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穿真的这么痛吗?骨穿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做骨穿? 骨穿真的没有这么痛。恩熙是因为得不到俊熙的爱情而心痛吧,借着骨穿,尽情哭叫一番。 骨穿仅比肌肉注射稍痛。如果是棒棒医生做,会更轻一点。 棒棒医生做,也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步骤做,并没有独特的手法。这是现代医学的同质性特点决定的。 首先,会选择穿刺点。人体骨骼就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四种。成年后,长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脂肪化变为黄骨髓;作为造血组织的红骨髓仅存在 于椎骨、肋骨、胸骨、髂骨以及肱骨、股骨上端的骨松质内。在这些骨骼中,最利于穿刺的部位莫过于宽大、平坦、厚实的髂骨了,尤其髂骨的髂前上棘和髂后上 棘,穿刺针进入时最易于固定。因此,这是最常用的穿刺点。胸骨位于胸前正中线,非常薄,操作稍有不当就会穿透胸骨刺破其下面的大血管或心房,引起致命的大 出血。曾有因此导致死亡的案例。因此,胸骨一般不作为首选部位。仅在髂骨穿刺失败,医生的胆量和技术够硬,才会选含红骨髓更丰富的胸骨。 穿刺时,如最常用的髂后上棘,患者需要侧卧,弓形,突出并暴露大半臀部。术者站于其后,先进行皮肤消毒,再戴无菌手套,将一块严格消毒的无菌孔巾盖上,髂 后上棘从小圆孔露出。这一无菌操作过程是保证骨穿无害的根本,否则,穿刺将会直接造成骨髓炎。幸而这只是杞人之忧,临床上还没有见到或听过因骨穿而导致的 骨髓感染。 接下来的局麻,是决定后面疼痛程度的关键。以利多卡因为麻药,针头进入皮肤后在皮下浸润注射,局部皱起如橘皮;再深一步,针头顶到骨面,在覆盖骨骼的骨膜 上注射一点麻药即可。骨膜对张力和撕扯的刺激非常敏感,穿刺时的疼痛主要来于骨膜的感受器。骨膜麻好了,穿刺就不会太疼。这是秘诀。 现在正式穿刺,视皮下脂肪厚度而固定骨髓穿刺针的刺入端长度。对肥胖病人,有时除去固定器用力压入还探不到骨面,难度太高,不得不放弃,改作胸骨穿刺吧。 针垂直穿入皮肤,直到骨面,停一下,感受一下针尖稳稳定位于骨面的感觉。生手做骨穿时,往往针进入后,就在里面盲目“探索”,针尖在骨面上浮滑不定。想象 骨膜被针尖划拉,多疼啊。确定针尖固定后,就开工钻骨头了。骨头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硬,穿过骨皮质,会有一种明显的突破感。有一种骨骼,会轻松突破,如入破 网,那是骨质疏松;有一种骨骼,坚硬异常,如钻硬岩,那是骨纤维化或者大理石骨病。后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疾病,棒棒也没有见过。骨纤维化见得多,有一例在 做骨穿时针如陷岩石,拔不出,用力后弄断了穿刺针,最后用老虎钳子夹住残端才拔出断针。 进入骨髓腔后,拔出针芯,接上注射器,抽出0.1到0.2毫升骨髓,滴于载玻片上,立即涂片。就抽这么一点,对人体毫无影响。因为人体骨髓总量有2600毫升,骨穿相当于拔牛一毛。在抽骨髓的一刹那,会感到一刹那的锐痛,就一下,也不严重。 拔针,纱布加压固定,按压2分钟左右即可。涂片送细胞室染色镜检。完成骨穿。 为什么要做骨穿检查呢?这是因为现代医学远没有中医境界那么高,仅仅凭着望闻问切就可以诊断一切疾病。有很多病情,现代医学无法仅从症状体征和一般化验检 查而明确诊断。比如恩熙的晕倒和流鼻血,中医轻而易举就可以诊断为血虚气虚什么的;西医得化验血常规才知道是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但是,这仍然不是确诊。因 为贫血和血小板减少还有很多的原因,到底是哪一种呢?我们必须进一步看看骨髓的情况,因为血来源于骨髓。不仅是血液的异常,其他如:各种不明觉厉的发热、 恶病质、肝脾淋巴结肿大、骨痛等等,都可能需要去骨髓里寻找一下病因。 通过骨穿,我们可以确诊白血病、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病;也可以诊断某些原虫感染(疟疾、黑热病)、代谢性疾病(高雪病、尼曼-匹克病等)、骨转移癌等等。 应该强调,并不是只要血液异常就做骨穿。各种溶血性贫血都不需要做骨穿检查,而最常见的缺铁性贫血大多数情况下也不必骨穿。 还应该强调,只有一种情况,是绝对不能做骨穿的,那就是血友病。因为穿刺的后果将会是出血不止。 总而言之,骨穿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安全的、痛苦小的检查方法;难的是,不滥用。 (作者:棒棒医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