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德林医生的养生三宝——学医50周年和老同学等同龄人侃侃我的养生之道(7)

 王德林医生 2013-11-01

王德林医生的养生三宝

——学医50周年和老同学等同龄人侃侃我的养生之道(7

    我的“养生三宝”之一:健康密码一二三八(4):

洪昭光教授提出的一二三八和我提出的健康密码一二三八,应当说各有千秋,另外,我提出的健康密码一二三八,有自己的养生教训和经验在里面:

在以往漫长的岁月里,忽视了健康这个根本的问题,这是我日后患上了“老慢支”和“一胖三高冠心病”及急性乙型肝炎的根本原因,所以我觉得维护健康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愿望——以健康为本!不能以谋生、学习、工作、发家致富等等身外之物为本,否则就是本末倒置,就是在做“丢西瓜,捡芝麻”这样的蠢事。

有了“以健康为本”的良好意愿之后,紧接着要做的事情,我认为一个是防患于未然的问题,一个是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坚持非药物为主的问题:

洪昭光教授说过:防病如果投入1,那么治病就要投入400

我觉得,防病与治病的关系,1:400是个最起码的问题,因为防不住病而需要治疗或抢救,不仅是“赔大扯了”,而且很有可能赔的“血本无归”——人财两空、一命呜呼!

除非是急性传染病,其他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冠心病、脂肪肝等等常见病、多发病,只靠药物疗法行吗?必须进行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心理疗法,甚至必须以非药物疗法为主,这就是我的切身经验。例如,从学医到现在,我至少生过三场重病:“老慢支”、急性乙型肝炎、“一胖三高冠心病”。可在对付这三场病的过程中,我不仅没挂吊瓶,药也没吃多少,但是,我把烟戒了,我把酒戒了,我把体重降下来20多斤,总之,我迷途知返了,我悔过自新了,只要怎么对健康有利,我就怎么做,坚定不移、不打折扣、毫不犹豫!

由于我自己在养生上幡然悔悟了,如梦初醒了,所以对执迷不悟坚持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患者不仅缺乏治疗信心,甚至认为这样的人连上苍也救不了他,因为“我佛慈悲”“普度众生”还有一个先决条件——“佛度有缘人”!

如果“佛渡有缘人”成立的话,孔子的“有教无类”是具有主观意愿的:因为,你想无论什么人我都教(育),可是无论什么人都肯想你学吗?

同理:

你想无论什么人我都医(治),可是无论什么人都肯让你医吗?

你想对患者开展养生疗法,可是无论什么人都肯进行养生疗法吗?

所以,鲁迅弃医从文了!

所以,郭沫若弃医从军了(1927年以前)!

所以,孙中山弃医从政了!

所以,我很赞同洪昭光的“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所以,我很欣赏郑集著的《最好的医生是养生》!

所以,我准备70岁以后,弃医从讲,大讲特讲我王德林医生的养生三宝!

空口无凭,请看下面我和一位同龄人的对话吧:

王德林医生对患者说:你不仅血压高,血糖也高、血脂也高,还有脂肪肝,这都同你严重“双超”有关(体重严重超重、腹围严重超长),所以你在用药的同时,必须有计划的控制体重。

患者对王德林医生说:大夫我求求你了,别和我说这个那个了,有什么好药自管给我开,你想想,象你我这样年纪的人,大半辈子竟吃苦了,可现在生活一下子好点了,又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的,这个不能喝那个不能喝的,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的,这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我想:做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顺情说好话,耿直讨人嫌。

我说:“你说的对呀,那就多吃点好药吧。”

我一边说,一边“笔下生花”的开着“花处方”、“大处方”,我之所以如此的目的是以免“上帝”进一步的“怪罪”于我!

我这样做不算丧失原则吧,叫做“内方外圆”行不行?不然的话,倘若“上帝”被我“开导”的气炸了肺,我可就只有“吃不了兜着走”了。因为几乎所有医院都有这种不成文的规定:

只要医患之间发生不愉快,不论原因如何,医院都要处分自己的人,所以,医护人员必须千方百计的和患者保持“一团和气”,当然,这种千方百计,也包括患者对医生的依从性向医生对患者的依从性转变。

 

(未完待续:郑重承诺每周至少发1篇,谨供各位参考,敬请不吝赐教;目的无他:愿我们、你们、他们、咱们大家,同学们、同事们、同龄们、网友们共同健康!尽享天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