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游洞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西北10公理处,是西陵山北峰峭壁上的巨大天然溶洞,它背靠长江三峡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因洞内自然风光奇异,而驰名中外。 三游洞属石灰岩溶洞,高约60米,洞内宽敞,雄伟壮观。入洞约15米处,便有两根巨大的钟乳石自洞顶垂下,恰如门楹将此洞分为前后两室。前室明敞,后室幽秘,各有其趣。洞内还有一个耳洞,它仅容一人扶壁贴身、弯腰曲腿而行。出此耳洞,即可一眺万里长江的壮丽景色。洞壁高低起伏,奇异多姿,或如云飘水泻,或如蛇舞兽奔,变化万端,难以名状。洞内外的石壁上,历代文人骚客题刻甚多。 据考,唐代元和14年(公元819年),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会于夷陵(今湖北宜昌),同游洞中,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写在洞壁上,三游洞由此得名,人们称之为“前三游”。到了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东坡)、苏辙父子三人,也曾来游此洞,各题诗一首于洞壁之上,人们称之为“后三游”。 历代途经夷陵(宜昌)的人,大都到此一游,并以楷、隶、行、草各种字体和诗歌、散文、壁画、题记等形式写景抒怀,镌刻于石壁之上。 今天,当我们游览长江山峡,不仅能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还能欣赏到这些弥足珍贵的碑文和石刻,感谢这些文学大师为我们留下的文化瑰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