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稳健起步

 木云三君 2013-10-28
 
 对中国银行业资产管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完成“首秀”,因筹备时间略紧张又是首批面世,试点的融资企业资质偏好,不过这一情况料难以常态化。随着后续更多低评级融资主体入场,这一“类债券”产品较信用债的收益优势更为明显。

继上周发售理财管理计划后,理财直接融资工具是银行资管创新大戏落下的第二只靴子。试点期小量的发行规模短期对债市尚难显冲击。而从长期看,虽然在市场默认违约事件不会实质发生的背景下,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的高收益或令信用债吸引力有所失色,但与工具对接资金端的理财管理计划又有望对债市带来增量资金,所以总体利弊影响尚难有定论。

一家试点银行的资管部门人士表示,“从形式上讲,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确实和债非常像,不过第一次才发了28只,总规模非常小,所以短期对债券市场不会有什么冲击。”

多位消息人士周一对路透称,中国首批逾100亿元人民币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试点当日已发行完毕。并于周三上市流通。另据本地媒体报导,首批试点的融资企业以国企为主,信用等级在AA、AA+以上。

针对理财直接融资工具融资企业的风险定位,试点银行的参与者表示,因筹备时间仓促,可筛选样本受限,又是首批面世,企业资质相对较好,但后续会考虑向略低水平倾斜。若真如此,将突出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相比整体信用债,高风险但高收益的差异。

“试点安排的时间表比较赶,又要求发行主体必须有主体评级,我们只能找发行过短融、中票的大型企业来做,这样收益率只能比较低。”某股份制银行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略有无奈的表示。

但他强调,未来会考虑向信用评级略低,但收益性更好的企业主体倾斜。

首批直接融资工具的期限在半年至三年不等,票面利率最高不超6.6%。据前述银行资管部门人士称,该行发行的产品主体信用等级在AA水平,票面利率6%,这一利率定价主要是参照同期限PPN(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和短融中票的情况。

据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本周一发布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定价估值显示,一年期发行主体评级AA券估值落在6.02%。

PPN对比样本方面,路透查询近期发行的主体评级接近的企业中,9月22日发行的主体评级AA-的花园集团一年期PPN票面利率7.5%;10月16日,上海水务资产经营发展公司,主体评级AA+同等期限,票面利率5.30%。

**对债市整体影响尚难定论**

从资产端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看,相对低的信用评级,加之交易功能弱,所以对比信用债应有高收益的优势,业内人士因此预期,在市场默认违约事件不会实质发生的背景下,同是理财资金可以投资的标准化产品,信用债的需求可能被分流。

北京一大型券商分析师认为,理财直接融资工具较普通信用债的利率定位更高,主要基于两点原因:首先、既然不能在表内获得融资,而需要通过这种债权直接融资工具来融资,说明它不满足表内的贷款要求,资质略差。

其次,债权直接融资工具流动性逊于当前标准化债券的交易水平,所以交易功能偏弱一些,应该有个流动性的溢价。

所以她预期,未来银行理财资金转变为资产管理计划,可以投资更多直接融资工具,对信用债的需求可能就会下降了。当然还要看银行未来会发行多少管理计划。

当前直接融资工具市场的投资者准入要求是,业务开展初期只有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中进行了电子化报告和信息登记,并取得产品登记编码的银行资产管理计划才能参与投资债权直接融资工具份额。

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周文渊近日也曾公开撰文指出,如果推出债权直接融资工具的进程较为顺利,而且并定性为标准债券工具,那么因为其更高收益,银行理财资金和其他机构资金势必会加大配置,减少如高评级债低收益类资产的配置,因此可能对债券市场形成冲击。

业内人士透露,周三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上市首日的表现谈不上活跃,其所见到的两笔成交,成交收益率基本维持在发行利率水平

针对债市冲击的问题,也有受访人士提到,此次银行理财业务的创新,不能仅看理财直接融资工具,还需看资金端--银行理财管理计划。从工商银行公布的理财管理计划来看,其是一个开放式产品,每月开放一次,这就要求管理计划需投资一些流动性相比直接融资工具更好的标的。

参与理财业务创新的某股份制银行高管就表示,目前10余家试点银行的取向也并不一致,有的银行只有25%的比例投向工具,而有的银行却是100%。因为理财计划未来要随时面对投资者的申购赎回,对流动性的要求比较高。所以,还是要看具体投向具体分析。

此外,有接近监管层的消息人士透露,监管最终可能对银行理财管理计划投资各类标的的比例提出要求,当前设想是其投资债券市场的比例不得低于40%。如果该要求最终落定,那么有望为债市引入增量资金。

当然创新工具长期发展后,究竟能对债市造成多大影响,监管层的态度不可忽视。“长期看,银行债权和资管计划是否对债市造成较大影响,需要观察期未来的发展模式和监管当局对于该类型产品做大后的监管态度。”中金公司在近期报告中称。

**受制投向要求,仅部分分流通道业务**

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的创设初衷,本是希望将此前非标准的资产转化为可估值、透明的标准金融产品。不过业内人士透露,工具对产品投向存在要求,所以创新工具只能部分分流原有通道业务。

接近监管层的消息人士对路透表示,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允许投资行业的方向,应是优先投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要求的行业,不得投向宏观调控政策限制的行业和领域,以实现理财资金更好支持实体经济的目标。

一股份制银行的消息人士就透露,该行此前申请的多个项目中,最后只有投向环保、保障房等领域获得批准。

分析人士就此指出,未来部分房地产和城投平台项目恐难依托此次工具创新实现脱媒。

“信托和通道为什么存在,其实就是一个与监管的博弈。监管有限制,所以部分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才会选择通道,博弈永远存在,那通道就有存在的价值。”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李清说。

她认为,目前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的投向必须符合国家政策的导向,这就难免是将一些房地产、融资平台、过剩产能的行业划在导向范围之外。所以依托该工具商业银行能够释放部分表外融资需求,但不能全部替代。

理财直接融资工具风险定位高于此前信托业务门槛,那么这种类债券业务是否未来会对信用债的供给有所冲击?中投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员覃圣尧表示,融资的企业看重融资成本,如果新工具与PPN等信用品种相比,没有明显优势的话,应该不会从供给端对现有品种产生太强替代。(完)

路透中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