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总投资500亿元进军养老社区商业模式日期/2013-10-17
养老是任何一个国家都绕不开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这已成为各方共识。财政部昨日发布消息,中央财政已将健康服务业、养老服务业纳入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范围。据报道,到2012年底,保险系企业在养老地产领域的投资已超500亿元。
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体消费规模超过1.4万亿元。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给本已跃跃欲试的众多投资者注射了一针“强心剂”,众多房企、保险公司纷纷涉足养老地产,养老地产(或称养老社区)进入“群雄逐鹿”的时代。 养老地产的商业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所尝试。早在2009年11月,泰康人寿首个获得保监会试点资格。随后,保险行业第一个养老实体——泰康之家投资有限公司设立,其斥资40亿元大手笔拿下北京昌平的2000亩地块,正式开始了高端养老社区的运作,并在上海等其他城市落子布局。紧接着,泰康于2012年6月推出“幸福有约终身养老计划”,成为国内首家提供养老社区挂钩型保险产品的保险公司。 这一商业模式向上衔接养老险、护理险、医疗险等保险产品,同时带动下游的老年医疗、护理服务、老年科技产品等产业,可以有效延长产业链,并整合相关产业增加盈利渠道。 泰康人寿此举引来众多效仿者,2012年11月,合众人寿推出一款分红型两全保险。去年6月,新华人寿宣布正式启动旗下养老社区项目,成为保险业内第二家正式启动养老社区投资项目的险企。中国人寿也开始规划构建养老社区“一南一北”的格局,其在河北廊坊拿地超万亩,计划总投资约100亿元,而南部则有可能落户海南。 据媒体统计,到2012年底,保险系企业在养老地产领域的投资已超500亿元。 但是,养老地产模式所受到的挑战也是如影随形。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养老地产不但投资回报期长,还囊括了医疗、护理、娱乐、物业等多维度的上下游服务,使开发商面临着综合运营商角色的转型与挑战。企业涉足养老地产的专业运营团队也是捉襟见肘,在国内,目前尚缺少成功和成熟的实践经验,而国外的团队又存在水土不服等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