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与崩溃

 一寸大海 2013-10-28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1、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①战后初期,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②英国经济遭到严重削弱,传统的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已经难以支持。

③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

2、形成:1944年夏天,44国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签订了几个协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3、内容: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4、实质: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5、影响:

①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美国控制了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②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交往。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1、原因:

①70年代,西欧、日本经济发展,商品大量涌入美国,美国的贸易逆差扩大。

②美国的黄金储备日益减少,美元实际贬值加剧。

③1973年石油危机的冲击。

2、表现:1973年,美国再也无法按固定价格兑换黄金,不得不宣布美元贬值,资本主义各国相应也不再承担维持本国货币与美元固定汇率的义务,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3、影响: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金融危机与布雷顿森林体系

新闻链接:2008年,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波及了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随着次贷危机愈演愈烈,有人想将已倒下30多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再次树立起来。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德国总统克勒、法国总统萨科齐等均表示过类似态度。在欧洲之外,韩国总统李明博也称,韩国应积极参与“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讨论。在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撰文重申“世界需要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到底什么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它在世界金融体系和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有无重建这一体系的必要?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建立一个世界统一的货币汇率体系迫在眉睫。同时,20世纪30年代经济与社会的动荡,给40年代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们总结经验,决心要建立一个新的货币汇率体系,以避免经济混乱和减少大萧条的影响。

1943年,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和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分别从本国利益出发,设计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计划,即“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怀特计划”,主张取消外汇管制和各国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设立一个国际稳定基金组织发行一种国际货币,使各国货币与之保持固定比价,也就是基金货币与美元和黄金挂钩。而“凯恩斯计划”则从当时英国黄金储备缺乏出发,主张建立一个世界性中央银行,将各国的债权、债务通过它的存款账户转账进行清算。

经过多番较量,英国最后接受了美国的方案。

在这一背景下,1944年7月,美、英、苏、法等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又称“布雷顿森林会议”,讨论重建国际货币制度。根据这个会议上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产生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因此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并根据会议协议条款产生了维持布雷顿森林制度运行的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两机构自1947年11月15日起成为联合国的常设专门机构。关税总协定作为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该体系核心内容是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国际间就货币事务进行共同商议,为成员国的短期国际收支逆差提供信贷支持;美元与黄金挂钩,成员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取消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等。

从设定的目标来看,“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前者负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资金借贷,目的为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后者提供中长期信贷来促进成员国经济复苏。美国作为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基本责任有两点:美联储保证美元按照官价兑换黄金,维持协定成员国对美元的信心;提供足够的美元作为国际清偿手段。

该体系的优点是建立了以美元和黄金挂钩和固定汇率制度,结束了混乱的国际金融秩序,为国际贸易的扩大和世界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和国际清偿手段,弥补了黄金的不足,提高全球的购买力,促进了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其基本内容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在某些方面,布雷顿森林体系背后的运作机制更像是一个经济联合国。20世纪30年代席卷全球的大萧条,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促使众多国家走上了这条经济大联合的道路。

从此,开始了国际货币体系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时期。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运转是在各国战后重建趋于完成之后,1958年12月才得以实现。在汇率制度上,布雷顿森林体系可以归结为两点:其一,主要货币(包括英镑、日元、德国马克、法国法郎和瑞士法郎等)均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其二,美元与黄金以35美元/盎司的价格自由兑换。虽然原则上各国汇率都可以因经济条件的改变而调整,但实际操作中各国都会尽量避免偏离既有的固定汇率;任何调整都往往是在经济长期失衡后作出的。

在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内,这一体系确实带来了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和全球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的时代。然而,这个体系只维系了25年,因为它的基本前提就存在着致命缺陷。其致命的一点是:它以一国货币(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因为只有靠美国的长期贸易逆差,才能使美元流散到世界各地,使其他国家获得美元供应。但这样一来,会影响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引起美元危机。而美国如果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就会断绝国际储备的供应,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这是一个不可克服的矛盾。

而且,从一开始,黄金就成为布雷顿森林体系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在当时的极端情况下,通过布雷顿森林协议让美国政府承担起兑换黄金的角色,显然是可以理解的。到战争结束的时候,美国拥有的黄金储备已经达到200亿美元,相当于全世界官方黄金储备的60%。到1957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已经超过其他国家中央银行黄金储备总和的3倍。美元如同巨人一般在外汇市场上独占鳌头。

从1950年代中期开始,欧洲和日本开始对美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逐渐积累起来的外汇储备为稳定欧洲、日本各国的汇率提供了一个重要保障。在那个时代,顺差国与逆差国之间各取所需,相得益彰。鉴于美国的强大经济地位和美元与黄金之间自由兑换的承诺,各国均愿意接受黄金和美元作为外汇储备。无论是作为计价单位、贸易货币,还是市场干预工具,美元都处于无可置疑的强势地位。

但是,美国经济学家R特里芬就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这样的内在缺陷:美元应大量发行以满足国际结算和储备需要,美元应减少发行以维持美元币值的稳定和坚挺,而美元发行在“信心”和“偿付力”之间的不可兼得即为“特里芬难题”。这一缺陷无疑昭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具有脆弱性。事实上,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之后,国际货币体系经常交叉出现“美元荒”和“美元过剩”,尤其是,20世纪60~70年代美国财政赤字增加、国际收支恶化、黄金储备剧减,德国、法国等欧洲共同体国家宣布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欧洲共同体内部成员国之间实行固定汇率。这样,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个支撑———美元黄金挂钩和钉住汇率制度就不复存在,从狭义的角度讲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制度安排层面已经崩溃。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终止黄金与美元挂钩,布雷顿森林体系从此瓦解。在此后的几年中,各国曾通过多项协议,试图修补或恢复布雷顿森林体系。但这些努力都未能经得起市场波动的考验。相反,固定汇率制度瓦解后出现的浮动汇率制却远比预想的稳定和有活力。美联储前主席沃尔克(Paul Volcker)对此有一个简短的评价,“所有最坏的(预言)都落空了”。

建立新布雷顿森林体系可能性有多大

本轮金融危机暴发以来,重提“布雷顿”声音越来越大,那么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容易吗?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认为,在20国集团峰会上建立“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可能性不大。“不少人正在讨论‘二代布雷顿森林体系’,”他说,“但事情不会一夜间改变。布雷顿森林体系经过两年酝酿才成立。” 

不少专家和学者认为,所谓重建新布雷顿森林体系只是法国等国家谋求国际货币主导地位的一种政治想法。

对于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表示,与其称它为“布雷顿森林体系II” ,他更倾向于称其为“布雷顿森林体系1.5”。

“‘布雷顿森林体系II’是对整个金融秩序的一个巨大的重新设计。显然,一个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远达不到这个规模,而是局部的(改革)。所以,如果我们真的要考虑这么一个东西的话,我更愿意叫它‘布雷顿森林1.5’,或者1.2、1.3等。”他说。

这一点也得到中国专家的认同。中国驻IMF执行董事葛华勇说,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方向和目标应该是:坚持持续改革的原则,实现各国在国际货币和金融事务中权利与义务的均衡;坚持广泛参与的原则,实现各国在国际经济和金融规则制定中权利的平等。

“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并不是要将一切推倒重来,而是要使其能够反映已发生巨大变化的世界经济格局,能够适应未来国际经济和金融不断发展的需要。”他说。

“‘布雷顿森林体系’看似个伟大的词汇,似乎每次危机来临之时,人们就爱把这个词挂在嘴边。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人们就已经说到过要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Ⅱ’。我们已经有IMF,我们已经有世界银行,我们已经有WTO,根本不再需要一个新的国际多边金融机制。”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史蒂芬·罗奇(Stephen S·Roach)在2008年年在新加坡举行的摩根士丹利亚太峰会上说。

罗奇其实并非是唯一反对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Ⅱ”的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就率先向萨科齐和布朗的建议泼了冷水,称试图把20国峰会当作是建立新的国际金融体系的场所,实在是期望过高。曾作为荷兰代表参加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雅克·波拉克(Jacques Po-lak),也抨击“布雷顿森林体系Ⅱ”其实已成为政治家希冀确立声誉和领导力而被利用的创议、政治性十足。他认为如今的经济危机是对银行疏于监管所致,而不该迁怒于国际金融体系本身。

罗奇认为全球不平衡———美国消费太多,有着巨大的经常账务赤字,而中国储蓄太多,有巨大的经常账务顺差,才应该是G20峰会应该着力探讨的挑战性巨大的问题。“如果认为我们创造一个新的机制,世界就能够得以拯救的话,实在太不现实。问题出在现存的金融体系上,它们没有太大的能力来履行他们的职责。”罗奇说。

其实,对于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提法,很多人不以为然。英国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查尔斯·古德哈特爵士说:“我不知道布朗到底要什么。可以肯定的是,目前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东西来支撑一个‘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余永定教授认为,欧洲呼吁的回归布雷顿森林体系缺乏技术操作性,黄金很难再回归到货币体系中,而浮动汇率制度也很难改变。

分析人士指出,未来几年,将是新国际金融体系的形成时期,但是建立“新型布雷顿森林体系”并非易事,尽管不少人寄予厚望。对于部分20国峰会成员国寻求建立“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想法,一些市场分析师指出,货币并非本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反而是金融危机的最大受害者之一,并且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也并不是导致信贷危机的主要因素。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的汇市策略师James Malcolm指出,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不是引发当前金融危机的元凶,真实的元凶是私人企业的贪婪且目光短浅,以及监管制度的松懈。所以,他认为20国峰会不可能获得类似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结果,建立新的类似体系则更加艰难。

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的分析师表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是控制汇率波动,以及对可能破坏国际贸易和金融的波动程度加以限制。从2003年至今,要求国际汇率安排更具灵活性就是七大工业国(G7)货币政策的症结所在。

德意志银行的James Malcolm也表示,现在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国际资本市场系统,而不是拆除或者重建整个结构。

自上个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世界经济经历了多次危机的冲击,每次危机期间都会有这样的呼声出现。然而,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建立全球金融秩序绝非一夕之功。首先,尽管全球金融危机破坏力很强,但它毕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摧毁了已有秩序,因此政治家在制定战后体制时面对的是一张可以任意勾画的白纸。其次,这次没有足够的时间。首次布雷顿森林会议得益于两年的筹备,而不是短期就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

“事实上,一次多边的、具有合作精神的‘布雷顿森林会议’才是现在迫切需要的。”麻省理工学院沙隆商学院教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首席经济学家西蒙·约翰逊(Simon Johnson)表示。“现在,目前的金融危机无法依靠简单复制60年前的会议而得到解决。”

金融危机呼唤重建国际金融新秩序

不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幽灵并没有随着体系的瓦解而离我们远去。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亚洲各国或多或少都采用了与美元挂钩的汇率体制,亚洲与美国之间形成了一个区域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由此带来世界经济平稳发展的30多年,面对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世界是否因该再建立一个类似的体系来维护世界经济的稳步发展呢?

在2008年金融危机越来越蔓延时,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提出世界我们需要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他说,首先,世界经济兜了一圈之后又回到原地,过去就是、如今依然是世界主要金融强国的美国引发了一场巨大的金融危机。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伴随着经济合作的失败、全球经济的瓦解和民族主义的复兴,并由此加剧了萧条。但是那场大萧条也促成了经济思想的革命。“再也没有下一次”,是布雷顿森林与会代表的目标。身陷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表达出同样的心声。”

2008年10月14日,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等为代表的一些欧洲官员提出,为了重塑世界金融体系,各国有必要重新制定类似于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相关原则。

其实早在雷曼兄弟倒闭、“次级债危机”席卷华尔街之时,德国就曾经放话要“重建国际金融秩序”;时任欧盟轮值国主席的法国总统萨科奇更是倡言:要重新建立一个类似“布雷顿森林体系”那样的国际货币机制。该提议并立即就得到了英国首相布朗的赞同和呼应。

布朗提出,应该重新审视二战后开始至20世纪70年代结束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从中汲取经验帮助设计新的规则。布朗表示,应该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并尽快增加市场的透明度。他呼吁世界各国领导人一起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应对21世纪的全球化金融挑战。

布朗说:我们必须重新制定全球资本流动的新规定,正如布雷顿森林协定最初发起时一样,设计一套限制资本流动的规定。

事实上,2008年11月在美国召开的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上,对于延续至今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有三种声音: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修补论”,即在重申自由经济和加强全球应对的基础上延续美国的国际金融主导权;二是以欧盟为代表的“替代论”,即在增强金融市场透明度和提升欧元国际地位的基础上全面改革现行国际金融体系,建立“第二代布雷顿森林体系”;三是以“金砖四国”等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改革论”,即在推进金融改革和确保秩序稳定的基础上,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发言权和决策权。

外界普遍把这次峰会与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相提并论,认为峰会将开创新的国际金融体系。英国首相布朗也表示,峰会使世界“正朝新布雷顿森林体系迈进”。

实际上,在过去的10年里,一个新的固定汇率体系正在形成。美元仍然是这个体系的“名义锚”。与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同的是,这次盯住名义锚的周边国家不再是欧洲和日本,而是以中国为首的亚洲新兴市场国家。这个非官方的、但事实存在的固定汇率体系被称之为“新布雷顿森林体系”或“布雷顿森林II期”。认同这种理论的专家认为,当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有效地刺激了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复苏,提供了30年的经济繁荣。在这个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一样可以受益。稳定偏低汇率的益处远远胜过储备上升的危害。

所谓新“布雷顿森林体系”所要传达的,基本上是这样一些具体含义。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高帆说,就广义而言,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大楼”坍塌但“根基”仍在,“躯体”残缺但“魂魄”犹存。如果说“双挂钩”和钉住汇率制是表层的制度安排的话,那么美国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操纵者”、美元作为最主要的“世界货币”,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所在。就此而言,迄今为止,发轫于上世纪40年代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依然没有受到实质性挑战。在此背景下,美国可以依凭其“国际货币发行特权”,采用增发美元来逼迫其他主要经济体货币升值,从而平抑国际收支逆差和刺激国内消费需求。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美元为计价单位、以贸易-金融为链条的全球性循环:美国大量发行美元———美国改善国际收支、满足消费需求———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外汇盈余并购买美国金融资产———美元流入并诱发美国再次采用宽松货币政策。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正是在上述国际动态失衡格局下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

当前,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经济危机已促使人们反思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长期有效性。就构建国际货币体系的“锚”而言,有两个基本的变革思路:一是“朝后看”,即重返金本位制,即全球所有国家同时加入金本位制国家联盟,一致确定或同时变更其货币相对于黄金的稳定关系。理论上说,这种制度保留了目前金融全球化可能带来的全球福利增进,克服了资本积累和世界经济的虚拟化,规避了少数国家通过货币发行权以获取“通胀税”和“铸币税”。但其致命缺陷是黄金存量的有限性与经济发展无限性之间存在冲突,且金本位制并不足以保证世界经济避免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威胁。二是“超前看”,即构建“世界货币”制度,“欧元之父”蒙代尔教授就指出现在需要一个国际黄金系统,并在此系统之上建立世界货币,与此相适应,应将现有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造成世界央行,使之成为发行世界货币、监管资金流动的超级银行。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宿景祥认为,“20国金融峰会,使得“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个概念成了一个流行词。自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世界还从未像今天这样关注国际货币体系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