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科、利的傳說

 zjycy 2013-10-27
曾經大概有十幾口人共同在一處生活,且簡稱他們為“古人”。古人一起種莊稼,雖然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強有弱,但大家各盡其力,吃飯時也是各人吃舒服了就好,收成也是歸公,這個樂土里的人,是以口取禾的,禾、口為和,和則平,和則睦,和則樂。這是個和的時代。


過了不知多少年,這伙人中出了個智者,認為事事都應該有節度,還創造出一種器物來稱糧食,叫做“斗”,同時智者還制定了幾條族規,大伙非常贊嘆支持,收獲的糧食都必須用斗稱量,知道今年的總產量,并根據公正的原理,以斗分禾,多勞多得,當然也要兼顧老幼病殘孕的族人,傳說這個智者被后世所有的科學家尊為科學初祖,因為他創制了第一個單位,第一個度量衡,沒有單位就沒有科學,而以斗分禾那一年,被史書正式載為科學世紀的元年。以斗分禾,禾、斗為科,科則分,科則判,這是個科的時代。斗真是個神奇的寶貝,解決了公平分糧的難題,但不知為什么,人們心里只要想到斗,就產生了一種令人不爽的念頭,再往后,到了青黃不接的季節,糧食吃光的人看到還有余糧的人心里更不是滋味,雖然古人還是生活在一處,互相接濟,但心中越來越不平衡,終于又有一個智者出現并解決了這個問題,分糧食還不夠公平,要分田地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不公平問題,于是這十個人從此不再在一起勞動了,變成三三兩兩的小組,有迂人感嘆,世道不古了,心里有斗才發明了斗,科學本身就是從分中產生的,怎么可能把我們帶到和的世界呢?


又過了沒有幾年,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而貧者想富,富者想更加的富,經常為了土地邊界和偷糧事件,出現拳打腳踢的沖突,最后出現了一位英雄,他聚集了幾個快餓死的人,拿起刀去搶糧食,以刀奪禾,禾、刀為利,利的時代來臨了。利則益,在這個時代,科學家們與時俱進,同樣沒有被落下,他們用兩種科學技術幫助人們,一是制造出更厲害的刀,以便早日實現和平,二是制造無數神奇的機器,開發利用地球上一切動植礦物,水火風雷,并立志有朝一日利用天上的一切日月星辰,為人類謀福利。可是天地間災禍不斷,人們內心越來越煩惱焦慮、恐懼不安,人們又開始懷念那個遙遠的以口取禾的平安時代了。

和則平,科則分,利則害,一篇廢話,污人心眼,對大家不住了。
————————
 
作者: 师承好    时间: 2009-2-2 20:10

好文采.新说文解字.谢谢.
作者: 王子    时间: 2009-2-3 09:31

很有道理!
资本主义及西方的科技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只会使人类社会陷入泥沼之中,且欲陷欲深!
作者: 三七生    时间: 2009-2-3 10:19     标题: 旨哉斯论

本来只是为了吃饭,分科取利之后反而变成以斗分以刀夺,最后竟以斗争刀分为能事,忘了吃饭的本来目的。分科斯乱矣,求利斯害矣。求公平而得不平,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作者: 秋落叶    时间: 2009-2-3 14:13

可是天地間災禍不斷,人們內心越來越煩惱焦慮、恐懼不安,人們又開始懷念那個遙遠的以口取禾的平安時代了。
作者: 王奕成    时间: 2009-2-5 09:57

很好啊!!
感恩分享!!!
作者: 洞庭烟雨    时间: 2009-2-10 08:59

前美国总统里根曾经告诫大众:邪说之恶,恶过政府,政府之恶,恶过暴民
作者: chhhwg    时间: 2009-5-8 13:15

说得真好!
作者: 洞庭烟雨    时间: 2009-5-8 15:32

科学很高明?再高明,它也还是技
哲学很高明?再高明,它也还是法
宗教很高明?再高明,它也还是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作者: 麓羽    时间: 2010-4-15 13:39

怀念和的时代。
作者: 回心泉    时间: 2010-4-15 23:06     标题: 厉害!

有天和朋友讲,转了一大圈,其实发现自己最喜欢的是乡村生活,老子时代的小国寡民。自己真是生错了时代,命啊~!
作者: Interlaken    时间: 2010-4-15 23:13     标题: 回复 #12 回心泉 的帖子

你现在住的地方已经挺接近了吧?这里小镇上的人有时淳朴得让人惊讶。
作者: 回心泉    时间: 2010-4-15 23:30     标题: 回复 #13 Interlaken 的帖子

是的。所以偶然进城,变现都非常大老土

可是当地朋友们说已经不是典型的加拿大人的生活了。有时候想:当个守林人其实真是个快乐的职业  没办法,我这个人就是纯理想主义念头太多,常被批斗“很傻很天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