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山楼:苏州私家藏书最后的辉煌

 苏迷 2013-10-27

宝山楼:苏州私家藏书最后的辉煌 

            
宝山楼:苏州私家藏书最后的辉煌

宝山楼:苏州私家藏书最后的辉煌

余秋雨先生在《白发苏州》一文中说“无数的小巷中,无数的门庭里,藏匿着无数的灵魂。千百年来,以积聚久远的固执,使苏州保持了风韵的核心。”珍藏着很多线装书的苏州私家藏书楼,就曾构成了这种风韵的核心。从庙堂之高,拾级而下,被贬的耿直之士,告老的达官贵人,他们在阅尽了人世的千山万水后,穿过繁嚣,走进小巷,躲进苏州小巷深处,筑一安静的藏书楼作为终老的归依。


宝山楼的前世今生

    寻访宝山楼,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就像穿越一段幽静的历史,探寻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他或许是一座年代久远的建筑,一个家族的老宅,一面长满青苔的花墙,一个书聚书散的故事,一段段书香绵延的传奇,探访这些故事与传奇,如同经历一次文化寻根之旅。

    宝山楼到底身在何处,却鲜有人知,因为世人大多知道南石子街6号,是潘祖荫的故居,那里有“攀古楼”和“滂喜斋”遥向呼应。为了寻找宝山楼确实地址,询问了潘氏后人,据其介绍:“宝山楼在苏州南石子街,现在挂牌为潘祖荫故居处。其实此处应为潘祖荫的堂兄潘祖同故居。潘祖同之后人,潘博山、潘景郑弟兄所有的宝山楼就在此。但因潘祖荫去世后,其弟潘祖年辗转搬迁,也住进了堂兄的住宅。所以,攀古楼、滂喜斋的青铜器、宋元版也落户在此”。潘达于老人也曾说过:“当年潘祖年把“攀古楼”铜器和“滂喜斋”古籍运回苏州后,曾借住堂兄潘祖同在南石子街宅居,即潘景郑祖屋“。

    著名藏书家韦力在寻访宝山楼遗址后写道:“宝山楼地处南石子街中段,紧邻安徽会馆。进了院门是一条长长的甬道,有二十多米长,走到院子尽头,就看到一个颇大的院落。由于年久失修,再加上杂居着十多户居民,院落显得破旧杂乱。但从建筑的规模和雕梁画栋所透出的气势,仍然可看出昔日的富贵和大气。从南石子街到进深二十多米其实原来都是院内的建筑,而现在都已拆改过了,只剩最里面的这二进院子,才是当时仅存的一小部分旧居。在第一进院子门楼上砖雕刻着“媚玉辉珠”,是嘉庆年间的题款。尤其能透出大家之气的是第二进楼上的雕花饰板,整个是用楠木所雕,一反江南的细巧而显得粗犷有力,也带出了官家的霸气。”

    另据潘氏后人介绍:“钱镛是苏州‘老文管会’,提到潘景郑的藏书问题,钱老表示此事前后他最清楚了。解放初期,应该是1951年到1952年间,潘景郑与侄子潘家嵘把苏州南石子街原老二房的祖屋卖掉,潘景郑去了上海,潘家嵘仍住苏州。当时有居民发现飞蚂蚁很多,发现有三间偏屋里全是书(潘景郑书房),房子漏雨又没人管,书都烂了。居民委员会报告了文管会,当时就是钱老去看的,一看是潘家的,就找到潘家嵘,家嵘说都是爷叔不要了,就让文管会处理吧。钱老当时还挑出了一些书,现藏苏州博物馆的《潘祖荫亲笔日记》十余册,就是那时候拿到的。”

    潘氏藏书的历史渊源

     苏州潘氏为藏书世家,前后十数人,实自潘亦隽始。潘亦隽博览载籍,好学深思,藏箧至富,虽无百宋之珍,而精抄名校,所获亦多。与黄丕烈为密友,常至士礼居观书,二人往还咏诗不少。潘世璜《须静斋云烟过眼录》、《荛识》均有二人“极友朋之乐”的记载。其所藏古籍中,有百种以上是经黄丕烈校跋过的。潘亦隽《三松堂书目》,潘季孺于烬余中检出,后归潘承弼所藏。潘奕隽因独子世璜先卒,其藏书大多传给潘遵祁、潘希甫两孙子,各约数万卷。潘遵祁在城郊筑“香雪草堂”归隐,他获自三松堂的书在洪杨之役损失几尽,剩下的数百种到民国二十三年终为后人全部出售,潘博山兄弟曾以千余元收回其中的数十部。潘世恩四子中,长子潘曾沂,积藏图书数栋,计划建藏书楼供乡里学子利用,但咸丰九年时火焚损失殆尽;次子潘曾莹,其“小鸥波馆”以收藏书画著名。潘氏藏书到祖字辈时,最有成就的是潘祖荫“滂喜斋”,其次有潘祖同“竹山堂”。潘祖同在兄弟析产时获得其父所留全部图书,又陆续收购而积成竹山堂四万卷藏书,并递传给嗣孙潘博山、潘景郑承弼兄弟。兄弟俩以竹山堂四万卷藏书为基础,共同努力建立起他们自己多达三十万卷的宝山楼。

    抗日战争爆发后,宝山楼所藏图书遭受了一场灭顶之厄。“战事骤作,山楼一角,殃及池鱼,毁失数十箧。今避兵沪上,行箧零星,已无什一之存。”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潘景郑先将所藏古石墓刻经幢砖瓦以及书画等百余件捐给了苏州市文管会,随即又将珍藏的近一万七千种金石拓片及一千三百多种古籍和近代文献捐给了当时的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而宝山楼镇楼之宝,宋版《后山居士文集》已为北京图书馆所珍藏。八十年代初,潘景郑又将仅存的百余种善本连同老师章太炎的手稿赠与上海图书馆。

    从三松堂、小鸥波馆,从滂喜斋和竹山堂到宝山楼,潘氏一族历经藏书路上的风尘,怀着对文化的敬畏和对书籍的痴迷,才使祖先精神所寄的事业因之代代延续。潘博山兄弟继承了祖父潘祖同竹山堂全部藏书四万卷外,还很留意三松堂失散的版本书,曾收回十之二三。到一九一九年“竹山堂”改名为“宝山楼”时已藏书三十万卷,终成潘氏藏书之最了。潘氏藏书散而复聚,衰而复起,成为中国藏书界一大奇观。

    从竹山堂到宝山楼

    竹山堂主人潘祖同(18291902),父潘曾莹。潘祖同不是科班出身,“初以荫得主簿,旋赐举人”。由于潘祖同人品、学品皆佳,翰林人不因他是门荫为官蔑视他。但是好景不长.咸丰八年,肃顺等起科场狱,潘祖同被牵连,纳银赎罪后免职。于是他绝意于仕进之途,以文史自娱,从此杜门不出,将其祖辈所藏珍贵字画,分给弟辈,自己留下的只是书籍万余卷而已。“君悉推与诸弟,独取书数簏,日:此我所好也!竞以是成书藏焉”,因此成了潘氏家族著名的藏书家,家有竹山堂以供藏书。

    如今提起潘博山(19041943)这个名字,恐怕很多人都是很陌生的,即使是知道《明清藏书家尺牍》、《明清画苑尺牍》这二部书,也不会去记住辑藏者的名字,这大约是潘博山英年早逝,后人也很少提及的原因。潘博山其早年丧父,独立支撑门户,不仅将祖传有200多年历史的吴县横塘潘万成酱园业振兴起来,设有总店、分店六家,史称“潘酱园”。在苏州还发起电气公司、田业银行,抗战初期又在上海创设通惠银号,是位成就斐然的实业家。潘博山与其弟潘景郑继承了竹山堂四万卷藏书,并以此为基础,共同努力,藏书多达三十万卷。民国十八年秋天,吴县书市曾出现一部宋蜀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由于纸色晦暗,大家都以为是明代翻刻本而不屑一顾。潘氏兄弟两人慧眼独具,毅然以二百元收下。此集字大如钱,字体古朴浑厚,用黄麻纸印刷,钤有“晋府书画之印”、“敬德堂图书印”等印记。由此他们将藏书处取名“宝山楼”,以示珍重。他们获得这部镇库之宝后,有次傅增湘曾到潘宅借赏,傅氏将其描述为:“字大如钱,气息朴厚……捧玩再三,惊喜出于意表,盖不特为海内孤行之本,亦实为后山集传世最早之编。”潘博山逝世后,其拟辑印《元明书翰》、《明季忠烈尺牍》、《杨忠烈公左忠毅公遗札合璧》、《瞿式耜侯峒曾尺牍》等,均由潘景郑继其遗志为完成之。

    潘景郑于1907810生于苏州市南石街,于20031115日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他曾在自传中写道:“余生薄祜,十二丧父,上袭先祖余荫,有书四万卷。稍知人事,颇喜涉猎,自经史子集以逮百家杂说,辄复浏览,贪多务得,每为塾师所非斥,而余怡然自乐,未尝以他嗜少分其好。”二十年代后期,潘景郑即与苏州藏书家邓邦述、徐乃昌、宗舜年、丁初园等人结识,晨夕过从,获闻绪论,纵论今古,乐谈版刻,赏析奇书。在半个多世纪的藏书、购书、收书、求书、抄书、聚书的过程中,潘景郑可谓历经艰辛,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藏书旨趣及特点,成为现代为数不多的著名藏书家。

    王謇著《续补藏书纪事诗》称赞他说:“滂喜斋溯收藏富,金薤琳琅旧雅园。渊博当今刘子政,玄箸超超七略存。”附识云:“潘子景郑为伯寅尚书后人,富藏书,撰有《著砚楼书跋》,为当世所重。”认为他能与西汉的刘子政相提并论,给以极高的评价。潘景郑友人郑逸梅云:“潘景郑家旧藏清人诗文集一千三百多种,景郑补得一千数百种,编成目录,以待再访。又方志亦收罗一部分,江苏、浙江两省均备,拟扩充至安徽,盖景郑原籍安徽也。综计若干年中增添图书加以旧藏,共计三十万卷,贮四百多箱。”潘景郑又喜收通俗小说、弹词、鼓词等通俗文学作品。对于一些流传极少的珍贵文献,潘景郑也承担起了存亡继绝的责任。例如《残元本诗传通释》、张伯岸所著《历代帝王中西纪元汇考》稿本、吴东发所著《群经字考》、明刊《博物典汇》、金刻《地理新书》等等,潘先生都竭尽全力收之于藏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