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问题

 1992逆风飞扬 2013-11-01
 

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问题

                                

    近代化是指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化社会的转化过程。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到各个国家的转化,由于所处的不同时代和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有着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变革道路。英、法等国通过自下而上的工业革命实现了近代化;日本和俄国通过自上而下的明治维新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逐步走向了近代化。那么中国呢?一个在封建制度下发展了2000多年的文明古国她又是通过怎么的方式走向近代化的呢?

19世纪中期的清王朝,在外国列强侵略和国内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双重打击下封建官僚统治集团内部分化出了洋务派。洋务派是清朝统治集团中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封建官僚士绅,称之为地主阶级开明派。在中央以奕忻为代表,地方上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与封建顽固派不同点在于,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奋图强。他们继承了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并把这种思想付诸实践。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他们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自强求富的运动,先后创办一系列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训练新式海陆军,设立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并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当时的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培养了第一批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联系的企业家、工程师、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具备了一支新式国防力量。他们试图以“洋务”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却从客观上拉开了中国在各个方面走向近代化的序幕。

一、思想方面

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论中,洋务派把中学和西学的关系解释为“体”与“用”的关系、“道”与“器”的关系、“本”与“末”的关系、“主”与“辅”的关系,进而提出了两者的相对价值,即中学具有精神价值,西学具有物质价值;同时提出了两者的不同功能,即中学“治心身”,西学“应世事”。在这里,中学和西学的地位虽略有高低之分,如强调中学是“本”“体”,而西学只是“末”“用”,但同时又强调这两者是互相补充、不可偏废的。尽管在这一自相矛盾的思想体系中,企图用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来维护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是一种既肯定新价值又不否定传统价值的相对主义错误论调,但“中体西用”的思想毕竟承认了中学还有不足,还有待于西学来补充,西学确有超越于中学的地方,这就动摇了“礼义至上”的传统伦理价值观的权威地位,因此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的一大进步,它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

二、器物及经营管理方面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洋务运动不是一场成功的近代化运动,但在30多年的时间里,它仍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在各地先后创办了大约20个制造枪炮、弹药和船舰的近代军用企业,40个近代民用工矿企业,还修筑了共计 477公里的铁路,架设了沟通全国主要省份的通讯线路数十条,基本上形成了全国的电讯网。洋务企业尽管机械化的程度还很低,各企业内部仍大量使用手工劳动,但它们毕竟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和工艺,在生产技术方面发生了空前的大变革,使中国破天荒地出现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曙光。

  洋务派创办企业,由于缺乏经验,在经营管理方面走了不少弯路。如张之洞筹办汉阳钢铁厂时,没有仔细考虑冶炼钢铁的原料和燃料问题,便向英国订购机炉,结果因所购设备与办厂用矿的矿质不符而无法使用。选厂址时,为了能在自己的总督衙门就能看到工厂的烟囱冒烟,硬将厂址定在远离铁矿、煤矿的汉山脚下。为此不仅大大增加了煤铁转运的开销,还使选厂址筑厂基多耗了100多万两白银。经过多次失败,洋务派逐渐摸索到了一些办厂经验,并在后来的经营中加以改进。这些经验教训,对稍后出现的民族资本主义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

三、资本主义经济

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孕育着微弱的资本主义萌芽,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萌芽遭到破坏。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洋务企业的兴办以及商品生产的出现,一些地主、官僚和富商也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这样,民族资本主义就产生了。洋务派在创办民用企业时,由于资金不足,采取了招引私人投资的办法,通过“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的方式创办企业,这些企业后来或转化为官僚资本,或发展为单纯的商办,成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这就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它打破了中国市场上外国商品一统天下的局面,为中国经济逐渐近代化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同时也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史进程。

四、无产阶级阶级的产生

洋务运动使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使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和成长起来。19世纪四五十年代,在中国通商口岸的外商企业中产生了中国第一批工业无产阶级。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中国的产业工人进一步增加。同时在洋务运动中还形成了中国资产阶级。新的生产力的产生、新的阶级力量的形成,不仅是对封建社会的冲击和破坏,也为向近代社会迈进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也为后来的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奠定了初步基础。

五、外交方面

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1861120,清政府正式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外交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衙的成立,意味着清政府开始放弃闭关锁国政策,这是顺应世界形势的变化、适应国际交往的需要的明智之举,后来又在总理衙门之外另设南、北洋通商大臣。这项改革是我国近代外交领域划时代的变革,对于开展近代化事业产生了积极作用。在建立外交机构的同时,清政府派遣了第一批驻外使节,打开了中国通向世界的大门,使中国近代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六、军事方面

洋务运动为中国军事近代化创造了条件。洋务运动之初,为实现“自强”目标,大量购买进而制造新式枪炮,组建新式军队,以促进军队和国防的近代化。同时还筹划海防,建立新式海军,到1884年建成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水师。中法战争中福建水师在马尾遭法军偷袭,几乎全军覆没。战后,清政府决心大治水师。其中北洋海军发展最快、实力最强,到1888年,北洋海军拥有铁甲战舰2艘、巡洋舰7艘、其他船舰14艘。另外,还修建了旅顺船坞和威海卫军港。通过以上的海陆军建设,清军的战斗力和抵抗外国侵略的能力有所增强,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史进程。

七、培养人才方面

洋务运动为中国培养了一批近代化人才。洋务运动造就了一批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创办近代工业的过程中,洋务派为了培养所需的技术人才,摆脱在生产技术上依靠外国人的状况,他们兴办了一批新式学堂,第一次将西方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带进课堂,从而培养出我国第一批造船、航海、机器制造以及近代医学等方面的人才。至1896年为止,各地开办学堂34所。到甲午战争前后,各洋务学堂毕业的学生约计1000多人。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又先后向外国派遣留学生。铁路工程师詹天佑、飞机设计师冯如以及改良派代表人物严复等均为留学生中的佼佼者。据统计,洋务运动时期派遣出洋留学的人数共200余人。另外,洋务运动中还培养了大批新型知识分子,近代数学家华蘅芳、化学家徐寿和徐建寅父子等人就是在办洋务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此外,洋务派设立的翻译馆,翻译印发了大量书籍,引进了声、光、电等自然科学知识,这不仅有利于西方近代科技在中国的传播,而且影响了一代进步思想家,为戊戌变法准备了条件。同时,在洋务派所办军事、民用企业的近4万名工人中,还锻炼出了一大批掌握现代大机器生产的技术工人,成为中国无产阶级中早期的技术力量。毫无疑问,洋务运动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科技人才,为稍后现代民族资本的发生准备了条件。

虽然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但是,它作为中国现代化运动的起点,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的。在文化观念意识上,洋务思潮冲击了传统的封建价值观念、建立了“以工商立国”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观念意识;在社会经济方面,洋务派通过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先进生产力,在社会经济、军事、文化教育诸领域推进了现代化运动,或多或少地改变了传统社会的若干特征,使古老的中国终于向开放和现代化迈进了一步。因此,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运动的一个重要阶梯。可以说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开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