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全感的四个象限 心理学家研究打破社交不安全感悲惨循环

 青衣问道 2013-10-23


  心理学家荣格指出“安全感是人的第一愿望”,因为降生并非我们自己的选择,所以产生了天生的被动感,决定了心灵上与生俱来的“不安”,也使“安全感”成为最重要的愿望。从本质上说,安全感就是可以掌控一切的感觉,而“不可控制”就成为夺走我们安全感的罪魁祸首。
 

在日常生活里,当利益发生冲突,就可能出现攻击行为——攻击的双方看似在争夺利益,实则在竞争控制权。战国时代,群雄逐鹿,瓜分天下,究其实质,仅仅是为了得到自在一方的控制权,能够拥有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岛”。似乎占有的越多,打败的人越多,征服的版图越辽阔,自己就越强大,就越具有控制力,也就意味着更安全。因为如果可以控制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那就可以预防来自他人的伤害。所以,攻击性越强的人,往往也是越需要安全感的人。权力、地位、金钱……之所以如此令人迷恋,是因为在追逐它们的过程中,自我被扩张得很大,随着占有的东西愈多,掌控愈发有力,自己就愈发安全。因此,人类的攻击行为并非是动物本能的劣根,而是我们用以驱赶不安的最基本的方法。
 
 
    但是攻击行为的风险极大,通过攻击的扩张,很可能获得的和失去的一样多,反而会遭受因攻击而引发的下一轮不安。
 
 
    所以,比起攻击,还有一种更高明的“扩张”方法——强大认知。当周遭缺乏信息,将直接导致无法预知灾祸,所以我们必须知道的更多——认知越强大,就越能掌握“先机”。科学就是人类实现控制世界的扩张行为的成果,它保护了人类的安全岛:了解到地震的规律,让我们可以住到更安全的地面上;了解了气候变暖的威胁,让我们可以预防冰山融化的危险……人类从未间断过寻找外星人,就是希望在他们成为伤害我们的隐患前,能够掌控他们。因此知识不仅仅是力量,更是完美的安全扩张。
 
 
    很显然,比起攻击行为,强大认知是更巧妙的一种扩张。如果你可以掌握肢体语言的判断能力,就可以找出上司心情最好的时刻,递上容易惹恼他的材料,在避免一场攻击的同时,安全的完成任务。






安全感的四个象限(或“当我们谈安全感的时候我们谈些什么”)

pongba 知名博客作者,《暗时间》一书作者 ψ


“安全感”是育儿中时常被提起的话题,但是,当我们谈孩子的安全感的时候,绝大多数仍然是在说孩子两三岁之前跟父母建立的稳定的依恋关系(参见wikipedia "Attachment Theory"条目),但其实,跟安全感相关的远远不止是依恋类型。

这里我把安全感分为两个维度:家庭安全感,世界安全感;我们也可以把它们称为“后方”安全感,“前方”安全感。因为家庭是我们每个人的“大后方”,疲劳和沮丧的时候的栖息和恢复之所;而我们同时也总是希望能够“向前”去探索世界,去创造生活。

这两个维度把安全感分为了四个象限:

家庭安全感(高/低)
世界安全感(高/低)

先说家庭安全感高,世界安全感低的孩子:这类孩子的父母知道依恋的重要性,所以孩子跟父母形成稳定依恋关系。然而家庭安全感高不代表孩子的世界安全感就一定高,典型的例子就是如今很常见的过分宠爱和保护孩子的父母,虽然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保护,但父母的担心焦虑和对孩子在探索世界中受到挫折时的情绪反应会无形中让孩子对“世界是不安全的/我会受到伤害的”形成一个情感认知,导致孩子胆小畏缩。这种孩子因为感受到外面不安全,而家里安全,会一直缩在安全港当中。这种类型当下比较常见,是因为一方面很多人接受现代育儿理念影响,知道依恋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又因为很宝贝自己的孩子,所以总是担惊受怕大惊小怪的,搞得孩子很怕事,放不开,一有风浪就往回缩。

再说家庭安全感高,世界安全感也高的孩子:这类孩子的父母不仅懂的依恋的重要性,但更重要的,还懂得依恋和呵护的区别,依恋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大后方,不代表总拽着孩子往后方跑,那叫拖孩子后腿。这类父母往往对孩子的内在生命力有充分的信任和信心,至于这种信任和信心从哪里来,可能有多方面,例如可能父母自己从小就是“野蛮生长”的,对其有第一手体验,也可以通过学习发展心理学相关的知识来了解这方面的重要性(我之前微博说过:情感不足,知识可以来补)。但总之这类孩子的发展是最好的,良好的依恋关系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大胆地往前走,另外父母的信心以及父母本身在环境中的风雨挫折方面表现出来的淡定和强大让孩子也受到感染,感受到这些事情都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这类孩子探索的时候非常自由自在心无焦虑,是真正自然美好的成长。

第三类就是家庭安全感低,世界安全感高的孩子。这类孩子我认为在当下可能不是很多见,也许在解放后到计划生育前比较多见?(纯猜测,没有数据)是什么情况呢?就是父母不见得给孩子什么稳定的依恋和情感交互,因为父母忙于自己的生计,加上孩子多,也管不过来,另一方面父母大抵也不善于亲密表达。但是另一方面父母也没有用什么大惊小怪来让孩子感到不安全,父母该怎么生活工作就怎么生活工作。这类孩子当然会去探索,会从父母对生活工作的态度当中习得很多东西,但因为没有坚定温暖的后方支持,在挫折面前内心会有很多痛苦,但会没处表达,所以内心积累的负面情感会可能多一点,也容易形成对负面情感的回避和抗拒,内心的情感往往不是流动和通透的。

第四类就是双低的了。这种类型的孩子,从小依恋关系就不佳,进而使得孩子在从小的时候探索受到挫折感到没处依靠,所以会退缩起来,而又没有后方可以退缩,因为弄不好还会被呵斥,属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内心很苦楚忧郁的孩子,这类孩子会很孤立,不社交,不活泼,不探索。很可怜。

这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第一类到第四类的转变。即本来是家庭安全感还不错,世界安全感低(孩子胆小),这个时候孩子遇到挫折往回退的时候,有些父母为了“鼓励”孩子,或者自己感到内心焦虑,就会不接受孩子的回退,呵斥或责备乃至恫吓,尤其是对于上了幼儿园以后的孩子可能会如此。一个典型情况是在上学之前过于呵护孩子,使得孩子胆小怕事和谨小慎微,然后当孩子进入小社会受挫的时候父母又对此感到焦虑和不满,于是责怪孩子怎么这么害羞胆小。如此一来,就完成了向第四类的转变,孩子就腹背受敌,在幼儿园变成一个内心忧郁,孤僻的孩子。这里当然合理的做法是转变成第二类(双高)的孩子,怎么转变,首先是不能撤走家庭安全感,要让孩子感受到不管怎样父母的爱和支持都在,另一方面改变自身的心态,不要总对孩子的探索和尝试各种评价或者焦虑,让孩子自主慢慢拓展自己的发展区间,父母也必须改变自己的性格,让孩子看到父母对外界事情所拥有的强大内心,提供榜样,并适当带领孩子慢慢做一些活动和尝试,增强自我效能感,这一切不宜着急,都得慢慢来,孩子一旦感觉到父母的焦虑和评判立即会退缩,但如果你真心相信孩子相信自己,孩子也同样会感受到力量。好在因为依恋感还建立的不错,所以父母拥有充足的时间,只要不急于求成,慢就慢点。最怕带着焦虑硬来,结果肯定没有好结果。

第三类(家庭安全感低,世界安全感高)我认为当今不是很多见,也不是最差的情况。不过如果希望孩子内心世界有柔韧性、通透、宽容,也可以转变为第二类(双高),前提仍然是父母自己改变,因为之所以跟孩子没有良好的依恋关系,根本原因还在父母的内心(没有哪个孩子不希望跟父母建立依恋)。

最后转一下我之前发的一条微博,关于家庭安全感的,我们谈家庭安全感往往局限于依恋关系,但随着孩子的成长,依恋关系逐渐会退到幕后,更重要的是“理性安全感”:

如今提到安全感绝大多数都会强调两三岁前稳定的依恋关系,这很好,只不过这只说出了拼图当中容易的那一块,难的那一块是孩子逐渐长大之后对父母的“理性安全感”的需求,即你是不是有成熟的心智、足够的知识、宽厚的心态来支持孩子,让孩子能够安心无后顾之忧地经历、试错,活在可能性而不是局限中。








看到依恋关系,首先想到的是attachment theory(对不住,第一反应啊)。所以我的理解是,安全型的孩子不仅仅是对家庭有安全感(对自己和父母的关系feel secure,对父母的爱有信心等这些吧),而且他的世界安全感也应该是高的(对外部事物适应性高,对和他人的关系有信心,等等)。在我看来,这样的孩子才算是安全依恋型的孩子。

那么,家庭安全感高而世界安全感低的孩子是怎么回事呢?他对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有信心,但是,对外部世界的适应性差,和他人的关系没有信心。如果这一点是受父母的影响,那我觉得父母对他的引导不够(也就是没有帮助他建立真正的安全感,只对自己的父母有安全感,我觉得叫依赖,但实际上并不是confident的那种安全感);如果这一点不是受父母的影响,我觉得这也是可能的。本身这个孩子比较内向,本身这个孩子适应性慢,也可能产生对父母有安全感,对外部世界比较谨慎。这一部分孩子,我觉得象pongba说的,要父母多耐心,引导转向“家庭安全感高且外部世界安全感高”。

我这样想是从依恋理论的角度出发,因为一开始提到依恋理论了嘛,而依恋理论是说,建立和父母的稳固关系能帮助孩子在和父母分离的时候仍能保持安全感。所以我这根筋转不过来,如果孩子和父母分离时不能保持安全感(retainfeelings of security),我觉得这不能说孩子和父母建立了真正的安全感(这样说只是partiallycorrect吗?因为我上面提到还有孩子自身的因素?此刻我很纠结!!我可不可以说,如果在和父母分离的时候不能保持安全感,这个孩子就不算是建立真正的安全依恋感?)

我先把这个纠结放一下,接下去写啊,

依恋理论通常是适用于幼儿,所以才说真正的安全依恋让幼儿和父母分开的时候仍有安全感。哦,那么此处我所指的实际上可以说是pongba说的家庭安全感,恩,这样说就比较清楚了。确实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依恋理论不能涵盖bothof “家庭安全感”和“世界安全感”。父母对外部世界的评估确实会影响到孩子自己对外部的评估,但是只是一个影响因素,还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孩子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评估(等下再说)。


这个早期建立的依恋感或者说“家庭安全感”,究竟对孩子的世界安全感或者将来的和他人的关系等等有什么影响呢?依恋理论的研究说,早期建立的依恋关系或者说幼儿对他人、世界、关系的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整合到新的psychologicalsystem里面去了。也就是说,孩子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一个多因素互相交织的过程,这个过程甚至不是线性的。1,2岁时候获得的经验或者模式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理解能力的变化,随着经验的改变,一直在进行过滤和整合,不断形成新的模式。(很多理论都提到了成长中的多种可能性,各种因素的互相交织作用)。

现在回到“世界安全感”,可能在早期,1,2岁,父母的影响,或者说“家庭安全感”对“世界安全感”的影响比较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活动范围,环境的变化,家庭安全感对“世界安全感”的作用不再是决定性的了。孩子对外部世界的评估,其他关系的评估,都是多种因素的互相作用。

(我刚才还想到其他,孩子们一回家,把我思路打断了,先写到这里吧)。

对于pongba最后一段我很同意,事实上,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2,3岁之前形成的安全依恋的作用会逐步减弱,不同的阶段,需要父母相应的引导和不同的关系。这一点,很多书里都有提到,我觉得就是一个ageappropriate的原则。






“依恋理论通常是适用于幼儿,所以才说真正的安全依恋让幼儿和父母分开的时候仍有安全感。 ” 这还是涵盖了“世界安全感”了呀//挠头~~ 幼儿和父母分开时,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和人有安全感,这是“世界安全感”吧?

这么说的话,早期,父母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应该是双管齐下,既培养幼儿对父母的安全依恋,也培养幼儿对外部世界的安全感。

出现第二种类型的情况,如果是父母把孩子当温室里的话,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父母并没有培养孩子对外部世界的安全感?

这一点作为补充吧,下面关于儿童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对于这两种安全感的形成或者影响,我还是觉得是多因素,内因外因一起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个结果并不是3岁看到老,而是一个持续的发展的过程。
http://www./post/458414/




心理学家研究打破社交不安全感悲惨循环
 


汤姆喜欢苏珊但是担心苏珊不喜欢他。预计自己会遭到拒绝,因此他对苏珊很冷淡。猜猜将会发生什么?苏珊反过来对汤姆也很冷漠。汤姆的预言是自我应验的,他的社交不安全感增强了。这个悲惨的循环持续进行。但是,如果汤姆得到帮助以克服恐惧,热情地对待苏珊,那情况又会怎样呢?


 
幸好,他可以这么做,维多利亚大学的心理学家Danu Anthony Stinson认为,“自我肯定”——在这个任务中,人们深度思考与其个性直接相关的个人价值——看来是为有不安全感的人提供了心理上的缓冲,让他们把社交恐惧、焦虑放在一旁,行为举止上更加热情、有吸引力。”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Stinson等人的一项最新研究证实了自我肯定给现实的社交活动带来的益处,并发现这些益处可以持续两个月之久。这项研究发表在《心理科学》上。
 
在这项实验中,117位参与者通过调查问卷评估了他们与朋友、家庭、当前或者潜在的情侣的“关系安全感”,把自己对这些问题如“朋友认为我在他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我有很多人羡慕的作为伴侣的浪漫品质”的态度进行测量。
 
接下来,参与者将11个价值,比如智商和创造性,按照对个人的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序。实验组每人写一份自我肯定的文章,详述排在第一位的价值之所以重要的原因,该价值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该价值是他们个性的核心部分。控制组记录的则是排在第9位的价值,描述了为什么该价值或许对其他人也很重要。在之后的两个月中,参与者将两次到实验室中参加跟进讨论。在讨论中,参与者要汇报他们在关系安全感方面的情况。参与者要与实验人员互动,实验人员将根据参与者在激越(agitation)、焦虑(anxiety)和鉴赏力方面的表现来评估参与者的社交压力。
 
结论如下:那些完成了自我肯定任务(task)、最初表现出不安全感的参与者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产生了更多的安全感,并在与实验人员的交流中表现地更加放松和积极。
 
为什么效果能持续这么长时间呢?Stinson认为,或许它以这种方式发挥作用,即“你完成了这项自我肯定任务,然后你走到门外对着一位陌生人微笑,之后陌生人也以微笑回应。”比如,在家时如果你的爱人心情不好,你不把这种坏心情看作是针对个人的,而是尽力让爱人开心起来。下一次,他就会这样对你。“这是一个循环过程,'我感觉很好,我表现很好,我注意到别人对我很好,我感觉很好。’”
 
Stinson认为,感觉其他人并不关爱自己或者尊重自己,这会从多个方面影响幸福,带来的负面结果范围涉及情绪低落、经常感冒等等。因此,如果自我肯定能够帮助我们自我感觉好一点,在与人交往中更自在一点,那么它的益处将是很深远的。Stinson认为这是自己做的最重要的研究。

(来源: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 董亚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