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碗窑:一湾山水醉逍遥

 厚道人 2013-11-01
碗窑:一湾山水醉逍遥
  
作者: 来源: 衢州新闻网 发布时间: 2013-08-08 字号:[ ]

  碗窑乡位于江山市区东南郊,乡政府所在地距市区8公里,总面积1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136亩,下辖12个村,有19041人。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浙江省旅游强乡镇”、“浙江省信用乡镇”、“衢州市文明乡镇”、“衢州市卫生乡镇”等荣誉称号。  

  素有“江山城市后花园”美誉的碗窑乡,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这里有碧水如镜的月亮湖,有名扬海内外的古陶瓷,有乡土味浓郁的农家乐,有充满民族风情的农家舞蹈……走进碗窑,路边绿树成荫,溪边垂柳依依,水中荷叶田田,路边白鹭不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山水家园、休闲胜地,更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和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

  十万青山重叠翠,百万秀水轻扬波。条条通道荫蔽日,村村庭院绿婆娑。

  柳岸荷塘迎画客,白鹭鱼儿竞逐波。桃李暗香催人醉,农家味醇饮者多。

  

  这首出自文人墨客笔下赞叹碗窑乡无限景致的诗句,写不完的山温水软、鸟语花香的生态神韵;道不尽的松涛云影、古风今韵的动感魅力。无论是迎接远道而来的贵客还是三五好友坐在农家乐里的闲憩,碗窑人总喜欢低吟这首诗歌,一份怡然自得在不经意间油然而生。

  是的,这座以山水闻名的乡镇,承载了当地人太多的幸福期待。当碗窑乡与江山市在城市规划的蓝图中挨得越来越近时,生态脚步没有一刻停歇,现代农业逐渐风生水起,休闲旅游开展如火如荼,历史的积淀开始转化为另一种特色传承,“醉美碗窑”已经成为乡镇特色发展的一张“金名片”,醉了一泓山水,也陶醉了每一个来过这里的人。

  碗窑剪影:从江山市区出发,穿彩虹桥,越江衢路,迎须江溯达河,走过江碗林荫大道,途经虎形山,便到了2000米的达河绿色走廊。这里绿柳低垂,红杏含笑,茶梅、罗汉松、红叶石楠等乔灌花木错落有致,多重复式的人工美景,暗香袭人的曲径步道,常常让钓客流连、游人忘返。

  波光潋潋倒映月,荷叶田田青照水,是对碗窑达河段80亩荷花水面的情景写意。这片美丽的荷田总能在春夏时节吸引众多省市内外书画摄影爱好者慕名前来观光采风,更有那些即将踏入婚姻殿堂的痴男情女也纷纷到此定格人生最美丽的瞬间。

  再往里面走些,总库容量达2.23亿立方米的国家大二型水库“月亮湖”,是当地最富胜名的景观,水库东邻张村乡佛教名山“太阳山”,山水在天地间遥相呼应,美不胜收。闲暇时分,泛一叶扁舟荡漾在轻雾如烟、碧波微纹的月亮湖面,方可真正领略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情画意。

  很多人说,从江山市到碗窑乡的这段公路,是城市连接乡镇的最美公路之一,而青山如画、绿水如歌的碗窑,从来没有辜负过这样的美誉,“十万青山叠翠,百万秀水扬波”的独特自然生态环境早已名扬万里。

  山林是以山区丘陵地貌为主的碗窑乡最为宝贵的自然资源。辖内有林地面积13.2万亩,金龙村竹公坞山上有千亩以阔叶林为主的次原始森林,天井村毛家殿自然村毛乐园山峰为最高点,海拔885米。信步在那蜿蜒的盘山公路,但见青山夹岸,峰峦叠翠,风生水起,云蒸雾罩,构成一幅绝妙的画卷。

  

  水源则是碗窑乡最富有的恩赐。举全江山之力,投资2.7亿多元,在1993年破土动工的碗窑水库,如今不仅成为了江山市民最为优质的主饮用水源,也为当地大生态平添了一个调节小气候的人工湖,使得本就宜人的生态环境更显得四季分明、温文尔雅,生态乡镇魅力从中彰显无疑。

  2005年碗窑乡被授予“省级生态乡”,2011年被评为“浙江省旅游强镇(乡)”,2012年被授予全国生态乡镇……接踵而至的荣誉让碗窑人丝毫不敢放松生态经济建设的脚步。近年来,碗窑乡党委政府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着重做好保护、控制、发展三篇文章,坚持“山不烧毁,水不污染”保护青山秀水,控制污染企业、规模养殖,发展生态休闲经济,全力打造“醉美碗窑·幸福乡村·欢乐农家”的区域品牌,积极构筑“绿色发展·旅游胜地·山水家园”的生态休闲之乡,让“江山城市后花园”的梦想一点点走进现实。 

  碗窑剪影:江山民间坐唱班,是一个正在消失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就听说在碗窑乡达河村淤头基自然村有个家庭婺剧坐唱班,果然名不虚传,一到村口,远远就听到一阵吹拉弹唱的声音,顺着这乐声,记者走进了这个颇有“文艺范”的家庭。

  主人叫何正刚,今年66岁。难得没有演出的老何一家,正在家里演练一段新曲目。大部分时间,一家人都会拿着各式乐器四处游演,农村诞辰吉庆、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和节日庆典都少不了他们,最远的演到了遂昌、江西玉山,今年的演出更是排到了10月份。随着大女儿小菊高昂的唱声,老人吹笛,次女小花打鼓,小女儿小芬拉板胡,儿子小强、女婿吴东平拉二胡,就连刚刚从田里回来的老伴杨有妹也不闲着,拿起竹制乐器融入乐声之中。

  何正刚所学都来自于祖传。老何的父亲13岁开始学技,掌握了11个正本戏、100多个选段。子承父业,何正刚学了各项吹拉弹唱功夫,并传授给自己的儿女,组成了一个家庭婺剧坐唱班。其中,老何的儿子何小强还成了江山婺剧团专业演员。

  碗窑乡的人文底蕴,在江山诸多的乡镇中是远近闻名的。与民间坐唱班相比,更为众人所熟知的是碗窑乡的“窑”。碗窑,顾名思义,是个制瓷村落。1969年,碗窑村出土了6件春秋时代的青铜编钟,并于源口村发现西周文化遗址。这是目前浙江出土的唯一成套编钟,这一发现把碗窑的历史推向了久远的上古。

  《江山市志》记载:“碗窑村,相传,北宋时期在此建碗窑,故名。又传,明朝福建布政使班琴曾来此扩建,有100座窑厂,在村南坞山上有宋影青窑址,系市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碗窑乡的达河窑址群已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碗窑制瓷,从北宋开始到明清,前后经历800多年,所制青花瓷,“薄如纸、颜如玉、明如镜、声如磬”,远销浙、闽乃至海外。

  人文底蕴的沉淀,是历史,更是传承。有着建窑造窑与民间坐唱班传统的碗窑乡,进入21世纪之后,将新农村人文的种子播向了各个村庄,青山绿水间,活跃着一支支的腰鼓队、排舞队,成为碗窑乡人文气息的全新载体与传承。美丽的山水、悠久的古瓷文化、充满民族风情的农家乐成了他们歌之不竭的源泉。洋溢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歌伴舞《碗窑美》登上了2010年“首届全国村歌之星走进浙江江山”的舞台,赢得了来自全国各地贵宾、媒体的喝彩。

  

  碗窑剪影:以碗窑村为集聚地,绵延五华里,以素园、日月湖、月亮湾、民俗村、新农村、醉碗窑、老娘舅、穗丰农庄为代表,依山而建、傍水而居、炊烟袅袅的木屋竹楼,是碗窑乡年营业额超千万的农家乐群。在这里,有传统的山乡原始风味,纯净的原野特色佳肴,诠释着本土饮食文化真谛,也让来此休闲旅游的四方游客邂逅到那种“桃红杏白一村香,袅袅炊烟动霁光。好是牛羊归去后,闲着翁媪话农桑。”的田园气息。

  找一家坐落于半山腰的农家乐小聚,汽车沿着一段陡坡盘翻爬至顶,“半城山水半城雾”的独特景致顿时映入眼帘。花园式的流水景观,随处可见的小憩石板,整洁又极富特色的庭院及餐厅,让每一个走进其中的人们,在饱览湖光山色的同时,不由地多了几分家的归属感。

  体验休闲之趣,沐浴生态之乐。虽近城而无铅华、虽乡村而不偏僻的优越地理,以及虽现代而不失古朴、虽美艳而不失深闺的优雅风姿,使得碗窑乡成为许多城市游客亲近自然、访古觅幽、休闲旅游、野趣采摘、放松心情的悠然去处。 

  依托碗窑水库“月亮湖”的迷人景观,发挥地处城郊和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碗窑乡从2004年开始发展“农家乐”,目前,全乡农家乐已发展到32家,达到2630个餐位,400多个床位。因为农家乐经济的突出业绩,碗窑村被授予“省级农家乐特色示范村”,“省级旅游'十百千’特色村”。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的游客,让碗窑乡农家乐成为最吃香的一张“金名片”。

  一直将乡村休闲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的碗窑乡,把2012年视作转型升级的“乡村休闲旅游推进年”。将全乡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谋划发展,高标准、高起点编制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规划,建立领导干部挂联农家乐工作机制,通过国鑫农业观光园、铁皮石斛、树莓等生态农业观光园等一系列转型升级项目的谋划和实施,不断增添旅游新内涵,“吃农家饭、干农家活、摘农家果、住农家屋、购农家物”的旅游模式逐渐成为乡村休闲旅游新亮点。

  结合全民合唱节,碗窑乡还举办了乡首届乡村休闲旅游文化节,以“美在碗窑”、“游在碗窑”、“吃在碗窑”等八大碗窑系列活动贯穿于文化节的始末,成功唱响“醉美碗窑·幸福乡村·欢乐农家”的发展主旋律。截至2012年末,碗窑乡已建成和在建的休闲观光农业项目8家,全年旅游直接营业收入达到2500余万元。

  碗窑剪影:从碗窑乡政府出发驱车五分钟,就能抵达远近闻名的府前村。很多人熟悉这村,除了它的富裕,更多的是对这个“中国幸福乡村”居民生活抱有几分好奇。

  沿着村庄公路前行,路边崭新的路灯尤为引人注目。乡干部说,在碗窑乡,村村通路灯早就不是梦想,府前村甚至直接装上了太阳能发电路灯,节能又环保。

  进入府前村,最让人过目不忘的是那棵已有几百年的古樟树,村上一位老翁回忆说,自打他记事开始,这棵老樟树的腰身已经这么大了。每天茶余饭后,村里的老人、妇女、小孩总会不约而同地从自家屋里出来,聚到大樟树下纳凉聊天,手上还不忘摇着一把麻秆扇,聊聊子女,聊聊乡情,聊聊城里的新鲜事,农闲的悠闲时光总是在这棵大樟树下悠悠流淌而过。

  被江山市委市政府列为2012年度全市“中国幸福乡村”五村联创村之一的府前村,有一个数字令人惊叹——为促使村民增产增收,村委大力倡导农民外出务工,现在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76.1%。近十多年来没有一家工业企业入驻的碗窑乡,正在书写着富有特色的创富神话。

  以项目化、工业化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大土地林地流转服务力度,做大做强现代农业“万千百十”工程,是碗窑乡生态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提升万亩油茶、3500万袋食用菌种植、1000亩无公害高山蔬菜、1500桶土蜂养殖、120亩铁皮石斛、50亩树莓基地效益。进一步发展壮大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巩固发展2000亩生态农业观光基地。做强千红、福赐德蜂业,着力打造蜂产品养殖加工基地。千红蜜蜂文化馆建成投入使用,江山养蜂业有了展示平台。

  针对产业发展的特点,碗窑乡引进一批资本雄厚、商业模式先进、人气集聚能力强、对旅游产业带动作用大的服务业项目,如国鑫农业开发项目已启动前期工作,铁皮石斛生态农业观光园已完成首批栽培移植。

  用生态产业来带动经济,用乡村建设来带动幸福,在增进民生福祉,打造幸福碗窑,建设江山城市后花园的过程中,碗窑乡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路。而正是这条路,让碗窑乡在2012年捧回了“国家级生态乡镇”的褒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