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文句式汇总

 颐心文苑 2013-10-18
  


 
 
 
 
 
 

文 言 文 句 式 汇 总
来源/
试题调研  复制·编辑/齐鲁人

 

 
      

分两大类

         文言文固定句式

         1.表疑问语气。

   “如……何”、“奈……何” 、“若……何”,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 、“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

   “……孰与……”、“……何如……”,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

        2.表推测、估计语气。

   “得无……乎(耶)”、“无乃……乎”,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只怕是”、“岂不是”、“莫非”等。

        3.表反问语气。

   “何……哉(也)”的意思是“怎么能……呢”。

   “何……为”可译为“为什么要……呢”。

   “何……之有”为宾语前置,可译为“有什么……呢”。

   “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

        4.表感叹语气。

   “一何”可译为“何等”、“多么”。

   “何其”可译为“为什么那么”。

   “直……耳”可译为“只不过……罢了”。

        5.表陈述语气。

   “无以”可译为“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

   “无从”可译为“没有办法”或“不能”。

   “有以”的意思是“有用来……的办法”。

   “有所”的意思是“有……的(人、物、事)”。

 

    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例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例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例如: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②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并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例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例如:刘备天下枭雄。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受事者,而不是施事者。

         1.有标志的被动句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②(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2)用“被”表被动

       例如: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例如: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于” 或“受……于……”表被动

       例如:①不能容于远近。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无标志的被动句

     例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2.谓语的省略

    例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例如: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

      4.介词宾语的省略

    例如: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5.介词的省略

    例如: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四、宾语前置句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前置 

    格式:主+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宾(余、吾、尔、自、之、是)+

    例如: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②时人莫之许也。

        2.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前置

    (1)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主+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

     例如:大王来何操?

    (2)宾语在介词前面

     格式:主+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

     例如:①不然,籍何以至此?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格式:宾++

    例如:一言以蔽之。

       4.用“之”、“是”作标志的句子,宾语前置

    格式:主++之(是)+

    例如:①夫晋,何厌之有?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或“他(她)”,这时“相”作宾语放在谓语动词之前

    例如: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6.“见”字含有“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作宾语放在谓语动词之前

    例如:①府吏见丁宁。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例如:①亚父南向坐。

          ②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欢迎光临颐心文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