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湘潭金霞山沙头点颔堂郭氏源流考

 诸城郭氏图书馆 2013-10-26
       湖南湘潭金霞山沙头点颔堂郭氏源流考
                           附:启元公家训\湖南洪江全福堂简介
                                               作者:郭周同(振国) 郭起雨  郭敢(昌明)

   公元1363年即元顺帝至正十一年,朱元璋与陈友谅为争夺天下而在鄱阳湖大战一场,这时候有一艘元朝的官船上的人就在九江附近观战到了中国军事史上一场惊心动魄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船上是元朝吏部考功郎、司绩大夫郭东皋一家人,郭东皋,又名启元,字汝三,号东皋,原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麻冈村,元朝至正(1341—1350)进士。初任湖南永州零陵县令,由于政绩突出,被遴选为吏部考功郎、授司绩大夫。1363年因母亲去世按规定回原籍丁忧守制,于是辞官携全家回江西,当船到了九江时正逢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天下而大战鄱阳湖,水路和陆路都无法通行,于是转由长江逆水上行到洞庭湖下湘江转道由湖南回江西庐陵原籍,经长沙到了湖南攸县,但时值战乱,道路不通,家乡音书断绝,返乡已经不可能了,如是就在攸县县城的东门住了下来。过了几年有江西的故人自湘潭来,向启元公道:潭人诚朴,地土沃饶,两江民众徒居此者不可胜计,且其风景不下故园。东皋公听后乃便艇扬帆,举家徒居湘潭金霞山,遂成为湘潭金霞山沙头郭氏开山始祖。
   因长期战乱,全湖南地区人烟稀少,天地荒芜,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所以这时明朝政府实行了移民政策,并且规定插地为标,即谁先占就是谁的土地。湖南因有85%是来自江西移民,故湖南人一贯称江西人为“老表”。自明洪武二年(1369年)到湘潭县柳丝巷定居(今湘潭县老县城),并在明七十七都即清代十二都金霞山湾头港(今湘潭县易俗河镇金霞村)今沙头郭公堂、吴陂塘、茶陵湾等位置置业田产兴家业。
   这时候天下大定,已经过上了太平日子了,明朝政府发布诏书,要启元公去南京任职,并授“博士”之职,东皋公并没有接受这个任命。东皋公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去南京扫墓回湘潭后就在家里教授孙辈读书,撰写家训,教诲后人,自号故元遗老。生于元代元统元年(公元1333年),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三月十二日辰时去世,终年六十六岁。
   湖南中湘金霞山郭氏第二代祖庆孙公又名德衍,元至正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二日出生,明洪武年间入籍长沙郡,并经乡试选拔为江南江宁府句容县县令,因双亲去世丁忧守孝,因此移居湾头港金霞山,庆孙公因怡情山水而无心仕途,就在金霞山定居了下来,卒于明英宗正统丙辰年五月十六,享年七十三。
   中湘始祖从江西吉安府庐陵县麻冈村徙居湘潭。其后代枝繁叶茂,人丁兴旺,至四世(派)有源、洤、滨、涧、汶、海、谦、濂八兄弟,称之为“八大房”。明朝,先人出资在易俗河湾头港建郭氏宗祠,为三进两厢房,书门联“金霞毓秀,湘水流清”,“汾阳世家”。取子仪公“点颔留辉”的典故以“点颔堂”作堂号(1972年兴建向东渠时宗祠被拆除),另外源、洤、滨、涧、汶、海、谦、濂也分别建有分祠堂,因种种历史原因,现在只有涧公祠还有部分遗迹留存,包括总祠在内的其余的七个祠堂都已经毁了!!!实在是令我们这些后人痛心疾首!!!    到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中湘金霞山沙头郭氏族谱已九修。我本人看到的最早家谱是很散乱的六修谱,但在上海图书馆有我们的五修和六修家谱。
     经过翻阅族谱,才知我中湘金霞山沙头郭氏系唐汾阳王郭子仪之后裔。其中,《麻冈旧谱原序》由宋朝观文殿大学士太子少师庐陵人欧阳修撰写。八修谱中还记载了唐德宗《荣封一家诰》和欧阳修写的《子仪公赞》,,在清朝的一修谱修谱时更是有当时的进士左都御史赵申乔、进士翰林院编修浙江提督文志鲸、进士翰林院庶吉士黄中理、奉直大夫刑部清吏司主事胡正笏、进士翰林院庶吉士胡泽潢;二修谱时有进士奉政大夫翰林院检讨谏丙午科主考李天龙、进士翰林院吏科给事中湖南提督倪国连、中宪大夫大理寺少卿张璨等进士和翰林为我族修谱写了序言。
   我中湘金霞山郭氏人才辈出,出了不少的进士,任过总督、将军、提督、巡抚、知府、知县,较有名的有;在明朝有郭涧(涧房始祖,字沚溪,郡增生,诰封荣禄大夫),郭思通(涧房,字次盛,涧公长子,明成化年间四川总兵,荣禄大夫,中湘沙头郭氏以儒家出身而任武职并建立功勋者从思通公开始),有郭金台(涧房,字幼隗,明隆武乙酉科举人,授职起检司签事著有《石村文集》等)。
   在清康熙年间的云贵总督郭凌云(濂房,谱名大麟,)、湘军名将直隶提督郭松林(汶房,谱名芳钺,字子美,号西堂,被清政府赐予着“黄马褂”,世袭二等轻车都尉,谥号“武壮”)。
   在中华民国时期有前清广西钦州道台后为民国中将(北洋政府时期)郭人漳(汶房,又名郭葆生,是松林公之子,与齐白石是挚友);国民革命军少将郭子修(涧房,谱名芳慈,行十三,字保赤,号子修,故乡下俗称修三老太爷;前清秀才,驻省湘潭师范毕业,在江西南昌任职,国民革命军少将军衔,家中曾有一尊在景德镇烧制的着国军少将军服瓷像,在“四清”中被从醴陵来的“四清工作队”一姓汤的队长发现后给砸了)。民国时期留日博士郭省吾。
   在当代有解放军少将郭应斌(曾任湖北省军区副司令)、湘潭市市委副书记郭果夫等,具体流传如下 :
   一、子仪公有八子,长子曜、次子旴、三子晞、四子昢、五子晤、六子暧、七子曙、八子映。女七归太仆卿赵纵,少府少监李洞清,光禄卿王宰余未祥。

   我中湘金霞山沙头郭氏是长子曜的分支,下面具体叙述:
   一、子仪,字子仪,大唐相国、尚父、太尉、中书令,封汾阳王,祁国公敬之公子也,唐嗣圣十四年丁酉生,建中二年辛酉薨,寿八十五,谥忠武,陪葬建陵,今甘肃庆阳府合水县墓存;子八女七; 原配:王氏,唐封赵国夫人; 次配:张氏,唐封韩国夫人,嗣圣十六年己亥生,建中三年壬戌薨,享寿八十有四,葬建陵,今甘肃庆阳府合水县与夫合墓。
>  二、曜公,太子少保、太原郡公,卒赠太子太傅。子一锋。
   三、锋(又名锜),仕至参军,封汾阳郡公,子一(王余)。
   四、(王余)又名珍,仕至县尹,有一子端夫。
   五、端夫,仕至大中大夫,子一在徽。
   六、在徽,义不仕后梁,由山西汾阳徙居金陵(今江苏南京),佐后唐,为鸿胪寺右卿,后坐言亊,谪吉州刺使 (今江西吉安市),遂居吉之望云门,卒葬安福乡,子三;配何,赠夫人,生晖、宜、兴。
   七、晖字伯阳,仕南唐,为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太平广国公,以父谪吉州宦寓庐陵,遂卜居六十二都麻冈,是为麻冈开山祖,从太祖战,殁河内,葬六十三都儒行乡大丰塘,紫霄观前宋吕蒙正撰有神道碑;配李:封夫人,生长子轩、次子軿、三子轮。
   八、轩字孟兴,赠左中大夫,卒葬安福县五十八都地名岑子塘; 配颜,赠夫人,葬合夫冢,生一子靖。
   九、靖字明叔,宋进士,仕至殿中御史、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与吕蒙正同榜,宰西安,葬五十二都地名紫云塘卯山西酉向;
配王,封夫人,生熙。
   十、熙字和父,一字彦文,荫任潭州推官转吉州观察使,葬地名朱家坊橘子岭东坑,覆妁(木旁)形卯山酉向。
配罗。封安人,生三子,长子龙、次子盛 、三子宣。
   十一、盛字光伯,居麻冈葬安福五十八都地名添子冈,天虹饮水形;配王,生有一子桂。
   十二、桂字圭卿,葬焵村庙前坎上象形子山午向;配罗,系印冈罗家葬袱朱家坊推官墓右,生有三子:长子统、次子绂、三子绶。
   十三、绶字受之,葬五十一都,地名南村柏树下午山子向;配王,生卒未详,生有四子:长子议、次子诚、三子训、四子谓。
   十四、谓字兴行,葬五十一都,地名南村西坑;配罗,生有三子:长子钦、次子锐、三子才。
   十五、锐字茂咸,葬六十二都,地名鱼塘虎形乾山巽向;配周,生有有四子:长子汶昭、次子汶达、三子汶锦、四子汶海。
   十六、汶达字子通,葬袱真君山广国夫人墓下;配陈,葬袱焵村庙,生有二子:长子知清、次子知和。
   十七、知和葬福田;配欧阳,葬坊里,生有一子须。
   十八、须,字季华;配刘,生有一子仲珷。
   十九、仲珷字智行,葬安福城后;配刘,葬袱安福六十五都塘基观祖墓下,生有一子彦祥。
   二十、彦祥;配李,生有五子:必继、必显、必达、必彰、必魏。
   二十一、必继,字尧先,一字孝先,封奉议大夫葬添子冈;配王,生有二子:能可、进可。
   二十二、进可字子倡,号怡堂,由解举补迪功郎永州司户,奉议大夫,葬乾卫未山丑向;配李,封宜人,葬洛塘,生有二子:德章、德俊。
   二十三、德俊字兴杰,号拙存,葬甘棠鹤山;配罗,生有三子:于明、于中、于成。
   二十四、于明字可照,号兴耕,葬五十八都冯塘丙山壬向;配高,葬合夫家,生有二子:仕则、寅则。
   二十五、仕则字敬一,有一子:一高。 陪王,生有一子,一高。
   二十六、一高字松年,号存节,行才一;配王,生有一子尚敬。
   二十七、尚敬,行三;配王,生有二子:克让、克用。
   二十八、克用,行袁二,字子行,葬葛陂杉树计必继公时由麻冈 迁葛陂村;配罗,葬合夫冢,生有一子启元。
   二十九、启元字汝三,号东皋。 配李,生一子庆孙。

   一、中湘金霞山郭氏始祖:东皋公(讳启元),妻李氏,系江西湖芒望族,有一子庆孙。
   二、庆孙公(讳德衍公),明江南府句容县令。妻文氏(江西庐陵人,系宋丞相信国公文天祥之孙女,生荣、显、胜),次妻王氏(湖南攸县人,生继、应),三妻娄氏(湖南湘潭人)。
   三、荣(华宇公),妻罗氏,去了四川,以后音信全无,故谱上记载卒略。
    显(达生公),妻周氏,生源、洤;
    胜(公逊公),妻张氏,生滨、涧、汶、海;
    继(供垂公),妻彭氏,无子嗣;
    应(宜齐公),妻赵氏,生溓、濂。
    四、源、洤(元凡公)、滨(渠成公)、涧(沚溪公)、汶(睿川公)、海(步韩公)、溓(抑然公)、濂(介然公)。这就是八大房的始祖。
源、洤、滨、涧、汶、海、溓、濂是为八大房。
    五、思
    六、(未统一字辈,但名字均为“山”字头,如:岩、岑、嵾、嶽等)。
    七、兴
    八、(未统一字辈,一般为“常”字头,如:常、堂、棠等)
    九、维
    十、金
    十一、(未统一字辈,一般为“王”字旁,如:琛、珹、琚等)
    十二、大
   十三、裔
     十四辈开始统一字辈,即:
                 世泽远传芳,人文振起昌。
                 诗书开甲第,忠孝植纲常。
                             行      派
14派:世   15派:泽   16派:远   17:传   18派:芳
19派:人   20派:文   21派:振   22:起   23派:昌
24派:诗   25派:书   26派:开   27:甲   28派:第
29派:忠   30派:孝   31派:植   32:纲   33派:常

   现启元公后裔有的徙居四川、云贵、湖北。在湖南省内长沙、株洲市、株洲县朱亭、株洲县渌口、株洲县伞铺(古称散步亭)、醴陵、湘西地区、怀化地区、益阳地区、常德地区等地。另外湖北江陵也发现汶房和海房的后裔,另外,还有因历史原因有些去了台湾、香港、美国等海外异域,保守估计启元公后裔现在有近三十万人。


附录一:
        中湘金霞山郭氏始祖东皋(启元)公家训
  
人生必确(恪)守大节,事亲不可不孝,事长不可不弟,事主不可不忠,交友不可不信。居乡宜和,勿横行武断。居家宜俭,勿淫逸骄奢。就业必精勤。宅心必正大,毋纵酒耽酣,毋赌博荡逸,毋利己害人,毋恃强凌弱。积阴功莫计果报,行美事莫听谗言。
   为人子弟者,第一要读书,即不能显亲扬名,亦得通晓古今道理,作事不至全非,而身修家齐由之。躬亲稼穑,力田服畴,皆本计也。
吁吾所望子若孙者,楮颖难悉。
   今年夏间,余方自吴展墓,归潭居闲无事,因率笔书此。冀吾子若孙其聪听焉。
                               明洪武二十九年丙子岁(1396年)
                                                                   故元遗老东皋偶书

附录二:
   启元字汝三,号东皋,行延二。藉隶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世居麻冈村。元朝至正年间的进士,曾任湖广永州零陵县知县,由卓异取吏部考功郎,授司绩大夫。丁母难,告致回藉,舟至九江,遇红巾贼,水陆俱阻,乃由长沙至攸邑寓东门。明朝洪武二年徒居湘潭县治东南隅柳丝巷,辟地为庐,置七十七区,即今十二都,金霞山湾头港沙头郭公塘、吴坡塘、茶陵湾等处田业。时海宇初定,诏起博士不就。明洪武二十九年自吴扫墓回潭,携孙课读,作家训,垂示后人。自号故元遗老,以元朝元统元年癸酉生,明朝洪武三十一年戊寅三月十二日辰时卒,寿六十六,葬柳丝巷癸山丁向。今观湘门城内有墓碑华表,每年清明前后备牲致祭。(摘自一九四二年中湘金霞山沙头郭氏九修族谱)

附录三:
   大麟公诰授武显将军, 字凌云, 号野亭,又号享厅,明崇祯九年丙子十二月初六日亥时生,原任贵州总兵,云贵总督, 清康熙十七年复任贵州抚标游击。三十三年致仕,康熙帝令侨寓黔阳县二都一里七甲茶溪,康熙四十八年己丑三月二十四日丑时没葬合妻墓左中一棺同向有碑,子六 。 元配张诰封夫人基洪,女,明崇祯十年丁丑九月初七日已时生,清康熙三十八年己卯七月初二日已时没葬二都一里七甲龙山田辛山乙向有碑,生裔杰、骏、伟。次配黎诰封夫人思英,女,明崇祯十五年壬午二月初六日子时生,清康熙五十年辛卯十月十二日戌时没葬合夫墓同向有碑,生裔、儒、仕。
   启元公的第十二派孙凌云(濂房),字派名大麟,清康熙年间,任云贵总督达三十余年,镇守一方。后告老还潭,朝庭令安住黔阳(今湖南洪江),成为洪江郭氏开山始祖,另起堂号为“全福堂”(意即子仪公全家福禄的典故),从第一次修谱到第九次修谱全福堂的宗亲一直是和湘潭点颔堂同步修谱,实属不易!!!因为路途艰难,走陆路必须翻过雪峰山,走水路也要出沅江再往湘江逆水行舟!!!2000年洪江拟修十修谱,派人来湘潭联系,可惜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很是遗憾,如是决定就先行修定十修家谱,并新续了十个字派,到今年湘潭总祠赴洪江恳亲时,全福堂的宗亲决定与湘潭总祠同步合谱重新修订新的十修家谱!!!现在洪江“全福堂”郭氏已有后裔达三千多人。
   郭周同(振国):子仪公的49代孙、启元公的21代孙。
   郭起雨:子仪公的50代孙、启元公的22代孙。濂房,大麟公洪江全福堂十一代孙
   郭  敢(昌明):子仪公的51代孙、启元公的23代孙。

参考资料:
(1) 郭世科《郭氏源流考》
(2) 许永生《虢国与郭氏》
(3) 《中湘金霞山沙头郭氏八修族谱》
(4) 《中湘金霞山沙头郭氏九修族谱》


郭周同(振国)的世系:
郭子仪二十九世孙  启元
    迁潭始祖  启元(东皋公),元进士,司绩大夫,吏部考功郎,元元统元年葵酉生,明洪武三十一年戊寅三月十二日辰时卒,寿六十六,葬柳丝巷山向,今观湘门内有墓碑华表墓庐,绕庐置房屋基址园土,每年清明前后备牲致祭;  配李,系江西湖芒望族,元赠宜人,元元统二年甲戌十一月二十六日子时生,明洪武二十九年丙子十一月初二日丑时卒,寿六十二,葬合夫冢有墓图,生一子庆孙。
    二  派 庆孙(德衍公),明江南府句容县令;元至正二十三年葵卯十一月卯时生,卒于明正统丙辰五月十六日午时,寿七十三,葬十三都十甲牛形山,明洪武年间入籍长沙郡,元配文氏,江西庐陵人,系宋朝宰相信国公文天祥之孙女生荣、显、胜。次配王氏,湖南攸县人,生继、应。 三妻娄氏,湖南湘潭人,无子。
>三 派  荣(华宇公)携妻罗氏去了四川,再无联系,故资料卒略;显(达生公)妻周氏,生源、洤; 胜(公逊公),邑庠生,以明经入贡成均,妻张氏,生滨、涧、汶、海;继(拱垂公)妻彭氏,无子嗣;应(宜齐公)妻赵氏,生溓、濂。源、洤、滨、涧、汶、海、溓、濂是为八大房。
   四派 涧,字沚溪,郡增生,诰封荣禄大夫,明永乐七年己丑四月十八日午时生,成化二十三年丁未三月十九申时没,寿七十九;妻张氏,诰封夫人,明永乐十四年丙申正月初三未时生,天顺八年甲申二月十五辰时没,生二子:思通、思达。
   五派 思通,字次盛,明正统五年庚申三月十三巳时生,正德十五年庚辰十月二十四戌时没,寿七十二,成化二年功授四川成都总兵,明弘治元年致仕,授荣禄大夫;妻陈氏,诰封夫人,明景泰二年辛未五月十六丑时生,正德十二年丁丑八月初二子时没,生四子:嵾、岩、岑、嶽。
   六派 岑,字名谷,岁贡生,武陵教授敕封文林郎,明弘治三年庚戌二月十五日巳时生,隆庆三年己巳十一月初一子时没,寿八十;妻欧氏,明弘治十年丁巳正月十二午时生,嘉靖四十五年丙寅九月是吧卯时没,寿七十,生二子:兴弼、兴辅。
   七派 兴弼,字栗山,痒生,明正德十四年己卯七月二十未时生,万历十年壬午十一月十六辰时没,寿六十六;原配妻黄氏,明正德十四年己卯三月十五日午时生,嘉靖三十八年己未九月初一日申时没,生三子:羡、棠、常;续配妻胡氏,明嘉靖十年辛卯三月初十巳时生,万历二十二年甲午正月二十六寅时没,寿六十四。
   八派 常,字继珊,明嘉靖三十四年乙卯三月初二卯时生,万历二十八年庚子二月初一寅时没;妻谢氏,明嘉靖四十二年葵亥十二月初五丑时生,清顺治三年丙戌三月二十四酉时没,寿八十四,生三子:维銮、维动、维烈。
   九派 维烈,子明楚,明万历二十一年葵巳闰十二月二十五戌时生,清康熙十一年壬子三月二十七酉时没,寿八十;妻罗氏,明万历二十三年乙未十六日巳时生,清康熙二年葵卯三月十六申时没,寿六十九,生五子:金唫、金实、金宠、金寰、金献,女二。
   十派 金唫,字衡玉,明万历四十四年丙辰二月十五酉时生,清康熙三十八年己卯二月二十六戌时没;妻吴氏,明万历四十四年丙辰三月十五日酉时生,清康熙二十八年己巳九月十二酉时没,生三子:珵、琛、琚。
   十一派 珵,字辉昌,号光显,明崇祯八年乙亥四月二十六午时生,清康熙五十二年葵巳十月二十四寅时没,寿七十九;妻向氏,明崇祯七年甲戌八月二十三子时生,清康熙五十二年葵巳七月初四四是没,寿八十,生四子:大机、大业、大总、大序。
   十二派 大序,字述周,清康熙十三年甲寅三月十四卯时生,乾隆二十一年丙子十二月初八未时没,寿八十三;妻彭氏,清康熙十八年己未十一月初五辰时生,雍正八年庚戌三月初八巳时没,生六子:裔渊、裔深、裔濮、裔漳、裔渭、裔溪。
   十三派 裔深,字宗万号如泉,清康熙四十一年壬午二月初九卯时生,乾隆三十二年丁亥九月初三酉时没,寿六十六;妻周氏,清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四月十八戌时生,乾隆三十二年丁亥三月二十八辰时没,寿六十四,生七子:世忠、世孝、世庭、世贤、世能、世志、世豪,一女;世豪嗣从弟裔汪为后。
   十四派 世贤,字国材,清乾隆元年丙辰二月十六辰时生,道光二年壬午十一月初十午时没,寿八十七;妻陈氏,清雍正十三年乙卯七月初五卯时生,乾隆六十年乙卯十一月十六日辰时没,寿六十一,生一子:泽峰,一女。
   十五派 泽峰,字维岳,号美山,清乾隆四十八年葵卯十一月十一申时生,道光二年壬午七月二十七申时没;妻刘氏,清乾隆四十五年庚子十二月午时生,嘉庆十九年甲戌三月十九申时没,生四子:远纲、远纪、远采、远絅,一女。
   十六派 远采,字章善,号胜春,清嘉庆十一年乙丑六月十五午时生,同治九年庚午三月二十三辰时没; 妻谢氏,清嘉庆九年甲子十一月初一午时生,咸丰四年甲寅十月十五申时没,生五子:传恭、传宽、传信、传敏、传惠,一女归陈家。
   十七派 传恭,字容莊,清道光三年葵未十二月二十亥时生,光绪十七年辛卯七月初八亥时没,寿六十九妻刘氏,清道光二十五年乙丑二月二十三辰时生,光绪十三年丁亥二月二十二辰时没,生一子:芳孝,二女,长归罗,次归陈。
   十八派 芳孝,行满,字友成,清光绪七年辛巳八月二十八子时生,民国七年戊午十一月二十六日巳时没;妻刘氏,清光绪二年丙子十二月初六辰时生,民国十八年己巳二月二十四日未时没生三子:人令、人俊、人谟;其中人令抱胞弟人俊子文广为后,人谟抱胞兄人俊子文庆为后,一女,归刘家。
   十九派 人俊,行三,字彦士,号秀升,清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八月二十亥时生,公元二OO三年八月去世;妻谭氏,清宣统元年己酉正月二十八戌时生,公元一九八三年去世,生五子:文有、文坤(文琪)、文广(文兴)、文庆(文林)、文菩,女二,长嫁刘家,次嫁向家。
   二十派 文庆(现用名为“文林”),字立仁,民国二十七年戊寅五月初十寅时生,国家公务员,株洲市人民政府房屋产权监理处主任退休,(家父在总祠启蒙时被族学先生改名文林,所以到现在一直是用文林);妻黄成珍,民国二十九年农历十月一日出生,医务工作者,主管药师职称,公元一九九五年退休,生三子,泳洋、周同、郭(黄)强。
   二十一派 周同(振国),公元一九七O年四月二十八日出生,大学本科文化程度;妻李臻,长沙人,公元一九八四年九月三十日出生,大专文化,生一子,起航。
   二十二派 起航,字宇翔,公元二OO八年九月十四日九时四十分出生(农历八月十五中秋)
   原谱记载:启元字汝三号东皋,行延二。藉隶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世居麻冈村。元至正进士,任湖广永州零陵县知县,由于政绩突出,被选拔为吏部考功郎,授司绩大夫。
郭敢(昌明)的世系:
郭子仪二十九世孙  启元
迁潭始祖  启元(东皋公)  配李      生庆孙
   二    派  庆孙(德衍公)  元配文(文天祥之孙女)生荣、显、胜。 次配王,生继、应。
   三    派  荣(华宇公)往川       显(达生公)子源、洤,胜(公逊公)子滨、涧、汶、海,继(拱垂公)无嗣 , 应(宜齐公)子溓、濂。源、洤、滨、涧、汶、海、溓、濂是为八大房
   四    派  汶  (濬川公)  子(思本、思立、思道、思生)
   五    派  思道(叔和公)  子(銮)
   六    派  銮  (殿升公)  子(兴仁、兴让)
   七    派  兴仁(慈伯公)  子(南、祿)
   八    派  南  (拱北公)  子(维明、维会、维斗)
   九    派  维斗(西柄公)  子(金尊、金极)
   十    派  金尊(暮江公)  子(趾、典、雪、翱、瑞)
   十一  派  瑞  (忠林公)  子(大虞、大蔚、大蒲、大维)
   十二  派  大蔚(焕台公)  子(裔扬、裔抡、裔采)
   十三  派  裔采(次远公)  子(世儒、世佐)
   十四  派  世儒(宗学公)  子(泽吉)
   十五  派  泽吉(元上公)  子(远由、远宙、远来)
   十六  派  远由(子仲公)  子(传敬、传扬、传点、传信)
   十七  派  传扬(锡名公)  子(芳萼、芳岚、芳联)
   十八  派  芳岚(睛峯公)  子(人鹄、人经、人杰、人榘)
   十九  派  人经(纶甫公)  子(文炳、文煜、文汉、文俊、文钦)
   二十  派  文炳(稚纯公)  子(振堃)
   二十一派  振堃(倜郎公)  子(起夔)
   二十二派  起夔(钧实公)  子(敢、钢、丰)
   二十三派  昌明 (郭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