倍子250g(炒黑),绿矾125g(姜汁炒白),针砂125g(醋炒红色),神曲250g(炒微黄色)。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次60~70丸,温酒送服;不能饮酒,米汤送服。 【功能】补血退黄。 【主治】黄肿病。 8.八卦串(《串雅补》卷二) 【药物组成】茵陈3g,苍术3g,白术1.5g,槟榔1.5g。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水煎,温服。 【功能】清热燥湿退黄。 【主治】一切黄病。 9.沈氏双砂丸(《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六) 【药物组成】针砂120g(炒红,醋淬至白色),砂仁30g(生,研),香附(便浸,炒)15g,皂矾(白馒头包煅红)30g,广木香(生,研)30g,大麦粉500g。 【制法】上为末,用胡桃肉120g生捣如泥,同黑枣500g煮烂(去皮、核)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次4.5g,脱力劳伤,以陈酒送服;一切黄病,以米饮送服。 【功能】健脾养血,燥湿杀虫。 【主治】一切黄病。 10.针砂五果丸(《医级》卷八) 【药物组成】针砂30g(用水提净),绿矾60g(醋炒七次),杏仁、桂圆肉、胡桃肉、莲肉、芡实各60g,大枣120g(蒸,去皮、核)。 【制法】上药共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次9g,白汤送服,晨、晚各一服。 【功能】补脾益肾,祛湿消肿。 【主治】黄胖肿浮,小便不利,将成水肿。 11.辟恶启脾丸(《医级》卷八) 【药物组成】苍术30g,藿香、茯苓、广皮、半夏、砂仁、甘草、香附、白术、神曲、白蒺藜(以上各为末)各15g,绿矾120g(醋炒七次,摊地出火毒,研),皂角60g,红枣180g(蒸,去皮、核)。 【制法】将皂角预煎汤400ml,再投大枣熬,搅如膏,入前末,杵作丸子。 【用法】早、晚服3g左右,生姜汤或白滚汤送服。若服后,身现红斑,急煎大枣汤或银花、甘草汤送服。黄退肿消,可不必尽料;若犹未痊,日服减半可也。 【功能】补血退黄。 【主治】黄胖症。通身黄肿,食则胸闷,小便自利,动则气浮。 12.暖中丸(《医学纲目》卷二十一) 【药物组成】陈皮、苍术、厚朴(制)、三棱、白术、青皮各15g,香附500g,甘草60g,针砂300g(炒红醋淬)。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次50丸,空心用盐姜汤送服,晚食前用酒送服。 【功能】温中理气,燥湿退黄。 【主治】黄胖。 【禁忌】忌食狗肉,气虚者不宜用。 13.四仙丹(《点点经》卷三) 【药物组成】小麦750g,皂矾120g。 【制法】合煮,晒干,磨粉,捣枣肉为丸,朱砂为衣。 【用法】每次9~12g,开水送服。以肿消为度。 【主治】饮酒过度,发黄浮肿。 【禁忌】忌食生盐冷物。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94..古今中医名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