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盆腔积液致反复经行发热中医诊治体会

 学中医书馆 2013-10-18

经行发热是指每值经期或行经前后,以发热为主的一种病证。因盆腔积液而反复经期发热者,临床报道较少,该病例典型,整理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女27岁,已婚,2005年3月6日上午因发热2天就诊。患者于一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三天(T39`C以上),当时就诊于县级医院,经多项检查均未见异常,以“发热原因待查”,用抗生素治疗一周热退。此次发病后仍按上次方药治疗未见好转,经人介绍来我处求治。查T38.2C,症见患者形体消瘦,面色红赤,两颧潮热;自述发热以午后为甚,时觉有热流袭遍全身,到晚上十二点后周身汗出而发热减轻;伴恶心,头晕乏力,心烦难寐。舌质红,苔微黄,脉细数。

细询方得知两次发热均正值经期。现经量适中,色鲜红,夹少量血块。

诊治经过

根据两次发热均随月经周期而发,拟诊为:“经行发热”。中医辨证属邪郁少阳,阴虚内热。治宜和解少阳,养阴清热。方用小柴胡汤合两地汤加减:柴胡20,连翘40,生地30,玄参15,麦冬10,黄芩10,半夏10,栀子10,全皮10,芦根10,海瞟蛸10,黄连8,甘草10。5剂,水煎服,日1剂。嘱注意下次经期情况。 4月3日二诊,经来当日再度出现发热,但较上两次为轻,伴下腹部刺痛。为查明病因,经B超检查,提示:盆腔中度积液。守上方加丹参15,益母草10。5剂,日1剂。药后经尽热退,下腹刺痛消失。再诊舌质红,脉弦稍数。辨证为气滞血瘀,虚热内拢.方予:柴胡10g,白芍15g,赤芍15g,生地25g,甘草6g,败酱草30g,全皮15g,失笑散10g,香附10g,益母草12g,玄参10g,枳壳10g,泽兰10g,萆薢15g,桂枝6g。10剂。服完该此方药,再做B超复查及PPD[结核菌素]试验均正常。随访至今每值经期正常。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经行发热与慢性盆腔炎,生殖器结核,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临床不明显感染有关。而盆腔积液大多数是由炎症引起,即由慢性盆腔炎症渗出所致。具体发生积液的原因是炎症造成的浆液性渗出不能为机体所吸收,在体内慢慢积聚而成。该患者正值经期发热,可能与经期身体抵抗力较低,因子宫内膜的剥脱使原有盆腔炎症加重,致瘀血过多而引起机体发热。

中医学则认为经行发热主要是因为气血营卫失调,值月经的生理改变而发。临床常见有阴虚,肝郁,血瘀等类型。该病的记载早在元代《丹溪心法》就有“经行身热”,以四物汤加柴胡,黄芩治之;《医宗金鉴 .妇科心法要决》又认识到:经来发热之因,有表邪与内热之别,经后发热则有血虚内热与脾虚肝郁之不同。在本病例中,患者以发热为主诉,病位隐蔽,通过仔细问诊才明确发热与经期相关,且发热 呈规律性:上午轻,午后加重,下半夜汗出而发热减轻,伴口苦咽干,欲吐的少阳经症;同时又有周身潮热,心烦少寐的阴虚内热症。治疗上采取和解阴阳之法,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两地汤养阴清热,加黄连,栀子泻火除烦,芦根清热生津,海螵蛸制酸止呕。二诊时下腹部瘀血作痛,方中加丹参,益母草活血通经利水,因势利导,标本兼治。三诊经B超确诊为盆腔积液,为治病求本,再拟疏肝止痛,滋阴清热,活血利水法,用柴胡疏肝散,两地汤,失笑散合方加减,方药对症,疗效显著。

其实,盆腔积液的治疗实际上就是针对盆腔炎进行治疗,目前多采用中医方药治疗为主,在辨证的基础上运用活血化瘀,通经利水的方法,能明显提高该病的临床疗效,彻底根除疾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