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忘的高考 珍贵的经历

 数字人生6688 2013-10-21

难忘的高考   珍贵的经历

标  题:您的文章《升学简记》已被360doc选入频道
发 件人:系统管理员
时  间:2013-10-30 18:00:00
 
馆友数字人生666:
您好,您的原创文章升学简记已经被360doc个人图书馆采纳,您可在阅览室中的“精彩原创”栏目下看到自己的文章,360doc代表全体馆友感谢您对“精彩原创”栏目的奉献和支持!

升学简记 

 

     我学历不高,第一学历是中专。 

     文化大革命结束,七七年恢复了中断十年的高考,毫无门路的回乡青年非常惊喜终于有了可以凭学习成绩去争取上大中专学校的机会,全社会人心振奋,到处热议,一片欢腾。

 

    七七、七八年农村还很苦,吃穿用条件都很差,经济远远没有现在多元,高中毕业到家除了种地就是种地,没有前途可言,唯一能改变命运的机会就是高考,当然这完全要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去争取。对于高考的打算除了少数成绩很好及很有门路的外,多数人比较现实,认为别管本科还是大专、中专只要考上能体面的脱离农村就行,那时国家包分配。因是刚恢复高考一、两年,包括早年毕业的老三届到当年应届毕业的高、初中生,这几届学生只要未婚按规定都可以报考,不同年龄段的众多青年学生都试图通过高考实现人生理想和抱负,因此积极性都异常高涨,甚至一人参考,全家用力,明暗较劲,跃跃欲试。

 

     我七六年高中毕业,高中阶段没学好,什么批林批孔、法家儒家、“反击右倾翻案风”等等当时的政治气氛和社会大环境确实很影响文化课的学习,当然自身对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没弄清上学的根本任务、习惯了随波逐流也是重要原因。对初中阶段比较有信心,特别是数学在班里属于尖子,其他课也可以,但当时书本浅些,再是自七四年初中毕业已三、四年内容忘了很多,所幸七七、七八中专正好只考初中内容。

     七七年获悉高考信息后勉强得到生产队准假复习了两个半月,十月份参加中专考试获初选及体检资格,这年虽被初选但未录取。七八年春又勉强得到生产队准假,到母校高中随应届高中毕业班参加初中复习班学习近半年,七月参加中考获全乡总分第六名,数学、理化均为第一名,按第一志愿录取为山东德州供销学校七八级财会专业学生,全乡中专包括师范、卫校、技校共录取24名(我的分数高出师范录取分数线26-27分,可当时多数人不愿报师范,后来发现教师无论是待遇还是职业保障都是相当不错的。相反当时很多感觉不错的学工、商、粮、供的几类学生,在企业供职的由于受市场化冲击严重,工资、保险待遇甚至职业都没有保障,有相当规模的人境遇很惨,有很多后来不得不第二次就业,当然这是后话)。

 

     我和后来任县中医院院长的钟某俩人是同村,同时参加复习班,他是高中班,我是初中班。那时我俩相处相知、相互帮助鼓励,又同年考上学,他是高考恢复后我村考上本科的第一人,我是高考恢复后我村考上中专的第一人(全村一千余人)。

 

    附:七九年春节假期时在家回忆作为回乡青年两次复习应考的艰苦、辛酸而富有意义的一段人生经历~七九年春节浅感(升学简记)。

 

七九年 春节浅感 (升学简记)

 

〈一〉记忆犹新

黑帮垮台红旗展,教育战线呈春天;恢复高考众人喜,个个苦学待挑选。

七七复课两月半,幸获初选参体检;七八半年继努力,到此终于理想现。

 

〈二〉专心致志

提起复习非等闲,前前后后不满年;冬夜熬睏囫衣睡,夏晚蚊咬围灯边。

室乱持书静处避,凌晨背题蹲河沿;影片戏剧无心瞧,耗尽心血滴滴汗。

 

〈三〉精益求精

终日百忙夺分秒,废寝忘食细钻研;材料书籍阅再阅,温故知新一遍遍。

薄弱环节及时补,力争上游向前赶:为国攻关雄心壮,身体劳累心里甜。

 

〈四〉奋勇夺关

良友相处更相知,志同道合互援;也有人保守,信息资料藏的严

人心有志万难排,不甘示弱勇登攀;数月重温基础牢,百花丛中竞开艳。

 

〈五〉重任在肩

身居教室学专业,精通理论再实践;衷心感谢华和邓,深造机会送于俺。

四化宏图前程美,战鼓阵阵催人前;高举红旗跑新征,誓为祖国多贡献。

注:1978年春天,母校高中毕业班为迎接高考中考,成立一个高中两个初中复习班,这时我去了初中复习班复课,去两初中班复课的估计有二十余人。学习一个月后,我成为唯一被数学老师在两个班树为典型的学生。当年高庙王乡几届高、初中毕业生报名参加中专考试的达700余名,考试体检后录取24名,我总分第六名,数学、理化均为全乡第一名。因是刚恢复高考第二年,招生人数还很少,山东省本科录取10000名、大专录取15000名、中专录取20000名,阳谷县中专录取650余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