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博物馆的深圳式生存

 闯王兄弟 2013-10-21

民间博物馆的深圳式生存

2011-02-14 18:36:33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编辑:姬荣菲    发表评论  进入论坛>>
  如今,深圳已有25家博物馆有序地分布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这些博物馆在襁褓中持有不同的“出生证明”,有政府全额拨款的、有财政部分支持的、有国有企业资助的、有私人资本出资的。

  国际在线艺术收藏报道:如今,深圳已有25家博物馆有序地分布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这些博物馆在襁褓中持有不同的“出生证明”,有政府全额拨款的、有财政部分支持的、有国有企业资助的、有私人资本出资的。它们努力地奋斗,认真地活着。

  在博物馆群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民间博物馆。资金短缺、场地局促、藏品不足、维护困难。它们有的运营良好,有的举步维艰。我们尝试在这个专题中,将深圳民间博物馆的生存状况真实地描写出来,让它们的喜怒哀乐、甜酸苦辣都在这里一一展现。

  让人振奋地是,有关部门正酝酿用实实在在的政策鼓励发展民间博物馆。希望在将来,正在成长的博物馆们,无论何种形态,都能在深圳拥有同样明媚的春天,成为这座先锋城市的文化名片。

  深圳酝酿

  扶持政策

  据市文管办透露,意在扶持我市私人博物馆的一项政策正在紧罗密鼓地制订中,目前已经经过调研和草拟,或于近期上报市政府。

  全国私人博物馆的尴尬都是相似的。从1997年开始,全国先后由个人出资建立的私人博物馆有300多家,成为公立博物馆有益的补充。我市目前在政府有注册的私人博物馆有四家,还有一定数量的未注册博物馆。然而,在鼓乐齐鸣的开张仪式后,几乎都面临身份尴尬、收不抵支、馆藏难补、政策缺失等问题。

  在市政府有关部门对政协委员提案的答复中,记者注意到,2008年,市文化局组织文博专家,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座谈和走访咨询等方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省、市有关政策,结合我市实际,起草了《深圳市政府扶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办法》,提出对民间博物馆实行分类管理的思路,并在场馆建设、经费补贴、人才引进和专业服务等方面都提出了相应的扶持意见,也提出了政府对我市民间博物馆的运行、展览和门票进行补贴的思路,以及补贴经费的列支渠道。目前《深圳市政府扶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办法》将于近期上报市政府审议。若该办法获得批准,将使民办博物馆发展从制度上、政策上获得长久的支持。

  更具体的是,新政策明确国有博物馆在场地允许的情况下,把场地提供给私人博物馆藏家,这种方式,称为“寄展”。

  事实上,在2006年第二届文博会总结会就提出:中心区老工业区改造可引入文化产业,可以给私人博物馆提供空间。要研究发展民间博物馆、私人博物馆,要建设一个平台,让普通市民可以展示他们的收藏,总体思路是:民间收藏、各界赞助、政府支持、市民享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