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通性与秩序:一个分析框架 | 国政学人

 国政学人 2024-02-05 发布于天津

连通性与秩序:一个分析框架

作者:Bart Gaens 芬兰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Ville Sinkkonen 芬兰国际事务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Henri Vogt 芬兰图尔库大学(University of Turku)政治学教授。

来源:Gaens, Bart, Sinkkonen, Ville and Vogt, Henri. “Connectivity and Order: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East Asia, vol. 40, 2023, pp. 209-228.

导读

对于未来国际秩序的讨论一直是各种国际关系文献关注的重点。本文探讨了国际关系发展的格局,特别关注主要大国间日益紧张的趋势和社会各个层面上不断增长的相互依赖。它呈现了一个悖论:尽管大国间政治紧张关系加剧,但在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和类似COVID-19的全球性挑战方面,合作的需求显而易见。文章考察了当前全球秩序和区域主义(regionalism)是如何被不同层次社会组织中的行为体之间的功能性联系塑造的。作者通过引入连通性(connectivity)这一概念,考察了当今的全球秩序和地区主义是如何被社会组织的参与者之间的互联互通所界定的

为了提供详细分析,作者引入了一个基于六种“连通性逻辑”的分析框架:合作(cooperation)、复制(copying)、缓冲(cushioning)、竞争(contestation)、遏制(containment)和胁迫(coercion)。这些逻辑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物质、经济、机构、知识、人际交流和安全等。为了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作者将引入印度-太平洋地区主要行为体的政策为实例。

简介

“连通性”是一个在政策讨论中越来越多使用的术语,特别是关于像中国和欧盟这样的实体所采取的不同“连通性战略(connectivity strategies)”。连通性可被分解为两个维度:六个连通性领域(基础设施、经济和金融交流、制度、知识交流、社会行动和安全)和前述的六种连通性逻辑。这个框架强调了连接(connection)或断开(disconnection)行动背后的战略意图性,突出了在产生连通性结果中行为体的作用,这可能产生意料之外的正面或负面影响。

从规范(normative)的角度来看,作者认为,在一个网络化的世界中,主要(国家)行为体和大多数较小的行为体都寻求与其他行为体建立功能性联系,特别是与邻近地区的行为体。这些行为体在不同领域内就单一问题进行合作,并依赖包容和建设性的连通性逻辑,将是相对稳定但仍具活力的。作者进一步提出了“实用主义连接主义(pragmatic connectivism)”的概念,即一种实用的、功能性的、有意识的理性形式,作为国家行动的指南。在这种理性假设下,世界将不是无政府状态,而是有序的;国家不再只是专注于生存,而是寻求在这有序的水域中尽可能聪明地航行。

从全球两极分化到地区格局(Regional Constellations)

在最基本的层面上,对于国际秩序变化的争论集中在国际系统极性的转变上,主要从军事和经济实力角度考虑。一些学者认为美国的单极地位依然强劲,预测美国将在二十一世纪继续在物质方面保持领先;另一些人则设想中美之间将形成“粗糙”或“松散”的双极性(“rough” or “loose” bipolarity)。与冷战时期不同的是,这两个极点在经济上存在深刻的相互依赖。还有观点认为,随着新的大国的崛起和美国及其盟友的“相对经济衰退”,即将出现一个多极世界。然而,用极性和权力平衡来思考国际系统的有效性值得质疑。这样的观点往往忽略了权力关系的社会性质、非大国行为体的作用和国内政治。相反,作者主张关注秩序的概念,借鉴了Acharya对秩序概念的描述性(descriptive)和规范性(normative)理解的区分。在描述性理解中,秩序等同于现有的权力分配或制度安排,而在规范性理解中,秩序强调一些理想性的目标,例如增加稳定性和可预测性(predictability)。这种方法视国际秩序不仅仅是定义行动参数的规则和价值观(架构),而且还包括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即秩序的基础结构)

冷战的结束导致了自由主义秩序短暂的全球霸权和随后的碎片化(fragmentation)。Kupchan将这种新的全球格局(global constellation)称为一个“无人的世界(no one’s world)”。在这样一个世界中维持秩序需要容忍更多样化的治理安排,或者说,多元化(pluralism)。Acharya将这个世界描述为一个“多元复杂(multiplex)”的世界,没有全球霸权,有许多种类的行为体通过复杂的连接和碎片化的治理框架联系在一起。因此,理解21世纪的世界,需要考虑不同的区域和相应的区域秩序。冷战后,由于美国对区域主义的更为宽容的立场(more permissive stance),全球相互依赖性的增加,以及发展中国家对新自由主义教条的积极态度,区域作为分析和政策制定的单元日益突出。然而,区域秩序建设的演变绝非一种线性现象(linear phenomenon),而是几个不同阶段的事情:例如,1950年代和1960年代以贸易为导向的区域主义;1980年代和1990年代初基于(新)自由主义政治原则和欧盟等行为体的条件性的区域主义;以及1990年代末和2000年代涉及了广泛的民间社会和商业行为体的跨区域主义和超区域主义。

2010年代,地区动态再次发生了变化,跨地区合作的相对重要性下降,各种有意图的连通性逻辑日益塑造世界(地区)秩序。中国在亚洲、欧洲和非洲建立利益和影响力领域的努力,以及其他行为体的回应,对这一过程产生了显著影响。这实际上让人想起了“超级区域(superregion)”的概念,该概念是由Buzan和Waever在区域安全综合体(regional security complexes)的背景下提出的,被用来描述大西洋主义(Atlanticism)、亚太主义(the Asia-Pacific)、泛美主义(pan-Americanism)等基于经济一体化以及共同防御的超区域安排(superregional arrangements)。最近,Rory Medcalf利用超级区域的概念来描述当前的印太格局,他将印太地区定义为一个以亚洲为核心、外部边界不固定的超级地区。该地区的演变特点是强大行为体在安全、经济、机构和外交方面的日益中心化,以及渗透其中的无数连通性组织的中心地位日益增强。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状况表明,连通性在地区决策和政策制定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因此有必要对这一概念及其影响进行更系统的探讨。

连通性:概念、领域和逻辑

亚欧会议(Asia-Europe Meeting-ASEM)将连通性定义为一种将国家、人民和社会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方式。这包括硬连通性(基础设施项目)和软连通性(人际或数字连通性),涵盖了陆地、海洋、空中、网络和教育等各种连接。将这一定义扩展,Ries将连通性描述为各国、组织和社会在全球范围内相互连接的各种方式,包括实物流动、信息流动、“硬”基础设施和“软”监管措施或社会文化联系。这种广泛的解释表明,连通性在多个维度上产生影响,对于区域一体化等传统过程至关重要。此外,连通性还具有政治、安全和发展方面的含义。例如,中国的“一带一路”作为一种重要的互联互通方式,倡议和发展援助被视为利用经济力量的地缘政治战略的关键部分,并经常被其他国家安全化。

此外,文章还强调了连通性战略的四个方面:①互联互通总是涉及意图性和主动性的要素,连通性并不要求连接者进行任何话语或身份政治的转变;②有意连接通常都涉及对想象未来和经济前景的设想,即在可预见的未来某个时候为投资者带来具体的利润;③连通性是一个持续、不断变化的过程,可能是协商一致的(consensual),也可能是有争议的(contentious);④连通性和断开性或者说不连通性(disconnectivity)之间是齐头并进的;关税、制裁和消费者选择等行为可以作为断开连接的工具。这些洞见有助于构建一个二维的连通性框架。这一框架强调了连通性在全球互动中的复杂性,突出了它的战略性、动态性和往往具有竞争性的本质。

该框架包括六个领域(连通性领域)和六种逻辑(连接方式),涵盖了广泛的行为体,它不仅涵盖国家行为者的活动和政策表述,还涵盖大大小小的跨国公司,以及非政府组织、公民个人和消费者等次国家行为者。这些行为体愿意连接或断开的背后战略意图是一个关键因素,由经济增长或供应链效率等利益驱动。以印度-太平洋地区为案例,文章认为,该地区的形势比从经济一体化到以安全为中心的转变更为复杂。它代表了一个“流动的世界(a world of flows)”,其特点是在所有层面和广泛领域的互联互通的推动下,出现了众多可变的地理格局

连通性的六个领域是:

1. 物质基础设施:涵盖能源、交通网络、航空、火车连接和数字基础设施。

2. 经济交易:包括所有经济活动及其不断发展的连通性政策。

3. 治理的制度框架:涉及治理的结构和规则的制定,包括对国际法的解释。

4. 知识交流:强调研究外交、合作和数据及信息共享。

5. 社会文化交流:涵盖了诸如侨民群体活动之类的互动。

6. 安全:包括联合行动和联盟建设等活动。

除了这些连接领域之外,我们还区分了连接背后的六种可能的逻辑。这些逻辑补充了之前概述的六个连通性领域。这些逻辑有时会重叠,是理解连通性在现实世界中如何体现的关键。文章强调包容性与排他性、建设性(constructiveness)与腐蚀性(corrosiveness)这两组二元对立,它们影响着这些逻辑的运作方式

1.合作:这种逻辑涉及行为体为了共同利益而互联的努力,尽管利益分配不一定均等。合作的要点在于赋能(enabling)或赋权(empowering),行使权力而不是凌驾于他人之上,并在此过程中创建包容性的互联网络。信任是这些合作关系发展的基础,它们可以有助于建立新的区域身份和安全共同体。例如,中国、美国、日本和欧盟等主要参与方以及多边开发银行和监管对话论坛提出的大量关于印太基础设施倡议,为在资本、知识/专业技能和对话/能力建设等方面建立合作提供了机会。

2.复制:这涉及行为体模仿其他行为体的成功实践、结构或政策,以提高他们的连通性。复制者是积极的参与者。这种逻辑还包括某些行为体会被其他行为体具有的充满活力的经济、民主的政府制度或特定的商业模式所吸引,从而自愿选择的仿效。这种被复制说明了行为体的软实力,例如中国在其他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模式就可能效仿了亚洲开发银行的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计划(CAREC)。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计划提出的六条经济合作走廊,则让人联想到中国作为一带一路(BRI)的一部分的横跨欧亚大陆的路上丝绸之路经济带。

3.缓冲:此逻辑通常被中小型行为体采用。缓冲是指在主要行为体之间找到有利位置,从双方获益。这也被称为国际关系中的对冲(hedging),涉及多样化的承诺和平衡不同利益。印度洋-太平洋小国的对冲政策可视为缓冲的范例。中国对港口地区的兴趣和投资日益增长,而印度则是周边地区的主要大国,在此背景下,斯里兰卡利用了这两个大国之间的竞争,但避免了与它们的对抗。

4.竞争:在这里,行为体或多或少地试图在特定的连接领域内获得相对于他者的优势。竞争可以在各个领域发生,包括市场、地理空间、知识生产和制度设置。它通常在公认的规范和实践框架内展开。

5.遏制:这种逻辑涉及排除或限制其他行为体的影响,同时加强与某些行为体的连通性。遏制可以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腐蚀性的,它可以在一个团体内深化联系的同时破坏其他团体。它是与大国政治常关联的策略,可以以经济、外交和军事形式表现。

6.胁迫:这是最负面的连通性逻辑,涉及通过造成痛苦、损害或撤回有价值的资源,迫使行为体以特定方式行动,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进行,包括军事、经济和外交手段。这种逻辑在19世纪帝国主义的行动中非常突出,对可持续区域秩序可能极具破坏性。19 世纪西方列强强行开放中国市场就是一个很有启发性的例子,其历史影响至今仍在。胁迫是实现互联互通的一种潜在的高成本的方式;它实际上腐蚀了合法性和秩序的社会基础

结语

理解全球秩序动态的变化需要通过地理上不确定的区域结构来看待世界,这些区域结构越来越受到各种形式的连通性的影响。政策含义表明,如果连通性倾向于合作,则可能形成更稳定的秩序,而倾向于强制则表明相反的情况。文章的基本理念是实用的连通性,主张利用各种连通策略,同时谨慎对待排他性做法,如遏制和胁迫,这些应作为最后的手段。

目前可以得出三个关键见解:(1)超越关于系统极性和全球秩序的辩论,对连通性的关注可以揭示如何通过建立、管理和切断连接通性关系来在具体情境中行使权力,而不仅将权力作为能力的反映,或是一个仅限于阻止其他行为者奉行某些政策方针的能力的概念。(2)通过各种形式的互联互通,无论是国家、国际组织、城市还是企业,都可以创建多种连接来服务于不同的功能目标。这基于一种观念,即国际秩序是行为体在不同社会组织层面有意图地塑造的实体。(3)行为体参与的建构和连接的秩序对这些行为体本身具有转型潜力(transformative potential)。换言之,连接不仅由行为体创造;行为体也由连通性塑造。基于共识的连接定义的秩序,从长远来看,应使其组成行为体倾向于将这种方法作为与他者互动的基础,使秩序更稳定、不那么具有剥削性、更符合规范要求。

词汇整理

对冲

Hedging

腐蚀性

Corrosiveness

协商一致的

Consensual

有争议的

Contentious

可预测性

Predictability

宽容的

Permissive

译者:张睿哲,国政学人编译员,布里斯托大学东亚研究博士在读。主要研究兴趣为东亚区域秩序和国际关系理论。

校对 | 周谷子 于依言

审核 | 施榕

排版 | 吴雪萌

本文为公益分享,服务于科研教学,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疏漏,欢迎指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