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骼肌损伤病理及中药外敷治疗体会

 quheping 2013-10-19
陆世有
(广西隆安县人民医院广西隆安532800)【摘要】骨骼肌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这种损伤通常是由较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引起的。这种损伤给受伤人员造成的损害是巨大的,其中所涉及到的生理变化过程也是极其复杂的。本文着重阐述了骨骼肌损伤的基本机理以及所涉及到的骨骼肌结构组成的变化和相应的各种指标的变化,重点介绍了骨骼肌损伤时所采用的中药外敷的基本体会。
【关键词】骨骼肌;损伤;病理;中药外敷【中图分类号】R722.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217-01
        1前言
         骨骼肌损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损伤类型,给患者带来很多的不变和身体伤害,但是这种损伤通常情况下很难处理。主要是因为不但其愈合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并且愈合的效果很难控制。如果愈合效果不佳将会出现反复再伤。延续的时间较长最终会导致肌肉形成疤痕或者导致骨化性肌炎的形成。患者最终会因为疼痛影响运动能力甚至是生活自理能力。如何更加有效和更加科学的对骨骼肌损伤进行治疗,使其愈合的效果更加理想,已经成为最近几年骨伤科学和运动医学极为热门的研究领域。
        中国传统医学的中药外敷在治疗骨骼肌损伤上有着其明显的优势,特别是许多西药对运动员禁用,给效果显著、副作用少的中药外敷疗法提供了更大的生存空间[1]。
        2骨骼肌损伤的病理研究
         目前认为机械性外力作用和代谢性刺激综合作用,可能诱发加重骨骼肌微结构的损伤[2]。肌肉活检在实际操作中是受到一定限制的,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采用一些间接的指标对骨骼肌的损伤程度进行反应,尤其是对肌细胞的损伤程度进行反应。这些间接指标主要包括: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肌红蛋白以及与炎症反应有关的蛋白(如急相蛋白)和炎症过程指标物等[3]。最近几年,肌肉病理研究的最新进展表现在结蛋白和波形蛋白的发现。但是,这些指标与骨骼肌损伤之间的具体关系是很难确定的。肌肉损伤会通过机械压力对肌细胞的细胞膜、肌浆网以及肌原纤维等产生危害,同时细胞膜上的磷脂酶也会得到激活,磷脂酶与细胞膜磷脂的相互作用便会对肌细胞的细胞膜产生巨大危害。细胞膜受到破坏的直接结果便是酶从细胞内的溢出,这种生理反应的必然结果是血清酶活性的升高。
         肌肉损伤一般是由于反复的过度运动造成的肌肉纤维的损伤。因此,肌肉组织一定会出现结构和功能上的损坏与变化。对肌肉组织做切片观察发现,受伤的肌肉纤维会出现肌纤维的肿胀和纤维结构变形等情况。另外,还会出现肌核分布不均匀、肌纤维透明等现象。肌纤维上有炎症出现的细胞容易形成空泡。这些都是肌纤维损伤的判断标准。另外,还有一些生理指标可以反映肌肉损伤。血液中的肌红蛋白和肌肉酶活性都会升高,尿液中的肌肉蛋白质分解产物的测量值也会增大。在目前的情况下,肌肉的内在张力是在增加的情况下引起肌肉结构性损伤的。

         目前的很多研究发现由于自由基所引发的运动性肌肉的损伤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证明的地方。自由基的损伤可能是与代谢应激相互联系的,但是这种联系却并不意味着自由基与骨骼肌损伤之间的必然联系。血液当中的脂质过氧化物的代谢水平会受到很多主体因素的限制。所以,我们应该认为自由基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与肌肉损伤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我们不能够由此判断自由基所介导的反应使肌肉损伤的一个必然生理过程。我们更加应该从“代谢学说”角度的不同层面来探讨骨骼肌微损伤和修复发生的原因;以期为运动训练和大众健身服务提供理论依据[4]。骨骼肌受到损伤时会引起能量的供应不足和严重的离子代谢障碍,最终形成难以恢复的恶性循环和肌细胞的不可逆伤害,最终导致运动机能的下降。
        3中药外敷针对骨骼肌的治疗
         中药外敷在骨骼肌损伤的早期便可以发挥作用,主要是保护血管和改善微循环,从而抑制炎性渗出,可以较好的起到减轻肌纤维变性坏死的作用。在骨骼肌损伤的后期则主要发挥的是保护巨噬细胞和吞噬坏死纤维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中药外敷不但可以清除坏死纤维,还可以加快纤维的再生速度和再生纤维的成熟速度,减少纤维结缔组织的重新生成。相关的研究已经发现三色膏对于骨骼肌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对于肌肉的组织结构也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同时,一些学者的研究还发现,在采用血壳以及活血龙等制成的中药进行外敷之后,骨骼肌损伤部位的出血状况明显好转,炎性细胞渗出明显减弱,并且淤血和炎性白细胞的吸收增加。另外,肌肉断离部位的愈合速度也在中药外敷的作用下加快,并且不会出现过多的结缔组织。肌纤维在中药外敷的作用下排列的较为柔顺和整齐。有的学者通过对中药外敷和西药止痛消炎膏外敷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中药外敷的患者在组织充血和炎症反应期方面存在明显优势,吞噬细胞的清除能力较强,纤维细胞的断面连接较快,疤痕收缩时间较短。总结原因,中药外敷所取得如此良好的治疗效果是因为明显的减轻了嗜中性细胞等等炎性细胞的渗出,极大地缩短了炎性进程,促进了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
        4结语
         中医疗法治疗运动损伤的原则是“早期活血化淤,行气理气,消肿止痛,中期行气活血,舒筋通络”[5]。传统的中医基本理论认为,肢体在遭受外部挫伤之后必然会出现淤血在体内停滞,这是由于脉络破损、血离经脉等原因造成的。病理观察的基本结果便是受损伤部位的肌肉肌纤维扭曲和痉挛,血管破裂和红细胞减少甚至丢失。通过中药外敷可以对损伤的骨骼肌进行治疗,可以去淤行气,通经活血,止痛。大量的试验和研究已经证实中医外敷真对骨骼肌损伤的治疗大大缩短了治疗的时间,提高了愈合质量,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治疗骨骼肌损伤的好方法。参考文献
[1]沈健健,成羿. 骨骼肌损伤的病理及中药外敷治疗的实验研究[J].中医外治杂志,2011,(08).
[2]姚冰洲,许妍. 运动型骨骼肌损伤的机制研究[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0,(11).
[3]宋卫红,汤长发等.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相关指标的实验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02).
[4]魏源,李良鸣. 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和修复的机制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O5).
[5]张海信,梁萍. 运动性肌肉损伤的表现、机制及治疗方法的探讨[J]. 临床与医疗,2009,(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