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象深刻的游(九)柱子多极了的寺庙

 云天123 2013-10-25

印象深刻的游(九)柱子多极了的寺庙

离开白色之城——乌代布尔,我们下一站要去蓝色之城——焦特布尔。从乌城到焦城,坐火车的话很麻烦,查来查去,只能乘坐长途车。

不过,坐不太舒适的长途车,却可以得到意外的收获,那就是途中的“千柱寺”。

一般人都知道印度有印度教和伊斯兰教,还有发源于印度的中国第一大宗教——佛教。可是遗憾得很,眼下的印度人已经将佛教无私的捐献给了东土,只剩下不到1%的印度人还属于佛教信仰者。

在印度还有几个小的宗教,比如耆那教和锡克教。锡克教等到了阿姆利则再说,而我们途中经过的“千柱寺”,就是耆那教所建。

耆那教是起源于古印度的古老宗教之一,有独特的信仰和哲学。说起他们的独特,一是素食,二是禁欲。最直观的看去,凡是寺庙里的神像为裸体的就是耆那教。比如,在埃洛拉石窟群里就有耆那教的神庙。

乘车前往,坐在我前面的老人,头上的缠头布也有些奇特,从某个角度看过去,倒也有点类似一根根的柱子。


“千柱寺”坐落在一个山谷里,这里是耆那教在印度的五个宗教圣地之一,有着印度最大型的耆那庙群。

庙群有围墙有大门。

 

大门里便是宽阔的大路,路面干净,两侧绿树成荫。

最重要的,进门还不要门票。这可让来自寺庙也很多的中国的我们有些不习惯。

 

得知“千柱寺”的上午是属于信仰者,而要到下午才对游客开放。

我们在一间类似办公室的房间里存放了行囊,便随意的到处看看。

可以看到井边取水女孩子的羞涩笑容。

 

可以看到自由自在的叶猴。

 

有人开着车子前来,向叶猴群分发食物。


不杀生的耆那教,也很好的善待动物。善待动物除了给予食物外,也并不利用它们来吸引游客。


在这片山谷里,除了著名的“千柱寺”,还散落着一些小小的寺庙。在周围的荒凉景色中,似乎穿越到了古时。

 

附近有座印度教的寺庙,颜色斑驳的石头建筑,被一年一度盛开的艳丽陪伴。古老与鲜活,其实谁也离不开谁,互相衬托着,也就更加彰显出来各自的特色。


这印度教寺庙很古老了,附近有些已经坍塌掉屋顶的遗迹。

 

一位祭司,看守着这座寺庙。

有意思的是,在后来又看见他的时候,却是一副当代潮人的模样。坐着轰响的摩托,穿着牛仔裤,戴着大墨镜。要不是他打招呼,我们谁也认不出来。

 

从外围看“千柱寺”,一座突兀在荒谷中的纯石头建筑。

 

“千柱寺”建于1439年,那时的中国,正是明英宗的正统年间。虽然那时已经有了北京的明故宫,可是如此体量的石头建筑,却是不曾有过。

 

眼下的“千柱寺”,还是只能印度人进去。也许是害怕不懂规矩的老外们进去后只顾得游览,而破坏了神圣的气氛。

 

要等到12时才开放给游客,我们就绕着“千柱寺”转一圈看看。

“千柱寺”四面皆有门,所以又被称为“四面神庙”。只是正门特别的高大,需要走上多层台阶方可进入。

 

在塔状建筑的外表面,雕凿了许多的人像。有舞蹈的、有性爱的,形态、神态不一。

 

蓝天之下,这样的建筑和雕塑,经过了几百年。虽然失去了开始的光洁,可是经历过风霜的洗礼,却更让人觉得尊重。

 

终于轮到了我们这些老外,需要脱鞋,需要安检,需要将水壶之类的留在门外。

 

先看看门吧,无论是敞开的,还是紧闭的,无一例外的在门槛门框门楣上,雕刻出覆盖了全部石材的图纹图案图像。

 

进入大厅,更是柱子一根根一排排一群群的林立。

 

柱子上的雕刻固然令人称奇,可是更复杂的石头建筑结构就更加让人觉得叹为观止。


这些柱子,支撑起来一处处的穹顶和塔顶,一共有29个。


这些穹顶,变幻出来极其精妙的藻井形式。这可不是木头雕刻的哦。

 

在外面看皆是半圆形的隆起,可是从里面看,却又是各式各样。

 

在厅堂内,这样具象的雕塑并不多。


更多的只是由柱子支撑起来的廊道和屋顶。

 

大理石的建筑材料,保证了可以精雕细刻,可再加上创意和虔诚的心意,才能完成眼前这样的作品。



在寺庙里,有管理的神职人员。


据说耆那教又分为天衣派和白衣派,可除了他们身上披着的纱巾,看不出来有别的什么不同。


这位披着黄袍的老者,曾经屡见于游客的照片中,似乎他也拥有了许多游客粉丝。


我是听不懂他们在谈论着什么,也许是属于追寻最原始的意义。

 

说到最后,号称“千柱寺”的这壮观的寺庙里,到底有多少根柱子?

1444根,令人惊叹的数字。

令人惊叹的不止是数字,还有那每一根柱子上那精致的雕刻。

不过,那1444的数字,可不是我数出来的。

而是度娘告诉我的,也许,这不算“谣言”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