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澧阳书院 教化一方

 文山书院 2013-10-18
□高守泉

  乾隆四十一(1776)年,任岳常澧道的梁敦书离任,他认为“州故有文山书院,址久废,士无所储,业由是弛”,于是做出安排,“捐俸二百金”,“存典生息”,以“谋创之”。十二年后的乾隆五十四(1789)年,守道臧荣青、学正王室龙、训导龙柳溪以此资金作基础,再次倡议,州牧方维祺又组织士绅捐得不少资金,拟在怀德书院也亦即文山书院旧址重建。但后来,牧澧官员们根据州人害怕遭水毁的心情,则从澧州军营手中收回了时作跑马场的城西隅文正书院遗址,始行兴建。两年后,即1791年,澧州城西隅洗墨池畔,建起了一所崭新的书院——澧阳书院。它拥有头门、二门、公局、文昌祠、讲堂、楼座、仓廒、厨房及东西两斋等51间堂舍,置水田400多亩,年收879石租谷,还有税屋租金等,可供用于整修扩建校舍和支付教师薪俸、学生补助、寒士津贴等最大规模的澧阳书院。当年就办起“文生课”和“童生课”二个班。澧州志说:澧阳书院之建,实权与于前守道梁敦书创始,“书院成,因设为龛祠之”。州牧方维祺则撰写了《澧阳书院落成记》,提出“尤企州人士思其艰,图其实,慎厥终……毋务为虚文而怠以中止”。嘉庆初,首成《澧阳书院志》,守道臧荣青、学正王室龙作序,教诸生“穷经稽古”,“争自濯磨”,而不得“徒以浮文为猎取功名之具”,也不得“以此为操科甲之左券”。道光、咸丰间院田日增。同治七(1868)年,知州魏式曾令澧州名儒彭必材整修斋堂,增修院志,刊行规条,以促进人才之成长。书院连续运行至光绪二十八(1902)年,按清廷诏令改为澧州官立中学堂止,澧阳书院走过了113个春秋。   

  在这一百多年中,澧阳书院有过不断规范、完善、发展的历史,创造了古澧州教育史上的辉煌。史载新兴的澧阳书院,一时“多士云集,数年来,采芹藻,登贤书者,济济相绎,几于希风岳麓矣”。所谓“几于希风岳麓”,就是指其声誉直追岳麓,几可与岳麓书院的成绩比肩。能取得如此的成就,澧阳书院的办校历史和教育经验,是值得总结思考与借鉴的: 

  一是坚持聘用名师。澧阳书院建成的第三年,即乾隆五十七(1792)年,以“湘中诗老”和“楚中骚雅才”闻名于世的长沙府湘潭县籍诗人、戏曲作家张九钺返归故乡后,澧州人聘来主持澧阳书院数年。1805年,安化人陶澍回乡“守制(守父孝)”,澧州人不惜与岳麓书院一争,聘他来就任主讲席三年之久。后来又聘来在澧阳书院掌院数年的“湘中四杰”之一、大儒左宗植(左宗棠次兄)、曾为山长的长沙人张启鹏、善化人黄士对及以“湘西才子”和致仕按察身份掌院的黄碧川等,都是澧州人“广选名师,不误子弟”思想的体现。这些人的到来,使得澧阳书院的教与学,达到了新的高度,极大地促进了人才的培养成长。在这个问题上,清中兴名臣、湖湘经世学派创始人陶澍任澧阳书院主讲席,可说是二百年来,澧州教育史上最具影响的一页。三年多的时间里,陶澍的主要活动,不仅留下了珍贵的诗文,而且形成了他于湖湘经世学派中的重要施教思想。后来,陶澍每到一地,都大兴书院,督办教育,就连他后来主修《洞庭湖志》,也可说其思想的发端是与他在澧阳书院的教学实践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二是精选国需良才。澧阳书院在上述山长、主讲、主院等名师的主持下,体察澧人“设书院之深心”,以“教育人才,砥行砺名,储国家棫朴菁莪之选”为目标,因此,“负笈生徒必择乡里秀异、沉潜学问者肄业其中。其恃才放诞、佻达不羁之士,不得滥入书院中”,这充分体现了好好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尽可能多地培养国家需用人才的务实之举。

  三是采用“严惮切磋”之法。澧阳书院对于生员,“所期望者在品”,因而采用“诱掖奖进”的方法,使“诸生受业于此,诚于讲贯、息游之下,缅想当日希文之风”。这也就是说,书院是以文正公等先贤为楷模,严格要求,正面引导,启发觉悟,“争自濯磨”的方法,达到造士养才之目的。

  正是在上述这些思想指导下,清末澧阳书院的最后一位由澧州学正兼任的主院李瀚昌(字石贞,宁乡人),专门撰写了一份《澧阳书院学约》,总结了澧州历代的书院教与学的经验,成了当今研究书院文化的重要文献。从这份学约中,也可了解很多教、学信息。比如,文中盛赞“澧故屈、宋游眺地,子弟秀美而文”,面对维新变局,教者和学者都要“收放心,临大节,平大难,不失君子风范”等等。李瀚昌还为澧阳书院撰有一幅重要楹联:“范希文是此地秀才,谁为后起?胡安定亦方州博士,敢薄闲曹”。其意思是激励教与学者,都要有宋代名相范仲淹和创造了“苏湖教法”的大教育家胡瑗(字安定)的志气与作为,追踪前贤,不负来者。现在,我们探寻澧州的书院文化传统时,拿这幅楹联来审视评判澧州书院史上众多的教者和学者,可以说他们都有过不轻视教育职业(即岂“敢薄闲曹”)和争当后起之秀(“谁为后起”)的志气与作为,都有过拼搏奋斗的历史。正是这些人的行为和学业,使澧阳书院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也为今天的澧县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财富。

  深为可惜的是,至今《澧阳书院志》未能重现,澧阳书院办学的详情不太清楚,影响了古澧书院教育经验和书院文化的总结和借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