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是怎么犯错的?

 育则维善余言 2013-10-20

科学是怎么犯错的?

2013-10-18 17:41 来源: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 现代科学虽然已将世界改头换面,但有太多研究结果是经过粗制滥造的试验或漏洞百出的分析得出。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10月19日一期封面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10月19日一期封面

参考消息网10月18日报道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10月19日一期发表题为《科学是如何走上歧途的?》的封面文章。文章称,科学基于一个简单的理念:“信任但要确认”。研究结果应当时刻接受实验的检验。这一简单却又有力的理念产生了大量的知识。自17世纪这一理念诞生以来,现代科学已经将整个世界改头换面,让世界变得更好。但成功同样也会滋生自满情绪。现代科学家在信任上做得过头,在确认方面却做得不够——这有损于整个科学研究,甚至是人类自身。

文章指出,在学术界,有太多的研究结果是经过粗制滥造的试验或者漏洞百出的分析得出的。生物技术风险投资家之间有一条经验法则,即公开发表的研究有一半是无法再现的。即使是一半,都有些过于乐观了。2012年,生物技术企业安进公司的研究人员发现,他们只能再现癌症研究领域53项“标志性”研究中的6项。此前,拜尔制药公司的研究人员仅仅设法再现了67份重要研究论文中的四分之一。一名一流的计算机学家不无担忧地说,在他的领域,有四分之三的论文都是空话。在2000至2010年间,有8万名患者参与的临床试验最终被取消,因为这些临床试验所依据的研究被证明存在错误或者不当行为。

即使存在谬误的研究结果无法危害到人们生命——事实上,大多数此类研究成果因为远离市场而无法危害生命——它们也是在浪费金钱和世界上最聪明的一些人的精力。研究进展遭遇阻碍所造成的机会成本损失很难计量,很可能非常巨大。而且这种成本正在不断增加。

文章称,其中一个原因是科学的竞争性。上世纪50年代,当现代学术研究在二战中取得的成功促使它逐渐成形时,它仍然是一种纯粹清高的消遣。整个科学家群体人数不过十几万人。在最近一次统计中,已有600万至700万活跃的研究人员。随着他们人数的不断膨胀,科学家已经失去了对自律和质量控制的兴趣。“不发表就灭亡”的责任已经主宰了学术生活。对就业岗位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在美国,一名正教授2012年的年薪平均为13.5万美元——比法官的年薪还高。每年,每一个学术岗位都有6位刚刚毕业的博士参与竞争。如今,验证工作(即再现他人的研究成果)对于提升一名研究人员的事业已经没什么帮助了。而没有了验证过程,可疑的研究成果将继续产生误导作用。

野心还鼓励夸大其词和随意选取研究结果的行为。为了捍卫自己的独家性,一流的学术期刊有着极高的退稿率:90%以上的文稿被退回。最惊人的研究结果登上刊物的可能性也最高。难怪有三分之一的研究人员听说过同事在撰写研究报告的过程中“基于直觉”而排除了不合适的研究数据。随着全世界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团队就同一个问题进行研究,很可能至少有一个团队会因为分不清真正的巨大发现和错误的干扰数据而苦恼不已。伪造的研究结果经常出现在那些渴望获得有一鸣惊人效果的论文的期刊身上。如果这些研究结果涉及饮酒、衰老或者允许孩子玩游戏等方面,它们还有可能占据报纸的头条位置。

相反,如果某个研究报告未能证明一个假设,它很少能获得发表机会,更不要说被接受了。“否定结果”如今只占公开发表论文中的14%,而1990年的这一数字为30%。然而,对于科学来说,知道什么是错的与知道什么是对的一样重要。如果不能报告错误,将意味着研究人员浪费了金钱和精力来探索已经有其他科学家研究过的死胡同。

备受尊崇的同行审查程序也并没有人们说的那么好。一家著名的医疗刊物对领域内的其他专家进行研究发现,大多数审查者都没能发现该刊物在论文中故意安排的错误,即使该刊物此前已经告诉这些审查者他们正在接受检验。

以上这些共同构成了一个不稳定的基础,而科学事业正是凭借这样的基础来致力于发现世界的真相。怎样才能巩固这个基础?文章指出,一个重中之重是加强纪律,收紧标准。首先应当谨慎处理数据,尤其是在那些通过梳理大量数据来寻找规律的领域。遗传学家已经完成了这一点,将早期通过基因组测序获得的大量似是而非的结果转化成了少量真正重要的研究成果。

理想情况下,研究规范应当提前制订,并且在笔记本上进行记录。这将有助于抑制篡改试验的设计流程,以使实验结果看起来更加真实的诱惑。(药物的临床试验领域已有类似规定,但实施情况并不理想。)可能的话,试验数据还应对其他研究人员开放,以接受检验。

最具启发性的一些期刊如今已经变得更加愿意刊登那些不那么吸引人的论文了。一些政府资助的机构,包括每年投入300亿美元进行研究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正在研究如何鼓励进行试验再现工作。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尤其是年轻科学家,能够读懂数据。但这些趋势还需要走得更远。期刊需要分配版面来刊登“枯燥”的研究,而经费拨款方应当为这些研究准备好资金。同行审查应当更加严格——或者干脆取消,通过添加评论的方式在论文发表后对其进行评估。这套制度近些年在物理和数学领域运转良好。最后,决策者应当确保那些使用公共资金的研究机构遵守这些规范。

文章称,科学依然能够获得极大尊重。但这种特权地位的基础是它能够保证大部分时间是正确的,并且在出现错误时能够及时纠正。宇宙中并不缺少真正的谜团,这些谜团足以让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努力工作。但粗制滥造的研究产生的错误结果是人们在理解这些谜团时碰到的无法饶恕的障碍。(编译/陈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