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秘消失的古国——吐谷浑

 悟道参禅学习 2013-10-18

合纵连横巧周旋——吐谷浑国

吐谷浑本为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西晋末,首领吐谷浑率部西迁到枹罕(今甘肃临夏)。后扩展,统治了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区的羌、氐部落,建立国家。至其孙叶延,始以祖名为族名、国号。南朝称之为河南国;邻族称之为阿柴虏或野虏;唐后期称之为退浑 、吐浑。

吐谷浑远走他乡自成一派

吐谷(yǜ)浑,又称吐浑、退浑,是我国西北的古代民族之一。

吐谷浑原本是一个人的名字——慕容吐谷浑。他是鲜卑人,世代都是鲜卑贵族。吐谷浑的曾祖名叫慕容莫护跋,曾经协助司马懿平定公孙渊,被封为率义王。

慕容鲜卑在汉化的过程中逐渐内迁,地位也逐步上升,到吐谷浑的父亲慕容涉归继承父业时,终于被封为鲜卑单于。

吐谷浑本是慕容涉归的长子,本来在继承单于之位上是非常有利的。可惜他是慕容涉归的小妾所生的,是庶出,而他的弟弟慕容廆则是慕容涉归的正妻所生。嫡庶之间地位的差别,远比长幼之别重要,因此,慕容部落的单于宝座在慕容涉归死后就传到了慕容廆手中。不过,慕容涉归也没有亏待自己的长子,临终前分封给吐谷浑牧民1700户。

慕容廆也是一个有才干、有作为的人物,五胡十六国中的四燕国都是他的后裔所建,他还亲手奠定了前燕的基础。在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里,慕容博父子念念不忘的就是重建祖宗的大燕国。如果没有慕容廆这个人,可能也就不会引出金庸的这番演绎了。

慕容廆即位后,慕容部落与吐谷浑锁率领的部落仍然住在一起,在同一个草场上放牧。既然分了,就不像住在一个家中那样和睦了。对于游牧民族来说,草场就是生命,在一处放牧的两个兄弟部落就因为草场的问题发生了许多矛盾。尽管慕容廆与吐谷浑已经分家,但作为单于,慕容廆是吐谷浑的君主,自然认为作为臣下的哥哥与自己争草场是很无礼的。而且,慕容廆也知道吐谷浑是个有大志的人,总担心哥哥来抢自己的位子。一年春天,牲畜发情,慕容廆和吐谷浑两部的马匹公母相斗,有所损伤。这种不值一提的小事让慕容廆找到了借口。他派人责怪吐谷浑说:“我们的父亲给哥哥你分了家产,你为什么不迁徙到别处,以至于把我的马斗伤?”

吐谷浑无缘无故挨了训斥,非常窝火。他也不是甘心久居人下的常人,于是怒斥慕容廆的使者,并说“既然弟弟厌烦我了,那我就到离弟弟万里之外的地方去,省得让弟弟碍眼。”

说到做到,吐谷浑立即率领本部西迁。慕容廆听说大哥真的要走,心里干倒愧悔。草原上到处是强大的部落,自己把哥哥逼走,这不是要致哥哥于死地吗?大概也是吐谷浑与慕容廆小时候感情很好,慕容廆过意不去,立即派人去追赶致歉,请吐谷浑回来。

吐谷浑决心已下,对于慕容廆的挽留谦词谢绝,慨然西去。慕容廆后悔不已,后来因为经常思念兄长,还作了一首《阿干歌》来纪念。慕容廆的子孙建立了“大燕国”后,《阿干歌》就作为皇帝出巡或者祭祀宗庙时演奏的乐曲。

公元313年(西晋永嘉末)左右,吐谷浑部从阴山南下,经河套南,度陇山,至陇西之地枹罕(今甘肃省临夏市)西北的罕原。以此为抿点,子孙相承,向南、北、西三面拓展,统治今甘肃省南部、四川省西北和青海省等地的氏、羌等族。

公元317年(东晋建武元年),吐谷浑死了,长子吐延嗣位。329年(咸和四年),吐延为昂城(今四川省阿坝境)羌酋姜聪所刺,临终时嘱长子叶延速保白兰(今青海省巴隆河流域布兰山,即柴达木盆地都兰县一带),以巩固其统治。叶延在沙州立总部,仿汉族帝王传统,以其祖吐谷浑之名为姓,并作为国号,初步形成了一套简单的管理国家的政治机构。从此,“吐谷浑”由人名转为姓氏、族名乃至国名。

由于地处黄河之南,吐谷浑首领被大夏、刘宋等封为河南王。因此,“吐谷浑国”又被称为“河南国”。此外,西北诸民族又以“阿柴虏”或“阿赀虏”、“赀虏”等作为对吐谷浑部众的贱称。疆域东起洮水,西至白兰(今青海省都兰县、巴隆县一带),南抵昂城(今四川省阿坝境)、龙涸(今四川省松潘县),北达青海湖一带。最盛时辖地西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且末县;北隔祁连山,与河西走廊毗邻。后期的政治中心在伏俟城(今青海湖西15里,共和县铁卜卡古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原为辽东鲜卑一支的吐谷浑逐渐与羌、氏、汉、匈奴、西域胡、高车等一些民族融合成为新的民族共同体。

吐谷浑统治的地区高旷苦寒,远不如漠北草原。自然环境十分的恶虐。草木稀少,而且长年干旱少雨。正是在这一恶劣自然条件下,吐谷浑人依然成功地发展了畜牧业和农业,并依凭这一经济实力使国家迅速强盛起来。

吐谷浑以“多善马”、“出良马”著称,其良种号青海骢,又被称为龙种马。《北史?吐谷浑传》记曰:“青海周回干余里,海内有小山,每岁冬冰合后,以良牡马置此山,至来春收之,马皆有孕,所生得驹,号曰龙种,必多骏异。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能日行千里,世所传青海骢是也。”这种马是以波斯牝马与本地牡马交配而成,具有高大、神骏而又耐劳、耐高寒的素质。除了体型高大的青海骢以外,吐谷浑还出“蜀马”,应是从巴蜀引入的一种体型小,耐劳善走山地的马。吐谷浑兼有两种良马,既可在草原上驰骋,又可在山地上奔跑,因此,尽管四周强邻环伺,其国运独能垂300年之久,应同拥有这一骑兵优势有关。

吐谷浑人是高原放牧的高手,在贫瘠的生态环境中仍然拥有众多的畜群。仅以马而言,公元371年(晋咸安元年),吐谷浑向前秦苻坚一次送马5000匹。公元460年(北魏和平元年)北魏讨伐吐谷浑时,获驼、马20余万匹。骆驼是沙漠之舟,对于领土内拥有沙漠的吐谷浑而言,是仅次于马的重要驮畜,是从事商业活动所必备的牲畜。牛在吐谷浑牧业中所占的比重也很大,其种类包括普通牛和牦牛。牦牛是一种高原驮畜,耐劳、耐寒、耐负重,而且皮厚、毛长,曾作为特产入贡中原。普通牛的数量也不少。公元625年(唐武德八年正月),吐谷浑、突厥向唐朝请求互市,得到允许。在那之前,中原刚刚结束战乱,耕牛缺乏,通过这次互市,中原从吐谷浑那里买进了许多耕牛,使得农民不再为更添没有牛力发愁。

吐谷浑建国之初,同匈奴、鲜卑、柔然等一样,属于纯粹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住在毡房里,没有城郭。而到了后期,吐谷浑王开始为自己营造宫室,但吐谷浑百姓仍然居住在毡房里。《吐谷浑人毕竟以牧业为主,无法定居,不能大量建造土石结构的房屋。后来,吐谷浑又逐渐掌握了农业技术,种田的多了起来,主要作物是大麦、粟、豆;但吐谷浑国的北部,因为气候寒冷,环境比较恶劣,只能种植芜菁(即蔓菁)、大麦。因为有了农业,许多吐谷浑人此时开始过起定居生活,城市也在吐谷浑国大量出现了,仅见于史册者已有曼头城、伏俟城、西强城、洪和城、浇河城、树墩城、贺真城、鸣鹤城等,皆具有相当规模。因此,吐谷浑人实际上已是室居和庐居两种形式并存的民族。

在农业得到发展的同时,吐谷浑的手工业也发展起来。吐谷浑国境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出产黄金、铜、铁、朱砂。他们早就知道矿产的开采与利用,士兵们所使用的弓、刀、甲等铁器都是本地冶炼的,而其他游牧民族手里的铁器,大多是从中原取得、重新冶炼的。史书记载,公元519年(天监十三年),吐谷浑向南梁献上金装玛瑙钟两口。这说明吐谷浑不但金属锻冶已达较高水平,而且其精巧装饰工艺也已相当不错了。

矿产的开采和铁器的制作,使吐谷浑掌握了一大财源,也带动了吐谷浑商业的发展。自从青海路凿通以后,特别是占领鄯善、且末以后,吐谷浑同西域诸国的商业贸易也开始繁荣起来。与此同时,同中原、江南诸王朝保持着丝马市易。这些贩来的绢帛又转贩于西域。汗国财富日益增多。

虽然受到了中原文化的深刻影响,吐谷浑的社会组织似仍以部落为单位,但由于吐谷浑与当地的羌人多代通婚、混血,所以除王族以外,其余部落大都已由血缘关系演变为地缘关系。每个部落内部都混杂着血缘关系相对松弛而地域共同的若干族群。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私有制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家庭成为吐谷浑国社会的基本细胞,带有一定的封建社会性质。

在婚姻风俗上,吐谷浑没有受中原封建礼制的影响,仍然同其他游牧民族一样盛行收继婚。父兄死,子弟可以娶没有直接血缘关系的后母以及嫂子。例如吐谷浑王视嚣死后,他的弟弟乌纥提就把视嚣的妻子念氏收为自己的妻子,又如隋朝光化公主先是嫁给吐谷浑世伏可汗,世伏死后,其弟伏允又娶光化公主为妻。这种婚制具有保护本家族经济利益的功能,牢固控制劳动力和财产不致流失,因而一直常盛不衰。

在盛行收继婚的同时,由于财产、等级分化现象的日益突出,吐谷浑开始出现旧的掠夺婚和新的买卖婚并存的现象。吐谷浑中贫穷的,就会到有女儿的人家把女子抢去,类似于抢婚;有钱的,则会给出丰厚的聘礼,娶妻子过门。窃妻属于掠夺婚,纳聘是封建社会买卖婚的特征。前者是吐谷浑传统的婚制,无论贵贱一律实行抢婚,后来却成为贫穷者的无奈之举,而为富者所不齿了。这意味着吐谷浑国妇女地位的下降和男性权威的确立都非常明显,极具封建社会色彩。

丧葬方面,吐谷浑人死后实行土葬,这一点与一些游牧民族的火葬、天葬大不相同,带有浓厚的农耕文明色彩。但是,吐谷浑的土葬习俗又与中原人停灵、守孝不同。他们为死去的亲人穿戴的孝服,在葬礼结束后就会立即被除掉。这是一种鲜卑旧俗。根据《宋书?索虏传》记载,拓跋鲜卑的葬俗就是人死后实行土葬,不堆建坟茔。至于出殡,“皆虚设棺柩,立冢椁生时车马,器用皆烧之,以送亡者”。吐谷浑出身于鲜卑部落,西迁后虽然已经羌化,但祖俗还有一定遗存。

像其他游牧民族一样,吐谷浑人以肉酪为食。但是,因为农耕的出现,吐谷浑人开始荤素搭配,把肉酪与粮食巧妙地结合起来,例如以乳油拌和熟青稞粉制成糌粑,作为主要食品。

吐谷浑人的发式、服装带有复杂的多元文化色彩。吐谷浑人的发式,依照祖俗应为结辫发式,然而事实上吐谷浑男子却同华夏族一样结发。据《魏书& #8226;吐谷浑传》记载,吐谷浑夸吕可汗“椎发氍珠,以皂为帽,坐金狮子床”。结发于顶成椎形,戴黑色帽,与华夏族风俗完全一致。这是因为吐谷浑初为十六国时代地方民族政权之一,经历了由王国时代到汗国时代的历史演变。在吐谷浑王国时期,吐谷浑力争得到汉族朝廷的承认,一度奉南朝为华夏正朔,受其册封,后又结好于北朝,受汉文化影响很深,改变发式也是结 好中朝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坐金狮子床,则是受西域的波斯风俗影响。

对染男子发式从汉俗,但吐谷浑女子发式则依旧保持鲜卑祖俗,不椎发,而是“束发”,亦即留辫发,披发为辫。《魏书?吐谷浑传》记载,吐谷浑可汗的妻子“衣织成裙,披锦大袍,辫发于后,头戴金花冠”。《旧唐书?吐谷浑传》中也记载说,吐谷浑的妇女以金花为饰,缀以珠贝,动则摇曳生姿,中原称之为“步摇“,所以唐朝称吐谷浑首领为“步摇酋渠”。这种金步摇本为树枝形,源自贵霜,其更古老的故乡则是波斯。传入吐谷浑以后,步摇的形制已有重大改变,进而传入中原,对后世,特别是对唐代妇女头饰影响很大,多次成为唐诗中的吟咏对象。

吐谷浑的服饰变化更多。在《晋书》的记载中,吐谷浑男子“通服长裙”,《魏书?吐谷浑传》则记载说,吐谷浑国男子的“衣服略同于华夏,多以罗幂为冠,亦以缯为帽,妇人皆贯珠贝,束发,以多为贵。”而《梁书?河南传》的记载中,吐谷浑人的衣着变成“著小袖袍,小口裤,大头长裙。”通服长裙是中原汉人的基本服装式样,吐谷浑国刚建立时服装式样以汉服为准;小袖袍,小口裤则带有浓厚的鲜卑服装特色,《魏书》所谓“略同华夏”实指略同于北朝,舅舅是拓拔鲜卑,可见吐谷浑服装式样因其先臣于南朝后又臣于北朝,前后有所不同。不过,“罗幂“原是吐谷浑人的发明,是一种以面纱遮面而防风沙的护面装备,本为适应高原气候而创。由于罗幂样子别致、飘逸,不久就风靡北朝,到至唐朝时竟成为贵族妇女及宫女的常服。

作为出身于原始游牧民族的一支,吐谷浑人原本也信仰萨满教,但随着世代的变迁,佛教后来成为吐谷浑的国教。《晋书?吐谷浑传》记,吐谷浑开国始祖吐谷浑对弟弟慕容廆派来向自己致歉、挽留的长史乙那楼说:“先公称卜筮之言……”,说的就是吐谷浑与慕容廆的父亲曾让巫师占卜,得到吐谷浑与慕容廆二人日后必将发达的预言。可见,慕容鲜卑尊奉的是萨满教,刚刚脱离慕容鲜卑的吐谷浑应该也存在着专业卜筮的职业萨满巫师。吐谷浑的儿子吐延被羌酋姜聪刺死后,其子叶延志在复仇,每天都扎一个草人,说那就是姜聪,一边哭一边用箭射,射中了就嚎啕大哭,射不中就嗔目而怒,大声呼喊。这种扎草人诅咒仇人的方法其实就是一种巫术,为萨满教所惯用,直至唐朝还发生过吐谷浑人“谎称祭山神”,要把可汗诺曷钵可汗劫持打破吐蕃的事。这足以证实吐谷浑曾盛行过山川崇拜和山神、河神的祭祀活动,这种万物有灵论观念是萨满教所特有。

在信奉萨满教的同时,从公元445年(太平真君六年)吐谷浑王慕利延西征于阗之后,佛教开始传入吐谷浑。当时,僧人慧览经于阗返回中原,慕利延的太子琼等人早听说慧览是大德高僧,就派人修建了一座右军寺,请慧览到寺中主持。到拾寅即位后,《梁书》在记载中已经称吐谷浑“国内有佛法”,又记载了公元514年(天监十三年)吐谷浑上表请求允许他们在益州立九层佛塔的事。吐谷浑东邻北朝,南邻南朝,两国都是为大乘佛教的传布区,吐谷浑受到了很大影响,所接受的佛教也属大乘教宗。

吐谷浑本是鲜卑的一支,语言原属阿尔泰语系东胡语族,但后来在羌地建国,日益羌化,语言也就逐渐与藏语接近。吐蕃文献中就已把吐谷浑人视为同族。但由于同中原王朝关系密切,吐谷浑上层统治者长期以来一直通用汉语、汉文,史书称其“颇识文字”或 “颇识书记”,就是指其通用汉文。

吐谷浑的音乐属北狄乐的一部分。《旧唐书?音乐志》中记载说:“北狄乐,其可知者鲜卑、吐谷浑、部落稽三国,皆马上乐也,鼓吹本军旅之音,马上奏之。故自汉以来,北狄乐总归鼓吹署……今存者五十三章,其名可解者六章:《慕容可汗》、《吐谷浑》、《部落稽》、《白净王太子》……”等等,乃是“燕魏之际鲜卑歌”。从题名判断,似是吐谷浑人先祖西迁的史诗,并以鲜卑语演唱。

历史上的慕容复与吐谷浑的兴衰

在中国现代武侠小说界中,“金庸”绝对是一个极具分量的名字。金庸一生创作的武侠小说,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越女剑》共15部,大多都在武侠小说爱好者中备受赞誉。其中的“天”字,就是指《天龙八部》。在这部小说中,提到了一个叫作慕容复的人物,精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有“南慕容,北乔峰”之誉。在小说中,慕容复是慕容鲜卑后人,是燕国皇族后裔,一心想恢复故国。

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个慕容复并非完全是金庸的杜撰,历史上确有其人。但是,《天龙八部》这部小说的背景是在辽宋对抗时期,历史上真正的慕容复却生活在唐朝中期。

公元688年(唐德宗贞元十四年)冬,塞外漠北寒风萧瑟,而朔方节度副使、左金吾大将军慕容复的府第却是张灯结彩,喜气盈门。就在这年十二月,唐德宗李适颁旨,慕容复嗣位安乐州都督,袭爵青海国王,加授“乌地也拔勒豆可汗”称号。当然国王也罢,可汗也罢,无非是个显贵的尊号,并不是真正的裂土分茅,但来自朝廷的封号毕竟非同小可,值得隆重庆贺一番。

这位慕容复大将军在历史上并没有辉煌的功绩、显赫的声名。新旧唐书对他都是一笔带过。那么,唐德宗为什么对他如此垂青,加封显爵呢?原因只有一个:慕容复是与大唐有姻亲关系的吐谷浑王族的后代子孙。

吐谷浑西迁先到了阴山,不久又西移甘陇,渡过洮水,在羌族的故地建立了国家。这时是公元312年(西晋怀帝司马炽永嘉末年),一个大动荡、大分裂的时代正在到来,不过僻处西陲的吐谷浑并没感受到多少冲击。在北起甘松,南至白兰,东临洮河,西至于阗的数千里疆域内,吐谷浑人过着宁静的游牧生活。吐谷浑本人活到了72岁,在当时是难得的高寿,并且还留下了60个儿子。

继承吐谷浑事业的是他的长子吐延,在位13年,留下12个儿子。因为和昂城羌族首领姜聪争夺草场,吐延被姜聪用剑刺伤,伤重不治。临终前,姜聪托孤于大将纥拔泥,让他辅佐自己10岁的长子叶延继位。叶延饱读《诗》、《传》,后来宣称既然自己的曾祖父奕洛韩曾被封为昌黎公,那自己就是公孙之子。根据周礼,公孙之子可以用王父的字为氏。所以,叶延把姓氏改为吐谷浑,放弃了原本的姓氏慕容。不过中新旧唐书等多数史书提到吐谷浑王族,依旧称他们是“慕容氏”,所以说,慕容复其实应该名叫吐谷浑复。

叶延有才略,有大志。可惜天不假年。在33岁时,正当壮年的叶延就去世了。其后继位的几代吐谷浑王,或父子相承,或兄终弟及,虽然也有王族政权的内部纷争,但没酿成什么大乱,算是比较太平。后来,叶延的曾孙阿豺(《资治通鉴》作“阿柴”)即位,致力于开疆拓土,吞并了相邻氐羌两族数千里的地盘,使吐谷浑成为陇西一带的强国。

然而,阿豺没有因此而狂妄自大。一次,他来到垫江(原为亵江,今四川重庆垫江,嘉陵江与涪江在此交汇),见识了奔腾浩荡的两江殊途同归,感叹百川虽大,最终仍要归海,觉得自己是边塞小国,应当有所归属。于是,阿豺遣使南渡,向南朝宋少帝纳贡称臣。以边塞贫弱小国向强大的中原政权臣服,是吐谷浑求存之道。但当时中原正是南北朝并立局面,吐谷浑哪边也得罪不起,只有两面称臣,委曲求全的份。阿豺的同母异父兄弟慕瑰即位后,虽然有作为,有才干,但也是只能将吐谷浑作为大国北魏的附庸。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平定大夏的战役中,慕瑰率骑兵30000伏击夏军,生擒大夏皇帝赫连定。拓跋焘非常高兴,册封慕瑰为“大将军”、“西秦王”,并且把大夏的金城、枹罕、陇西三地分封给慕瑰。南朝的宋文帝为了拉拢吐谷浑,也在此后加封慕瑰为征西大将军,秦、河二州刺史,陇西王。一时间,吐谷浑左右逢源,春风得意。

慕瑰之后的两任吐谷浑王,依旧奉行两边称臣的外交政策,试图两边讨好,不得罪任何一方。然而,夹缝求生之道终难长久,墙头草固然可以随着两边的风势左右摇摆,但如果其中一边的风变得异常猛烈,墙头草还是会被折断。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终于不想继续容忍忍吐谷浑的不专一,以吐谷浑王拾寅向宋明帝进献珍兽为由,下诏讨伐吐谷浑。国小力微的吐谷浑根本无力抵挡北魏大军,拾寅部被赶到了白兰,损失驼马40余万匹。眼看要收获的庄稼也被北魏割去作牧草。

昨日还一派繁荣景象的吐谷浑此刻几近破,缺衣少食,难以为继。拾寅一再哀告讨饶,但文成帝铁了心要斩草除根,不肯罢兵。直到文成帝的孙子——北魏孝文帝亲政后,看到吐谷浑国几乎要变成丐帮了,想起吐谷浑好歹也是鲜卑一脉,才下诏准许他们返回故地。经此打击,拾寅被收拾得服服帖帖,再也不敢和南朝勾勾搭搭,乖乖作北魏的忠实属国,年年纳贡,岁岁来朝。

刚不可久,再强的风也会止些,北魏也是如此。北魏宣武帝元恪死后,秦州反叛,河西的朝贡路线被断绝,吐谷浑借此摆脱了附庸地位,完全独立。拾寅的曾孙夸吕放弃北魏的封号,自号为可汗。

吐谷浑是小国寡民,夸吕在位期间也并没有多少政绩值得夸耀,但他却创下一个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君王比不了的记录——从公元500年(北魏宣武帝初年)直到公元591年(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因病去世为止, 夸吕做了92年可汗,《北史》、《隋书》说他活了120多岁。在史书中,三皇五帝都是寿星,彭祖还活了880岁,但这些终究是传说。实实在在的长寿君主,罕有能与夸吕匹敌的。

“老而不死是为贼”,夸吕本来就脾气暴躁,年纪大了,做事也就越来越糊涂,动不动就责杀部下,侵扰边城。就是在他统治时期,当时中原正是隋朝,吐谷浑屡屡同隋朝叫板,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颇有点“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劲头,让人难以猜透夸吕到底是怎么想的。

不仅玩命地进攻隋朝,夸吕还屡废太子,屡杀太子。在似乎得了失心疯一样的父亲的威胁下,夸吕的儿子中有13个率领自己的部落降附了隋朝,连太子可博汗也因为害怕被废杀,打算绑架父亲举国降隋。不过,隋文帝不知道为什么要放弃这个降服吐谷浑的好机会,表示不赞成这种以子劫父的忤逆之举。可博汗的计划没能实行,后来还真被夸吕杀了。

夸吕毕竟不是神仙,总有死的那一天。他所立的最后一位太子世伏终于盼到了这一天,在公元592年(开皇十一年)夸吕病死后继承了汗位。他一改夸吕与隋朝做对的政策,到长安纳贡称臣,还打算把公主献给隋文帝。但是杨坚是出了名的怕老婆,不敢接受世伏的好意,反而在公元597年(开皇十六年)把宗室女光化公主许配给世伏。可惜世伏得意了没多久,就在第二年的吐谷浑内乱中被杀。世伏的弟弟允伏被拥立为王,迎娶了嫂子光化公主。

虽说两国结下了姻亲之谊,可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崇尚武功,萌生了吞并吐谷浑之意。他扣留了到长安哭奠文帝的外甥吐谷浑顺,在公元608年(大业四年)派黄门侍郎裴矩授意铁勒部侵袭吐谷浑。随后,隋炀帝又派遣杨雄、宇文述率大军出击吐谷浑,俘获吐谷浑10万余众,牲畜 30余万头。吐谷浑故地几乎尽入隋朝版图。允伏率残部逃奔党项,吐谷浑顺则被迫长期留在隋炀帝身边陪王伴驾。

隋炀帝的统治很快灭亡,允伏趁着天下大乱又回到故地,并以为唐效力平定凉州为条件,换回了嫡子吐谷浑顺。就在唐与吐谷浑关系的蜜月期,允伏却以为天下打乱之时有机可乘,忘记了当初几乎被隋朝灭国的教训,主动进攻大唐。唐太宗即位后,允伏派兵劫掠侵扰鄯州、兰州、廓州等地,唐太宗大怒之下,派遣名将李靖、侯君集大举讨伐,一直打到黄河源头,诗人因之留下了“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的诗句。不过,允伏据传是被其部众所杀,也有人说他是自缢而死。太子吐谷浑顺举国降唐。

吐谷浑顺久居长安,大唐君臣对他都颇为满意。唐太宗封他为郡王,还让他回国当可汗。但吐谷浑顺在中原浸染太久,各部大人不服,当被派来声援他的唐军撤走以后,他就被杀害。他的幼子诺曷钵被拥立。大臣们趁机争权。唐太宗怕再出乱子,派兵声援诺曷钵,又封他为“河源郡王”、“乌地也拔勒豆可汗”,在诺曷钵成年后,还把宗室女弘化公主嫁给了他。

经过几起几落,吐谷浑的国力已经颇为不济。而青藏高原的吐蕃则强盛兴起。公元663年(唐高宗龙朔三年),吐蕃大举入侵吐谷浑。为了挽救吐谷浑,唐高宗派大将薛仁贵出兵援助。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唐军在大非川溃败,吐谷浑王族后妃随唐军撤回凉州,自此吐谷浑国境被吐蕃吞并,再也没有复兴。

后来,唐高宗本打算封诺曷钵为青海国王,将其安置在凉州。但凉州实在太荒芜了,而且离吐蕃也太近,吐谷浑上下都觉得那里难以立国,诺曷钵也一再要求举族内迁,所以,吐谷浑宗族百姓最后被安置到了灵州地界,筑城而居,高宗赐名安乐州,以诺曷钵为安乐州刺史,希望他们能安居乐业。可惜过了几代,安乐州还是被吐蕃攻陷了,吐谷浑的族人再次内迁到山西晋南一带,渐渐演变成了今天聚居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以北、黄河两岸及其毗连地区的土族。

前边提到的慕容复,就是吐谷浑王族的末裔。虽然他被唐德宗加封了一大堆头衔,但在他死后,吐谷浑慕容王族就不再有封爵,延绵了300多年的吐谷浑王系就此香火断绝。到诺曷钵国破内迁为止,吐谷浑共存世352年,传位19君。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慕容复正是吐谷浑乃是慕容鲜卑的最后一位国王——虽然只是名义上的。

弘化公主墓的偶然发现,启开历史的神秘之门

甘肃武威市城南20公里的南营乡青嘴湾,峰峦起伏,峡谷纵横,大水、冰沟两条大河湍流急下。在两条河汇合处,有一座南营水库,一座古墓就坐落在水库对面祁连山南麓的山岗上。

由于史书缺乏记载,千百年来,根本没有人知道这座古里葬着什么人。

清同治年间,满清政府制造民族矛盾,引起回、汉仇杀,甘肃武威当地的百姓纷纷上山挖窑洞避难。有个性梁的人家,凑巧挖进了这座古墓。他们取火一看,只见墓中金碧辉煌,壁画满墙,随葬器物很多,除有彩绘的木俑、马、牛、骆驼等大批木器外,还有不少铜器和金玉珠宝,琳琅满目。梁氏将金玉珠宝盗走贩卖,发了一笔横财。

从此以后,古墓的厄运接踵而来,但人们只注重金银珠宝的寻找,绝大部分珍贵文物包括墓志在内却未遭大的破坏,保存尚好。没有人去探寻这古墓的主人是谁。

1915年4月,古墓又被人掘开,掘墓者挖到了一块墓志,收藏起来,密不告人。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时间不长,方圆数十里便家喻户晓,前往掘墓者家参观墓志者络绎不绝,犹如赶庙会一般。当时的武威知县唐敷容是个有见识的人。他知道武威自古是西陲重镇,一定会有古代的石刻埋藏于地下,因此吩嘱商务会会长贾坛代为寻访。贾坛无意间得知青嘴湾古墓有墓志出土,立即找到了收藏墓志的人,将墓志带回,放到武威文昌宫里保存。

墓志为正方形,志盖正中篆书“大周故西平公主墓志”,四周雕刻缠枝草叶花纹图案。雕刻极为精美。志底文字25行,满行24字,字体端庄秀丽。大周,在历史上是武则天称帝够的国号。从墓志上看,古墓主人是大周西平公主。经过对墓志的进一步研究,人们发现,古墓的主人大周西平公主,是一个被称为弘化公主的人。墓志中称这位弘化公主“诞灵帝女,秀奇质于莲波;诧体王姬,湛清仪于桂魄;公宫禀训,沐胎教之宸猷;姒幄承规,挺□闱之睿敏。”显然,弘化公主是位非常漂亮而且有教养的皇室女性。此时,大家才知道竟然有一代公主葬于武威。那么,弘化公主究竟是谁呢?

弘化公主,武则天时赐姓武,改封西平大长公主,出生于公元622年(唐高祖武德五年),是唐宗室淮阳王李道民之女。这位弘化公主,成就了唐朝的一段历史。

公元634年(唐贞观八年),吐蕃松赞干布与羊同(居住在今西藏自治区西部和北部的古代游牧部落)共同进攻吐谷浑。次年,吐谷浑又遭唐军攻击,大败,分裂为东西二部。西部吐谷浑由伏允次子率领西退,以新疆鄯善为中心,后降服吐蕃;东部吐谷浑由伏允长子慕容顺率领,以伏俟城(今青海省共和县境内)为中心,依附于唐。唐王朝封慕容顺为西平郡王。后来,慕容顺被其臣下所杀,唐朝廷又立慕容顺之子燕王诺曷钵为吐谷浑王,封其为河源郡王,后又改封为“青海国王”。诺曷钵颁行唐朝历法,奉唐朝年号,与唐朝关系很好,后备唐朝封为“乌地也拔勒豆可汗”。公元636年(贞观十年),诺曷钵赴唐都长安晋谒唐太宗,并向唐太宗请婚。太宗慨然应允,表示要将宗室女弘化公主许配给诺曷钵。

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二月),弘化公主18岁,出落得才貌双全,丽质美艳。李世民遣左骁卫将军、淮阳王李道民及右武卫将军慕容宝携带大批物资护送弘化公主到吐谷浑,与诺曷钵成婚。

那一年,弘化公主离开长安,远离富贵之乡,远离父母亲人,来到了辽阔无垠的高原草地,人烟稀少的荒山秃岭,过起了“有城郭而不居,随逐水草庐帐为室,以肉酪为粮”的游牧生活。七年后,也就是25岁时,弘化公主与诺曷钵生下了长子慕容忠。

从弘化公主和亲吐谷浑开始,吐谷浑与唐王朝的关系日益亲密。10年后的公元650年(唐永徽元年),唐高宗李治继位,封诺曷钵为驸马都尉。次年,诺曷钵遣使向朝廷敬献骏马。公元652年(永徽三年),弘化公主请求入朝省亲,唐高宗派左骁卫将军鲜于匡济前往迎接。十一月,弘化公主和诺曷钵到达长安,朝见了高宗。弘化公主是唐代外嫁的十几位公主中惟一回过长安的公主。高宗优礼相待,又以宗室女金城县主赐嫁诺曷钵长子慕容忠,金明县主赐嫁诺曷钵次子。

公元663年(唐高宗龙朔三年),吐蕃击溃吐谷浑,诺曷钵携弘化公主,率残部逃到凉州,向唐求救。但唐军救援不力,致使立国350年之久的吐谷浑王国最终灭亡。

公元670年(咸亨元年),唐朝派薛仁贵率兵攻击吐蕃军,打算护送诺曷钵回归故国。可是,薛仁贵被吐蕃军大败于大非川(今青海海南州切吉乡旷原),唐军几乎全军覆没,吐谷浑复国的希望彻底破灭。

公元672年(咸亨三年),唐朝将诺曷钵迁到鄯州(今青海乐都)大通河之南。诺曷钵惧怕吐蕃,不安其居。唐朝便又将其徙于灵州(今宁夏同心一带)。弘化公主在吐谷浑生活了58年,于公元698年(唐圣历元年)病逝于灵州,享年76岁;于次年初迁葬于凉州。

弘化公主在吐谷浑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贡献了毕生心血。弘化公主入吐谷浑,也是唐将公主嫁于外蕃的开端,是中华民族团结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仅使唐与吐谷浑的关系很快得到改善,而且也促进了唐与吐善的友好往来。

在弘化公主的墓志上,还有一首不知何人所写的诗:

南雪山分百鸟城,邦嫒殂分此瘗灵。

塞草初凋兮哀挽声,幽泉已闷几时明?

这首诗充分表达了唐人以及吐谷浑人对弘化公主的爱戴与怀念。

从发现弘化公主墓志之后,武威地区又先后发现了8座唐代吐谷浑的墓志铭,分别属于代乐王慕容明、安乐王慕容神威、青海王慕容忠、政乐王慕容煞鬼、金城县主、燕王慕容曦光、元王慕容若夫人、大唐故武氏夫人。根据墓志记载,从弘化公主到慕容曦光四代的墓,都葬在武威。

吐谷浑在武威地区并没有生活多长时间,为什么死后都要归葬于此呢?

原来,凉州南山离原吐谷浑中心青海较近,隔祁连山就是他们原来的领地,今天的祁连、旦玛乡及武威的南营乡青嘴、喇嘛湾是其休养生息的主要地区。葬于此地,既可受到唐朝的保护,又靠近故乡,可以抒发眷恋故土、怀念游牧生活之情。在青嘴喇嘛湾发现的慕容氏墓葬,都是墓门向南,建于山岗之上,大有望乡的含义。其次,慕容氏虽迁到了安乐州,但此地仍有吐谷浑部落游牧。基于以上原因,凉州才成为吐谷浑王族慕容氏的坟茔。

自从知道古墓为弘化公主墓之后,当地人就填塞了盗洞,使墓内公主遗骨及大批文物得以保存。同时,又在墓旁山岗上建造了公主庙,绘画了公主像,远近群众经常前往祭拜,一年四季香火不断。1927年,公主庙不幸毁于地震。

后来,由于疏于管理,当地群众随意掘墓取砖,破坏墓穴,并将大批彩绘木俑及陶瓷器物扔在山下。直到1980年,专家学者才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对弘化公主墓进行了清理。

从弘化公主的墓志以及出土的随葬品以及墓葬的结构、形制等,可以看出吐谷浑民族的丧葬习俗。墓室为单室砖券墓,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道为斜坡式,甬道及墓室呈过洞式,以条砖叠砌,室内有棺床。随葬物多以木器为主,并有漆器、陶器、瓷器、骨器、铜器以及大量的丝织品和金银珠宝。在木器中,除男女侍俑反映了王族的奢华外,马、驼及家禽之类随葬较多,反映了吐谷浑民族“有城郭而不居,随逐水草,庐帐为室,以肉酪为粮”的游牧生活。

弘化公主墓中出土的彩绘木俑,造形生动,神态逼真,为研究唐代的雕刻艺术增添了新的实物资料,同时也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出土的漆器和镶嵌银花的漆器,虽大部已残,但仍可看出高超的工艺水平。从丝织品残物可以看出,锦、绢、绮的质地细密牢固,提花准确,颜色搭配得当,彩色鲜艳,纱薄细透明,艳丽无比,反映了唐代精湛的织丝技艺。吐谷浑长期居于甘、青、新一带,位于丝绸之路要道,对中西文化的交流发挥过巨大的作用。这些文物,既是唐代丝路贸易发达的实物见证,也是吐唐友好交往的实物见证。被盗贼威胁着的丝路最后处女地

吐谷浑从正式建国到最终覆亡,共存在了350年之久。在最初的100年间,经过树洛干、阿豺等几代国君的努力开拓和苦心经营,吐谷浑逐步成为西部地区的一个小强国。为了求得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四周强邻环伺的情况下,吐谷浑整体上采取了与其他国家和平交往的策略,不断接受各个强国的各种封赐,同时长期向它们朝贡。可以说,吐谷浑是一个在夹缝中努力做到左右逢源的国家。

吐谷浑在中国历史上最为光彩的一页是他们在经济活动和东西方文化交流上所起的作用。

开辟于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青海道,在汉朝以后曾经一度冷清,到了吐谷浑时期,青海道开始被重新利用起来,成为当时交通和贸易的重要通道。由于青海道横贯吐谷浑国境,所以也被后人称之为“吐谷浑道”。当时的吐谷浑道可谓四通八达:向东可达北朝的北魏以及后来的北周;向南可以沿黄河南岸到达洮河上游地区,并经由此地到达建康(今南京);向西可达西域;向北可以穿过河西走廊,到达柔然、东魏和北齐。

吐谷浑人在这条路上首先充当了外国使节和商人的翻译和向导。中亚和西亚的一些国家的使臣来南朝时,都是由吐谷浑人带领,经过吐谷浑道到达中国的。除去穿梭来往的使节,在这条路上络绎不绝的还有东西方各国的商人,以及去西天取经的和尚和东来传法的印度僧侣。

东西南北各色人等的往来交通,使自汉代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得以延续,同时也对吐谷浑自身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吐谷浑人原本并不信奉佛教,但在慕利延统治后期,佛教开始在吐谷浑流行,原因便是佛教经吐谷浑道从西域和南朝传入吐谷浑。这也说明了吐谷浑道对吐谷浑的文化和宗教的深刻影响。

当然,吐谷浑人在这条路上从事的最主要的活动是和外国商人进行中转贸易,并由此介入国际贸易;同时,他们还与南朝和北朝从事“以献为名,通贸市买”的商业活动。在这种大规模的国际贸易中,吐谷浑靠着“中介”的地位,赚取了丰厚的利润,许多富商大贾腰缠万贯,“泼天富贵”,以至于国家的财政支出由这些人承担。公元553年(西魏废帝二年),吐谷浑可汗夸吕派使团到北齐去朝贡。西魏凉州刺史史宁探知使团返回的消息后,率兵袭击,俘获跟随使团的商人240多人,夺得骆驼、骡子共计600多头,各种丝绸彩绢上万匹,其贸易规模之大,即便在今天看来也令人惊讶不已。

1983年以后,在都兰县的吐蕃墓葬中陆续发掘出大量的丝织物,品种有锦、绫、罗、缂丝等,几乎包括了目前已知的唐代所有的丝织品种,以及中亚粟特人的“波斯锦”,其数量之多、品种之全、图案之美、技艺之精、时间跨度之大,都实属罕见。这些丝织品以及其他大量的出土文物,为青海丝绸之路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充分证明了这条路线的重要性。

在青海省会西宁的黑市上,贩卖吐蕃大墓文物的活动十分猖獗。市场上偷卖的某些都兰吐蕃大墓文物可能比正式发掘出的还要珍贵许多。而在十几年前,许多珍贵的丝织品就已经流失到海外了。遥远时代的吐谷浑人肯定无法想象,他们苦心经营和伪装的墓葬居然如此轻而易举地遭到疯狂盗掘。

丝绸之路上最后一块处女地正在遭受巨大灾难。这是文化上的灾难。

吐谷浑汗国大事记

公元329年(东晋咸和四年),叶延继承汗位,以第一代可汗的名字做姓氏和国号,改姓吐谷浑,正式建立了吐谷浑国。

公元609年(隋炀帝大业五年),隋军大败吐谷浑,将今青海大部分地区划归隋朝版图。隋朝末年,吐谷浑可汗伏允尽复失地,吐谷浑国复兴,但强盛时期已成为历史。

公元634年(贞观八年),唐太宗发布《讨吐谷浑诏》,历数吐谷浑历年罪行,发10万唐军兵分三路直指青海,以不到半年的时间取得了全面胜利。

公元635年(贞观九年),唐太宗下诏让吐谷浑复国,封慕容顺为西平郡王。慕容顺不为国人拥戴,在内乱中丧命,其子燕王诺曷钵继位。吐谷浑正式成为唐朝的属国。

公元636年(贞观十年腊月),诺曷钵向唐朝请求和亲,太宗以宗室女弘化公主相许。公元639年(贞观十三年)冬,诺曷钵到长安迎娶公主。翌年二月,唐太宗派遣左骁卫将军淮阳王李道民送亲,并陪送了大量珍贵妆奁。从此,吐谷浑与唐王朝的关系日益亲密。

公元663年(唐高宗龙朔三年),吐蕃禄东赞大举进攻,在吐谷浑亲吐蕃大臣的帮助下,顺利攻入吐谷浑。吐谷浑国就此灭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