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建中汤证应是实寒证

 神医图书馆318 2013-10-24
大建中汤出自<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原方由蜀椒二合(炒去汗)、干姜四两、人参二两、饴糖一升组成,为水煎两次服量.原治"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者.但该方功效及所治之腹痛的病因病机究竟是什么,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令人颇感疑惑.有谓中阳衰弱,阴寒内盛而不言虚实者,全国统编二版至五版及21世纪课程教材<方剂学>、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方剂学>[1]等主之;有直言中焦虚寒或虚寒腹痛者,全国统编六版<方剂学>、<中医治法与方剂>[2]、中医药学高级丛书<金匮要略>等主之;有谓蛔虫扰动者,<金匮要略心典>、<成方便读>等主之.本文以为大建中汤证不应是虚寒证,也不应是蛔虫证,而是实寒证.其功效不应称为温中补虚、降逆止痛,而是温中祛寒,降逆止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