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为何不能在月球定居?

 昵称535749 2013-10-27

2013-10-27 00:01:23

铁板钉钉地给月球不适宜居住的论断盖棺定论。文章认为,沙克尔顿环形山上最初大家以为是闪闪发光的冰块,其实更可能是白色的岩石。

 

科学探索 来源:新闻晚报

 
 
 

Philip Ball

 

  关于月球上有冰的传言,曾经使我们幻想向月球移民。但不幸的是,这种可能性似乎不大。美国宇航局向来售卖梦幻。这没有错——毕竟,从约翰尼斯·开普勒少年时代的空间旅行幻想《梦游》,到《星际迷航之终极先锋》中的景象,空间探索一直是白日梦的来源。白日梦的问题是,终有一天你会醒来。

  在NASA的网站上有一篇关于月球基地的文章,说明人们终究不愿放弃这样的梦想。“好几架飞船都在月球上发现水存在的迹象,这是未来建立月球基地的福音,月球上的水可以成为饮用水和燃料的来源。”文章解释了月球表面上,构成水的原子——氢和氧——都向两极移动,“水聚集在永远被阴影覆盖的冰冷地带。”几年前,科学家提出月球的极地环形山,特别是南极的沙克尔顿环形山,可能布满了古老的冰层,消息引发了报刊关于移民月球的种种夸张幻想。然而,关于月球殖民地的幻想却更加不靠谱了。

  《地球物理研究快报》新近发表的一篇论文,铁板钉钉地给月球不适宜居住的论断盖棺定论。文章认为,沙克尔顿环形山上最初大家以为是闪闪发光的冰块,其实更可能是白色的岩石。

  上世纪60年代末,阿波罗号抵达月球后带回的消息泼了幻想家们一头冷水:月球上干燥、贫瘠,只是一个光秃秃的、覆盖着尘土的球体。“月球上的水”这个现代梦幻被正儿八经提出来是在1994年,NASA发射的“克莱芒蒂娜号”飞船在绕月球轨道飞行,研究月球表面矿藏结构时发现水的迹象。飞船发射到极地环形山阴影深处的无线电波,反射回来的信号表明那里可能存在冰。但是,此后在地球上使用无线电望远镜却没有发现类似证据。

  1998年,NASA的另一次探月行动中,“月球勘探者”号飞船使用一种特别的仪器在月球表面探测氢原子的踪迹,假如寻找到氢原子,那么水分子极有可能存在。飞船在极地环形山探测到了氢原子的信号。任务结束时,飞船故意一头栽进南极环形山,希望溅起一些能从地球上勘测到的水花,但是,什么也没有发现。

  每当关于月球冰块的消息传出,新闻标题里总会出现未来月球基地的预告,造成公众对空间殖民地的渴望。但是,对科学家来说争论从未休止。2009年,NASA启动了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携带多种可以探测冰块的仪器,计划观测月球表面的更多细节。去年,一组行星科学家报告称,月球南极沙克尔顿环形山底部闪闪发亮,山脉内侧更加明亮,似乎有某些物质从山坡缓缓流到环形山底部。研究者怀疑,这种物质也许简单只是月球“土壤”,称为风化层,因为其实只是矿物尘土,没有任何有机物质。月表土明亮而且能反射光线,宇宙射线、太阳风和陨石的轮番轰炸,使得尘土慢慢变得暗淡,但是在环形山山坡上,尘土却不会受到干扰。但是,科学家小组也试探性地提出了微弱的可能性——这种明亮的物质也许是极薄的一层岩石粉末,掺上20%的冰。

  最近,日本空间科学家却粉碎了这个令人兴奋的想法。这组科学家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的春山淳一带领,他们在神奈川县的基地分析了来自“月神号”环月飞行器的数据,月神在日本叫做“辉夜姬”,是一位传奇的月亮公主的名字。去年,“月神号”发现月球上到处都是由钙长石组成的岩石。这类矿石据说是陨石撞击月球后在月球表面融化而产生的,研究者估计月球表层下面大约有几千公里厚厚一层此类物质,这是月球形成后不久受剧烈冲击产生的。

  从阿波罗号带回地球的样本来看,月球上的钙长石十分纯粹,呈明亮的白色。钙长石和冰块是有区别的,它会吸收大量波长1.25微米左右的红外辐射,使得这种矿石有与众不同的特点。这就是“月神号”在沙克尔顿环形山内侧观察到的,虽然看上去像冰,其实是钙长石。

  春山淳一和同事们没有否认月球上其他地方有水存在,比如说,有可能地下岩洞里会有积水,但他们猜想即使有水量也很少。研究水为什么会到达那里,以及会怎样流经地表,对科学家来说依然兴味盎然。然而,假如月球上没有足够的水,就没有可能建立任何殖民地——建立常规水供应系统的花费并不是切实可行的,该系统不仅要提供饮用水,还要提供氢作为燃料。

  那样的话就很遗憾,因为建立月球基地能做很多有用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发现这个岩石的球体最初是怎样形成的。(这对我们来说,依然是个未解之谜。)实际上,这个发现也把我们带回地球,强迫我们接受浩瀚宇宙其实并不是一个适宜居住的地方,这样我们会更加小心翼翼把我们的栖身之所收拾得井井有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