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文言文阅读总复习(三)

 兰黛公主 2013-03-25
高中文言文阅读总复习(三)
主讲:杨昌盛
 
    (2)从下面选出与“是许金而不酬者也”中的“是”用法相同的一项
    A.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B. 是吾剑之所从坠
    C.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D.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题干中的“是”是指示代词,“这”;A项的“是”是形容词“对”、“正确”C项的“是”为判断动词;D项的“是”与“故”构成固定结构“所以”;与题干相同的是B项。]
    (3)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
    A.济阴之贾人
       吾欲之南海
    B.舟薄于石
       苛政猛于虎
    C.有渔者以舟往救之
       余是以记之
    D.是许金而不酬者也
       惑而不从师
    [A项(1)句中的“之”,结构助词“的”;(2)句中的“之”,动词“往”。B项(1)句中的“于”,表对象的介词“在”;(2)句中的“于”,表比较的介词“比”。C项(1)句中的“以”,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使用的工具“用”;(2)句中的“以”,介词,表原因“因”。D项(1)(2)句同为转折连词“却”。]
    (二).见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的理解
    对“常见文言句式的理解”的考查,重点放在对文中用法的理解上,而不是机械的记忆,因而常常与实词、虚词、句子翻译等结合考查。
    考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单独命题的不多,主要结合把握文意来进行,常常与实词、虚词、句子翻译等结合考查。近年对该考点将“了解”变为“理解”,足见该考点要求的难度有所加大。此项虽不列入2002年度考试范围,但2003年高考很可能考查。
    1、判断句
    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表示判断。常见形式有两类:
    a. 一类是“……者……也”式及其变体。所谓“变体”,即单用“者”、“也”或“者也”。
    b. 另一类是用“乃”、“为”、“则”、“即”、“诚”、“非”、“是”等词表示判断。如:
    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⑥所谓大者,非莽莽苍苍之天也。
    ⑦同是天涯沦落人。
    另外,还有没有标志词的判断句,如:“此人力士”。
    2、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接受者,而不是主动者、发出者。常见形式有两类:
    a.一类是带“于、见、为、被”等标志词的被动句。例: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③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④亮马徐庶并以,为曹公所追迫
    ⑤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b.另一类是不带任何标志词的被动句。这种句子要以意思上,从主谓语的关系上去理解判断。例:
    ⑥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3、宾语前置句
    宾语本来在谓语之后,但在古汉语中以下四种情况下的宾语常常提到谓语之前。
    a.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②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b.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①沛公安在? ②王曰:“何以知之?”
    c.用“之”或“是”帮助宾语前置。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②何陋之有 ③唯才是举,唯命是从,唯余马首是瞻
    d.介词“以”的宾语常常前置。   如:夜以继日
    4、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成分的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其中不少省略在现代汉语中是不允许的。
    A.省略主语 B.省略谓语  C.省略宾语 D.介词宾语省略 E.省略介词  
    下面我们具体做几个小练习。
    在下列各句划线处填人正确答案序号
    a 宾语前置   b 定语后置
    c 省略句    d 被动句
    ①臣常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②不吾知也
    ③大王来何操
    ④人马烧溺死者甚重
    ⑤杞子自郑使使告于秦
    (三) .文中句子的理解与翻译
    对“文中句子的理解与翻译”这一能力要求的考查,高考命题过去主要着眼于对句意的理解把握,多年来一直采用单项选择的形式在一卷中考查,2002年起改为直接翻译,调到二卷中单独设题,分值由过去的3分增加到6分,考查的重点着眼于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是一项带有综合性的考查手段,它以对实词、虚词、句式等的正确理解为前提,以对文意的整体把握为保证,而准确的语言转换是其关键。因此,翻译时一般以直译为主,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只有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通常的翻译方法:
    留:保留一些不必译和不能译的词语
    对:将已由单音节发展为双音节的词对译出来
    换:换一个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
    增:将句子省略部分补上,使句子顺一些。
    删:删表语气,停顿和凑足音节的助词。
    调:把某些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中学生翻译文言文,往往因为不讲究规范和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而出现失误。中学生翻译文言文的常见错误有错译,漏译、硬译和赘译等。
    (一)、错译
    错译,这是中学生翻译文言文最常见的错误。这种错误主要表现在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运用方面。
    1、词义不明常出错
    混淆实词的古今意义和词类活用规律,忽视多义词的义项选择,不熟悉词的通假现象,缺乏古代文化常识,这都会导致错译实词,例如,有的同学把“裴公军霸上”(《鸿门宴》)这一句,译成“军队”,好象没错,其实,这里把“军”字已由名词活用为动词,作“驻军”讲。有的同学能掌握这“军”字词类活用的特点,把这句译成“刘邦把军队驻扎在霸上”,这样翻译就准确无误了。
    2、虚实混淆错难免
    虚词实词混淆,不了解或不熟悉常用虚词的用法,这是导致错译虚词的主要原因。例如,1979年上海市语文高考,有的考生就把“特与婴儿戏耳”,错译为“特地同小孩玩耳朵”。显然,译者把虚词“特”、“耳”译错了——“特”是副词,在此作“不过”讲,不能译为“特地”;“耳”是语气词,表限止语气,可译为“而已”、“罢了”,不能误坐实词,错译为“耳朵”;这里“特”、“耳”连用,构成固定句式“特……耳”,可译为“不过是……罢了”。因此,“特与婴儿戏耳”,应译为“(我)不过是跟孩子开个玩笑罢了。”(接下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