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振堂辉煌而悲壮的一生

 昵称11890224 2013-11-01

董振堂辉煌而悲壮的一生

——河北籍红军高级将领董振堂

 

他出生在河北省新河县一个农民的家庭;他在红军时期曾与彭德怀、林彪齐名;他在长征途中为掩护主力部队作出重大贡献;他的事迹虽然鲜为人知,但共和国没有忘记,在纪念建国60周年双百英模人物评选中,他榜上有名。这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河北籍著名红军将领董振堂。

从戎立下救国志

在新河县城西约20公里的地方,有一条奔腾流淌的小漳河。河的东岸,有一个不到千人的西李家庄村,董振堂就出生在这里。在中央红军时期,当年红一方面军长征,下属主力三个军团,一军团长林彪,三军团长彭德怀,五军团长,就是董振堂了。

董振堂,字绍仲,1895年生。1917年,他考入北京清河陆军预备学校。1920年秋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3年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投身冯玉祥的西北军。他身经百战,历任排长、连长、营长、旅长和师长。在西北军任职期间,董振堂军纪严明。有一次他带领部队路过深县,正值桃子成熟,路边的蜜桃引诱得战士们直咽口水,但董振堂严令不许摘取,当时他下了一道手令:“留头不吃桃,吃桃不留头。”这是他第一次下达这样严厉的命令,正是这道命令,使他的部队在经过深县时树上没有损失一个桃子。

  1929年,冯玉祥联合阎锡山向蒋介石进攻,双方在中原地区发生激烈战斗,史称“中原大战”。战争使数十万百姓生灵涂炭。董振堂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他开始思考这样的战争究竟有没有意义。中原大战最终以冯玉祥一方的失败而告终,董振堂所在的西北军被蒋介石改编为26路军,前往江西宁都前线“剿共”。

董振堂投身军队本来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拯救国家,而蒋介石却把“剿共”当作首要任务。董振堂日益感到自己的奋斗,离自己初衷的目标越来越远,苦闷彷徨之余,百思不解.....后来,中国共产党的言行,使他逐渐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才是一支真正为人民的军队。于是,便萌生了联合红军北上抗日的念头。他把自己的想法说与赵博生、季振同等人,得到两人的赞同,于是三人相约一同行动。1931年12月14日晚,他们毅然率军起义,投奔红军。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

可想,在共产党和红军的力量还很弱小的时候,他能和赵博生率领二十六路军1.7万名官兵举行起义,投奔苏区,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其眼光和胆识是何等的难能可贵。宁都起义,既极大地壮大了红军的军事力量,也有力地打击和瓦解了国民党反革命武装势力。从此,董振堂便开始了新的人生征程。

宁都起义后,董振堂的部队被编为红军第五军团,董振堂任军团副总指挥兼第十三军军长,1932年5月升任第五军团总指挥,而在此之前,他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从1932年7月到1934年9月,董振堂率部参加了赣州战役、漳州战役以及第四、第五次反“围剿”的几乎所有大战。

血战湘江做掩护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出发时,军委经过反复考虑,将打击敌人围追堵截的任务交给了董振堂的第五军团。从此,董振堂便和第五军团担负起拦截敌人追击、保障军委纵队及全军后方安全的重任。

1934年11月底,突围的中央红军向国民党40万大军组成的第四道封锁线湘江突进。军委命令第五军团殿后,负责掩护全军,特别是要保证军委纵队安全过江。当时,中央红军分左右两翼向广西北部的灌阳、全州、兴安三角地区开进,准备从这里渡过湘江。

一场恶战在所难免。11月27日,战斗打响,一、三军团经过几天几夜的激战,控制了30公里湘江两岸,当日军委距离最近的湘江沿岸只有80公里,但由于携带东西过多,行军速度缓慢,致使敌人包围上来,红军无法过江,处境十分险恶。负责后卫的第五军团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董振堂的第五军团在灌阳以北阻击从后面追来的敌人,敌众我寡,战斗十分激烈。董振堂下达最严厉命令:“不准一个敌人靠近军委纵队。”12月1日是军委纵队渡江的最后一天,也是战斗最激烈的一天,敌人在飞机大炮支援下,更加疯狂地发起进攻,已几天几夜没有休息的董振堂亲临前沿阵地指挥战斗,带领部队浴血奋战,指战员们士气大振,杀得敌人尸横遍野,双方还多次发生肉搏战,用大刀砍杀敌人,战况空前惨烈。当他们掩护红军主力和军委纵队渡过湘江后,第三十四师已被敌军重重包围。最后,第三十四师一个整师---师长陈树湘、师政委程翠林及以下3000名红军战士全部阵亡。

战斗一直到12月3日才结束。由于董振堂领导的部队英勇顽强的阻击,党中央、军委以及各军团全部安全渡过了湘江,完成了战略转移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董振堂率部完成了掩护任务,最后才强行渡过湘江,但损失惨重,军团由两个师1万余人减少到了一个师不足5000人。

湘江一战,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我军与优势之敌苦战,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董振堂的第五军团以惨重的损失为红军渡过湘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金沙江上勇

1935年4月,红军进入云南曲靖地区,敌周浑元、吴奇伟两个纵队尾随而至,而且云南敌军也调集兵力向红军合围,情势更加危急。

  按照军委部署,红军部队必须渡过金沙江,向川西挺进。但是金沙江处在群山峡谷之中,水流湍急,又没有渡船和桥梁,渡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阻击追敌保护渡口便成了渡江的关键。董振堂的第五军团再次承担起这一重要任务。

  “振堂同志,你们掩护的军委纵队中有一个特殊而重要的连队,都是一些老同志、女同志和伤病指挥员,你们必须保证他们安全渡江,千万不能出一点差错。”这是当时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亲自向董振堂交代的任务。

  按原计划,中央红军是兵分三路,从三个渡口同时渡过金沙江的。第五军团的阻击地点在石板河。石板河背靠一座大山,军团指挥部就设在半山腰。翻过大山就是波涛滚滚的金沙江,石板河是通向江边的唯一通道。董振堂亲自带领各团勘察地形,制定战斗部署。在董振堂的指挥下,每个山头都配置了一个排或一个连的兵力,并抢修了野战工事。

5月2日敌兵追至,战斗打响。敌先头部队向我军阵地发起猛攻,董振堂指挥部队奋勇抗击,一次一次打退敌人。5月5日,敌兵接到蒋介石“必须将红军消灭在金沙江以南地区”的严令,进攻更加疯狂。董振堂在阵前激励将士奋勇杀敌,战况异常惨烈。

按照原定计划,第五军团在江南的石板河一带需要掩护3天,主力部队便可顺利过江。3天3夜过去了,第五军团多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但情况却发生了变化,渡江行动开始后,第一军团找不到渡船,搭了半截的浮桥又被江水冲跨;第三军团仅找到一只渡船,又无法架浮桥。于是军委命令第一军团沿江而下,第三军团沿江而上,改从皎平渡渡江。而皎平渡仅有6只木船,全军几万人马需9天才能渡完。因此,军委不得不一再命令第5军团延长撤防日期。3天3夜,6天6夜,一直到9天9夜。直到5月9日接到渡江的命令,董振堂才指挥部队悄然撤出阵地,迅速过江。待敌人追到江边,只捡到了红军战士丢弃的几只破草鞋。敌人的尾随追击又一次宣告破产。

   金沙江阻击战后,中央红军终于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争取了主动,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董振堂指挥的第五军团为此作出了巨大贡献。

将军热血染高台

  1935年6月,红军第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第五军团改称第五军,董振堂任军长,并被选为中央军委委员。

  1936年10月长征胜利后,董振堂率领红五军奉命编入西路军西渡黄河作战,以打通获得国际援助的通道。红五军节节胜利,12月底,攻克甘肃省临泽县城。不久,又攻克高台县城,解放了高台。

  1937年1月12日,甘肃军阀马步芳、马步青兄弟两人纠集两万多兵力,在飞机、大炮的支援下围攻高台。

   高台城墙是个大土围子,高不过二丈,顶上又窄,并排刚能走两个人,且只有单人射击孔,很难组织火力,又不易隐蔽。董振堂决定堵塞东、西门,动员全城军民把木箱、木柜抬到城上,填上沙土,泼水结冻,以加宽加高城墙。

  敌军连续发起30余次进攻,战斗打的异常激烈。当时战士们手中,步枪平均每支仅有13发子弹,机枪每挺不到100发,炸药、手榴弹也不多。他们就组织城中所有的铁匠、木匠,赶制双刀、梭镖、铁叉、铁棒以及木棒,收集民间的大刀、锄头、铁叉以及打麦用的木叉等,还用水桶装上水冻成冰砖用作武器。

  激战数日,东、西关外的据点全部失守,红5军撤至城内坚守。部队沿城墙每隔两米挖一个单人散兵坑,白天主要由战士把守,夜间以干部为主。每晚,间隔5分钟就互相传递一个约一米长的木棍,以防止官兵打瞌睡。

  敌众我寡,董振堂打算突围。城北是一片荒草地,离北山不远,敌军力量薄弱。于是,董振堂命骑兵团团长吕仁礼在北城下挖一个大洞,准备突围。这时,便衣通讯员送来一封信,大意是:奉总部命令,高台是打通国际路线重要的军事要点,要军长坚守高台。(吕仁礼:《回忆高台战斗》)董振堂无法与西路军总部联系。便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宣读来信,下令:“坚决守住高台!我们人在高台在,誓与高台共存亡!”

  从18日夜里开始,敌军从四周架梯轮番攻城,均被红5军击退,城墙四周遍布敌军的伤兵、死尸。19日上午,形势更加紧张。董振堂带领50多名官兵,举拳宣誓:“我们要流尽最后一滴血,战斗到底!为革命牺牲是光荣的,革命一定能成功,自由幸福的日子一定能够到来。”20日凌晨,敌军全力攻城。红5军官兵依托城内建筑抗击,敌人纵火烧房,火势蔓延。董振堂带领二三十名官兵,登上东门城楼,沿城头往东北方向冲,被敌军挡回来。再往东南角冲,冲出大约400米,董振堂左胸中弹,坠落城下。几名部下赶到昏迷的董振堂身边,呼唤:“军长!军长!”董振堂慢慢睁开眼睛,用很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我不行了,别顾我了,不走就冲不出去了,要血战到底!……(林炳才:《高台雄风——忆董振堂军长牺牲的前后》)这是红军名将董振堂的遗言。

  董振堂率军浴血奋战9昼夜,在援军被阻击无法到达的情况下,坚守高台,与敌人战斗到最后一刻,3000多人全部壮烈牺牲。董振堂当时年仅42岁,他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于20日壮烈牺牲,

  董振堂牺牲后,残暴的敌人砍下了他的头颅,悬挂在高台城楼上。董振堂牺牲的噩耗传到延安,红军广大将士深为悲痛。为了深切悼念这位坚贞不屈的革命英雄。中共中央在宝塔山下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毛泽东深情地说,“路遥知马力”,董振堂是“坚决革命的同志”。建国后,叶剑英元帅写下《建军纪念日怀战烈》组诗,其中第三首是:英雄战死错路上,令我深怀董振堂。猿鹤沙虫经世换,高台为你著荣光

  董振堂将军的英雄事迹已经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史册,他的革命精神和博大胸怀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董振堂将军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张平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