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指导皇帝怎么收拾大臣的法学家

 lxm7963 2013-10-24

在漫长的中华历史中,皇帝这一特殊的角色总是吸引了太多的眼球。皇帝管理宇内群臣,如此庞大的工程,没有两把刷子是干不起来的。做皇帝也有做皇帝的学问,这门学问被称为是“帝王心术”,是皇帝驾驭天下的制胜法宝。

其实早在没有皇帝的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人对这种“帝王心术”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这种研究主要集中于法家,被后人概括为“术”,成为法家理论三大派系之一,而法家之“术”的创始人申不害,也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研究“帝王心术”这种特殊管理学的鼻祖,专门指导皇帝怎么收拾大臣。

 

颠沛流离的“天涯沦落人”

申不害,亦称申子,郑韩时期人物人。战国时期韩国著名的思想家。作为法家人物,以“术”者称,是三晋时期法家中的著名代表人物。

申不害身世坎坷,他在历史上总被蔑称为“贱臣”,这缘于他特殊的人生境遇。

郑国是法家的故乡之一,子产、邓析等都属法学大家,申不害受法家思想影响较深,同时,与当时很多法家一样,申不害也深受道家无为而治理想熏陶。申不害曾做过郑国的小官。

但郑国本来就是小国,子产去世后,国势式微,公元前375,大约在申不害20-30岁的时候,郑国为韩国所灭,申不害从此成为了韩国人,据说郑国战败后,申不害成为了奴隶,但至少刚沦为亡国奴的时候,地位卑贱。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学,逐渐地又在韩国崭露头角,成为一名低级官员,后来获得韩昭侯的赏识,成为了韩国的相国,可谓是位极人臣,完成人生的华丽转身。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在治学的过程中,申不害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他的思想围绕君主如何管理人的核心命题展开,他将自己的这种思想理论称之为“术”。

什么是“术”?申不害没有进行明确的解释。“术”是君主的专有物,是驾驭驱使臣下的方法。“法”是公开的,是臣民的行动准则,而术却是隐藏在君主心中,专门对付大臣的。

申不害说,“君如身,臣如手”,既然如此,君主仍要对付大臣是由复杂的社会斗争所决定的。春秋战国时,臣下弑君,酿成习气。现实告诉申不害,人君的主要威胁不是来自民众或敌国;而是来自大臣。所以他一再告诫君主,对君臣关系要有清醒的认识,那就是不相信所有的大臣。

申不害的管理学思想,其核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任免、监督、考核臣下之术,史称“阳术”,这就是《韩非子·定法》篇所说的:“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二是驾驭臣下、防范百官之术,人称“阴术”。

 

看你们怎么敢玩猫腻

首先,要求君主掌握生杀大权,“操杀生之柄”,强调君主在国家政权中的独裁地位,要求臣下绝对服从君主,即“尊君卑臣”。君主要独断,要把生杀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绝不能大权旁落。具体工作可以交给臣下,国君不必事必恭亲。

接着君主要有“课群臣之能”,就是对群臣进行监督、考查、防范。国君任命了臣下,理所当然地要求臣下忠于职守、严格遵守法令,并要防止臣下篡权夺位。因此臣下是否真正胜任所担负的任务?工作业绩如何?其属下臣民有何反映?有没有违法乱纪、以权谋私的现象?有没有人要搞阴谋诡计?

所有这些都必须进行考查。这是保证行政工作效率和国治民安的重要手段。以上主要是“阳术”。

 

背后再来点“阴的”

但只有“阳术”还不够,还必须有“阴术”。因为做国君是天下之大利,人人都想取而代之。“天子轮流做,今日到我家。”这是从古至今的一句口头惮。君主要集权,某些权臣、重臣也会想揽权、篡权。

因此,在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之后,防止某些权臣专权、揽权,甚至进行篡权活动就成为当时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这就要求国君善于控制臣下,及时发现臣下的毛病和阴谋。为此,君主就需要设一些耳目,及时了解、掌握臣下的情况,后来就发展到搞特务活动。

申不害认为,要管理好群臣,必须要用两种手段,将阳术与阴术结合使用,“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才能牢牢地确立君主的无上权威,保持统治秩序的有序进行。

 

哥玩的不是革命

很多闻名于世的法家人物都有一次惊天动地的变法,申不害也不例外。他在韩为相19年,通过变法使韩国走向国治兵强。

但是相比较起其他的变法,申不害的变法独树一帜。我们理解的变法,是变动原有的社会规则,打破现存的利益集团,影响幅度大,打击层面深,本质上是一次深层次的社会变革。

申不害的变革特殊就特殊在,他变法的对象主要是针对官僚,而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没有其他变法那么剧烈。具体的表现,就是推广他的君主之“术”。

他的这一主张自然是针对韩国最要紧的内部问题,从一件事上就可以看出一些蛛丝马迹。

在申不害刚刚成为韩国大臣的时候,有一次,魏国发兵攻打赵国,一直打到了赵国的都城邯郸,但攻了很久,也没有攻下邯郸,魏、赵两国都派使者来想与韩国联合,韩昭侯想听听大臣们的恶意见,结果大臣们的意见都不统一,双方都争执不下,于是朝会就陷入了停滞。

韩昭侯问申不害:“你看我与哪国联合好一些呢?”申不害刚接触韩昭侯不久,不知道韩昭侯是怎么想的,怕说错了话韩昭侯不高兴,便推托说要好好考虑考虑。申不害私下里却找到了赵卓、韩晁两位大夫,让他们分别劝说昭侯,一个说助魏,一个说助赵,申不害则在一边注意观察韩昭侯对这两种意见的反应。

根据观察,申不害发现昭侯倾向于其中一种意见。当昭侯再次问他的时候,申不害就说出了昭侯所倾向的那种意见。昭侯听过之后,果然很高兴。

在这个故事中,申不害所运用的就是“术”。在当时,“术”确实能够非常有效地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冲突,很好地维护王权。这种“术”也正是韩昭侯所需要的,因为他看到了直接导致韩国弱小的原因,并不是来源于国外的侵略,而是在萧墙之内的火并,而“术”正是对付这种内部矛盾冲突的有效办法。所以他在发现申不害这个善于用“术”的人才后,马上委以重任,令申不害为相。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学术以干韩昭侯,昭侯用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

 指导皇帝怎么收拾大臣的法学家 - 刘典 - 刘典的博客

 
 

人亡政衰的历史迷局

申不害在韩国实行以“术”为主的法制,经过15年改革,加强了君主集权,使韩国“国治兵强”,政治局面比较稳定,国力也有所增强。但实行这种政策也产生了另一个后果,即“一言正而天下定,一言倚而天下靡。”

这种改革弊端十分明显,“术”取决于君主本人的才能,君主本人比较正确,有能力,国家就会比较兴旺;相反,国家就会陷入混乱,老百姓就会遭殃。正因为申不害与韩昭侯用“术”有余,定法不足,“不擅其法,不一其宪令”,因此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韩国的问题。韩昭侯一死,韩国很快又衰落了。但申不害重“术”的法制思想却为历代封建帝王加强君主集权提供了理论和经验,也为一些人搞阴谋诡计开了先河。

可惜改革并没有彻底地推行下去,在一次与魏国的战争中韩国元气大伤,多项改革措施给恢复经济建设让位,后来申不害去世,改革后继无人,申不害的改革就此无疾而终了。

韩昭侯此时也变得怠惰,疏于朝政,在国都修筑高大的城门,一直到死,再也没出城门一步。韩国的国势又衰弱下去,再次成为任人欺凌的国家。能够果断地任用申不害变法,韩昭侯应该是个有作为的君主,可惜不能善终,应了一句古话,善始者众,善终者寡。

 

历代帝皇之先师

申不害以术治国,对韩政权的巩固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后世帝王中,首先是秦始皇利用这种领导学一统天下。历代帝王在其统治政策中,也或多或少地用申不害的术去治御臣下,从而加强帝王的权力,成为申不害之“术”的具体实践者,申不害可谓是历朝历代皇帝的老师了。

司马迁在《史记》中充分地赞扬了申不害的变法成绩,说申不害在韩国变法的十几年里,国家太平、富强,兵力也非常强大,使得别的国家对韩国不敢有吞并之心。而且,韩国还扩大了自己的疆土。

公元前353年,韩国攻打东周,占领了好几个城池,公元前346年,韩国又和魏国联合出兵,占领了楚国的上蔡。

因此,申不害是历史上一个不容忽略的改革家,尤其是他提出的官员考核制度,给后代的君主选拔官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liudian2011,下方是二维码。每天会有我的文章推送,更多地与大家分享我的所见、所想、所感,希望与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学习同时,我在使用网易云阅读,大家也可以关注“刘典的文化天空”,与我互动交流,感谢各位朋友!http://yuedu.163.com/sns/feed?uid=uEY2tTg 

指导皇帝怎么收拾大臣的法学家 - 刘典 - 刘典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