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6年,龙岩卷烟厂开始试生产过滤嘴卷烟,当时厂里只有一台生产嘴烟的设备,而且过滤嘴包装机还是从上海卷烟工业机械厂购进的,因此产量低下,质量非常不稳定。1979年,龙烟厂将原有的普烟线改造成850KG/H普烟和嘴烟混合生产线,并于1980年投入批量生产,产量达2658箱,为以后独立的嘴烟生产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滤嘴卷烟的问世无疑是卷烟生产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当时国外的过滤嘴卷烟产量已占到90%以上,而我国仅占总产量2.7%,福建省的嘴烟产量也才占到7.5%,为了尽快扭转这一落后局面,生产更多更好的嘴烟,满足市场的需求,提高企业经济效应,龙烟厂加快了技术改造和嘴烟新产品的开发研制。从1977年到1982 年的五年间,龙烟厂增加了10个新品种牌号,其中之一,就是乙级嘴烟“金麟牌”卷烟。 “金麟牌”嘴烟投产于1982年,属81mm烤烟型。“金麟牌”烟标设计大胆使用了大色块,桔红色面积占了整个烟标的80%,使整个烟标充满喜庆、吉祥的气氛。该烟标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印有“福建省食品工业公司监制”的字样。当时根据福建省轻工业厅的指示,龙岩、厦门、云霄三个卷烟厂同时使用这一牌号,按同一配方进行生产,主要原料为津巴布韦和印度进口的烤烟叶。这也就形成了在福建卷烟史上十分罕见的三个卷烟厂同时生产一个牌号的现象。 1982年福建省的嘴烟占到了总产量的15.17%,比1980年提高了7.67%。也比全国水平高出了许多。可以说包括“金麟牌”嘴烟在内的一批新产品做出了巨大贡献。因产品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金麟牌”嘴烟仅生产了一年多就于1983年停产了,但是由于她的特殊性,在龙烟乃至全省卷烟生产史上留下了一段令人回味的佳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