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中级会计实务》章节笔记与真题 第一章 总 论

 新用户1687PmYw 2020-10-24

2020年《中级会计实务》章节笔记与历年真题

第一章 总 论

  一、内容提要
  本章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包括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原则、会计核算基础、会计要素及其确认、计量等内容。

  
  二、关键考点
  1.可比性、重要性、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实务应用;
  2.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的实务辨认;
  3.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适用范围。

  
  三、历年试题分析

年份

题型

题数

分数

考点

2017

单选题

2

3

实质重于形式的实务应用;导致所有者权益总额变动的业务界定。

2018

判断题

1

1

重要性的判断标准

2019

判断题

1

1

重置成本的界定

  
  四、本章知识点讲解
  【知识点】财务报告目标▲
  【提示】本课程中▲代表理解,▲▲代表熟悉,▲▲▲代表掌握。

【解释】会计实质是反映企业的资金运动的一种工具,运用会计专业语言将企业的资金运动整理总结,提供给信息使用人,使其资金运动信息能够得到最佳的描述和反映,为企业更有效率地运转提供信息支撑。

  【解释】会计如何反映企业的资金运动?首先通过原始凭证收集资金运动的原始信息,然后过渡到记账凭证,即编制会计分录,对企业的资金运动信息进行初级加工,再将信息转移到账簿,即将资金运动信息定格至每个对应会计科目的账簿中,将信息沉淀,最后按照月度、季度、年度编制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通过以上可以看出,会计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它通过会计专业语言将纷繁复杂的资金运动加工成信息使用人可理解的会计语言叙述信息,有助于信息使用人作出决策。

  


【解释】会计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属于对外会计,需要把企业的资金运动用统一规范的会计语言进行交流传递;管理会计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原始信息进行再加工再创造,是为了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采取的信息支撑,属于对内会计,特征是会计信息灵活多样。

  1.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不偏不倚,中性满足)

  【解释】这里的政府管理部门,主要有两个,一是税务局,主要关注企业是否足额缴纳税款,二是市场监督管理局(工商局),主要关注企业是否抽逃资金。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解释】以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公司的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为股东大会,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董事长领导的董事会负责公司的日常事务决策,但是并不直接管理企业,而是雇佣管理层管理企业,比如任命CEO、CFO、董事会秘书以及其他管理层来管理企业,管理层对董事会负责,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管理层以财务报告向董事会汇报工作,通过财务报表的提供来反映管理层的经营业绩,因此,财务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知识点】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
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四个假设。

  
  一、会计主体
  (一)会计主体的概念及界定
  1.
会计主体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比如,华为公司的会计所要描述的资金运动是华为公司这个空间范围内的资金运动,而且是站在华为公司的角度进行反映和描述的,则华为公司就是会计主体。
  2.一般来说,只要是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都可成为会计主体。
  (1)经济上独立核算是成为会计主体的充分必要条件,因为只有经济上
独立核算才有必要设置会计来反映其资金运动,其才能相应地成为会计主体;
  (2)常见的会计主体包括:企业、
企业集团(即由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联合体)、事业单位、甚至独立核算的车间等。

  


  【解释】甲公司投资持有乙公司80%的股份,投资持有丙公司90%的股份,这种情况下,甲公司通过投资控制乙、丙公司,完成对乙、丙公司实质的经营决策、财务决策等,则甲公司为乙、丙公司的母公司。此处共有4个会计主体:甲、乙、丙公司分别为单独的会计主体,甲、乙、丙公司构成的企业集团也作为一个会计主体。

  (二)会计主体与法人的区别
  1.法人是一种享有民事主体资格的组织,法律赋予它等同于自然人一样的人格,以便于其独立地行使权力并承担自身的义务;
  2.成为一个法人首先在
经济上是独立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法人肯定是会计主体,但仅仅独立核算是无法足以支撑其成为法人资格的,所以,法人一定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比如:企业集团、企业独立核算的车间均是会计主体而非法人。


  【解释】甲公司持有乙公司80%的股份,持有丙公司90%的股份,该种情况存在4个会计主体,但只有3个法人,甲、乙、丙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属于会计主体但不属于法人。

  (三)会计主体假设的内涵
  简言之,就是会计应当仅为
特定的会计主体服务。会计主体假设要求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解释】好再来包子铺一年实现的净利润为300万元。包子铺所有者张三拿出10万元去打麻将,结果亏了,要求企业会计做如下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              10
    贷:银行存款               10
  会计:这样做违反了会计主体假设,因为从公司拿走的10万元是从事的家庭个人行为,即使张三作为投资者,也不应与包子铺的账务相混淆,若想体现会计主体假设,可作如下分录:
  ①此笔款项作为张三从公司借入的:
  借:其他应收款              10
    贷:银行存款               10
  ②或者作为撤资:
  借:实收资本               10
    贷:银行存款               10

  (四)会计主体假设的目的
  1.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
  2.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区分开来。
  总之,一个核心目的就是
圈定会计的核算范围

  
  二、持续经营
  (一)持续经营假设的内涵
  假设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破产被清算。即假设企业的经营活动处于一个正常运行状态。
  (二)持续经营假设的目的
  持续经营假设为会计核算的开展提供了
正常的业务背景
  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在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上会有较大差异,只有假定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破产清算,会计核算才可正常进行,否则将依据
破产清算时的特殊规定进行处理。
  【举例】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年限就是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前提的,假设企业能够正常经营下去,固定资产才会按照试用期计提折旧。

  (三)例外情况
  当有确凿证据(通常是破产公告的发布)证明企业已经不能再持续经营下去的,该假设会自动失效,此时企业将由清算小组接管,会计核算方法随即改为
破产清算会计

  
  三、会计分期
  (一)会计分期假设内涵
  会计分期是将企业持续不断的资金运动
人为地分割为若干期间,以分期提供会计信息。
  (二)具体划分方法
  会计期间通常有四种口径:即
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按年度口径所编报表为年报其他期间所对应的报表为中期报告
  (三)会计分期假设的目的
  会计分期假设目的在于分段提供会计信息,以达到实时
反映和监督企业资金运动的目的。

  
  四、货币计量
  (一)货币计量假设的内涵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
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该假设包括两个意思:

  


  【解释】该企业应以货币“30万元”“100万元”“1元”进行统一无差别的货币计量,而不是以“栋”“台”“条”进行计量。

  1.会计仅反映那些能以货币表达的信息,如果一个信息本应纳入会计核算体系,但苦于无法用货币来表达,则只能无奈地排除在会计核算范围之外。比如,人力资源就应该作为企业的一个关键资产进行账务反映,但人力资源的货币计量尚无法广泛地达到实践的可操作性,因此大部分企业是不反映人力资源的。

  2.币值稳定假设
  为了会计信息的
稳定性,货币计量假设还包含一个假定币值不变的含义。

  (二)货币计量假设的目的
  在诸多的计量手段中,只有货币标准是具有最大限度的
无差别性和统一性的,货币计量假设为会计活动的开展选定了主要核算手段。
  (三)货币计量假设的要求
  我国规定,企业会计核算
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外商投资企业可以选用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进行核算,但应提供以人民币反映的报表,境外企业向国内报送报表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关键考点】记账本位币和财务报告货币的选用标准常用于正误甄别测试。

  (四)例外情况
  当发生严重的
通货膨胀时,该假设不成立,应改用物价变动会计或通货膨胀会计。

  【知识点】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比较▲▲▲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
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
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解释】例如某公司在1月初租入一台设备,规定在每季度初始时支付租金费用,则该公司在1月初预付租金300万元,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凡是当期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支付,都应作为当期的费用,则1月、2月、3月均确认费用100万元;按照收付实现制的要求,是以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费用的依据,所以在1月份确认费用300万元。
  【拓展】
  ①收付实现制则以
款项收付期作为收入、费用归属期的认定标准;
  ②企业应用收付实现制核算收入、费用体现了
重要性原则。

  
  【知识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
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
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相关性应
以可靠性为基础,即会计信息应在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相关性,以满足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
清晰明了,以便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一)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此可比性要求企业达到如下标准:
  1.
同一企业不同会计期间的可比,即纵向可比。为达到此要求,企业在选择会计方法时,应保证前后期一致,即使发生了会计政策的变更,也应当按规定方法进行会计口径的调整,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前后期一致。

  【解释】2001年初,A公司购买了B公司80%的股份,按照当时的会计准则,A公司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到2006年初,我国会计准则规定,A公司对B公司的投资应该采用成本法核算,A公司应该将2001年至2006年期间的权益法追溯调整为成本法,这样才能与后续的成本法衔接一致,所以会计政策的变更没有违反可比性原则,恰恰体现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要求。

  2.同一会计期内,不同企业之间的可比,即横向可比。为了达到此要求,企业应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方法去进行会计处理。
  (二)实务应用
  1.因处置股份致使投资方的影响力由控制转为重大影响时,剩余股份原成本法核算口径追溯调整至权益法标准;
  


  【解释】A公司持有B公司80%的股份,并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两年后,A公司出售持有的B公司股权中的6/8,即剩余20%的股权,丧失对B公司的控制权,但仍对B公司具有重大影响,此时应剩余的20%股权调整为采用权益法进行后续核算。

  2.因会计政策变更而进行的追溯调整法;
  3.将子公司会计政策、会计期间调到母公司标准的合并报表准备工作。
  【关键考点】可比性原则主要测试实务操作是否违反或遵循该原则。

  【多选题】下列业务的会计处理中,遵循可比性原则的有( )。
   A.所得税的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时按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B.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时按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C.应收账款的坏账处理方法由直接转销法改为备抵法时按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D.合并报表的准备工作中,统一母子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
   E.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的计提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减值计提属于谨慎性原则的实务应用。

  
  五、实质重于形式
  (一)实质指的是经济实质(会计观点),形式指的是法律形式(法律观点),此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当以经济实质为准,而不仅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二)实务中的应用案例
  1.合并报表的编制;
  2.售后回购;
  


  【解释】2020年3月1日,A公司将商品出售给B公司,卖价为100万元,同时签订回购协议约定五个月后按110万元价格回购,会计观点认为,商品的处置变卖权在A公司,业务的本质不是交易,不是收入发生的行为,法律观点认为在出售及回购时是两笔交易,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以会计观点为准。

  3.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的会计处理。
  【关键考点】掌握实务应用案例。
  


  【解释】A公司在2020年初将商品赊销给B公司,约定分3年结款,分别于2020年至2022每年末分别收取400万元、500万元、100万元,假定该商品现销价在2020年初为830万元,会计观点:①2020年初商品实现收入830万元,②放贷830万,3年后收取本息1000万元,赚取利息收益170万元;税法观点认为按照约定结款点和结款额认定交易的发生。从业务本质来讲,以会计观点为准。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质量要求的有( )。
   A.售后回购
   B.母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C.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D.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调账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选项A与B的处理或做法是根据其实质来进行的,而不是根据其形式;选项C,是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或成本补偿的要求),不体现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选项D,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价采用公允价值,与其投资目的相关,与实质重于形式无关。

  
  六、重要性
  (一)对于会计业务的处理要
抓住重点。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二)重要程度的判断 
  具备如下条件之一,即可认定为重要事项:
  1.
金额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应界定为重要信息;
  2.
指标本质上属于重要信息,比如净利润。

  【2018年判断题】企业应当根据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从项目性质和金额大小两个方面判断会计信息的重要性。( )


『正确答案』√

  (三)实务中的应用案例
  1.合并报表中抵销内容的选择;
  2.中期报告没有必要像年报那样披露详细的附注信息;
  3.存货盘盈与固定资产盘盈的差异处理。
  【关键考点】关注实务应用案例。

  
  七、谨慎性
  (一)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
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二)实务中的应用案例 
  1.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2.加速折旧法;
  


  【解释】对于企业发生的无形损耗,采用加速折旧法的损失要小于采用直线法,体现的是谨慎性原则。

  3.或有事项的处理。
  


  【解释】企业发生的诉讼事件,应做提前认定,被告方很可能赔付的情况下,应确认预计负债,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关键考点】关注实务应用案例。

  
  八、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
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知识点】会计要素的确认▲▲▲

 【解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左边体现对资产的占有形态,等式右边体现资产的来源。

  2020年初:资产100=负债30+所有者权益70
  2020年:收入300–费用260=利润40
  2020年末:资产140=负债30+期初所有者权益70+(收入300-费用260)


  【解释】将上述等式移项可得出:费用+资产=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收入

  
  一、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一)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
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具备如下特征:
  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二)资产的确认条件
  在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
很可能流入企业;(概率>50%)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
可靠地计量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企业不应将其确认为一项资产的有( )。
   A.待处理的固定资产盘亏损失
   B.租入的包装物
   C.受托加工的物资
   D.已经签署注资协议而尚未投入的机器设备
   E.受托代销商品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选项E,受托方收到代销商品时按视同借入做如下会计分录:
   借:受托代销商品
     贷:受托代销商品款

  【2016年判断题】企业拥有的一项经济资源,即使没有发生实际成本或发生的实际成本很小,但如果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也应认为符合资产能够可靠计量的确认条件。( )


『正确答案』√

  
  二、负债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一)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
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负债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2.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3.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二)负债的确认条件
  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负债: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
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
可靠地计量

  
  三、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一)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
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二)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 

来源

科目对应

投入资本

股本(或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其他综合收益

【备注】
 ①利得是指由企业
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利得包括两种:一是形成当期损益的利得,比如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收益;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比如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增值。
 ②损失是指由企业
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损失包括两种:一是形成当期损益的损失,比如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损失;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比如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贬值(公允价值下降)。

留存收益

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举例】甲公司发行10万股普通股股票,每股面值为1元,每股公允价值为10元,则甲公司的账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100
    贷:股本           1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90

  【举例】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00万元购买乙公司1%的表决权股份,对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将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则甲公司账务处理为: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假定当年末甲公司持有乙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为130万元,则甲公司账务处理为: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30
    贷:其他综合收益    30
  假定当年末甲公司持有乙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为70万元,则甲公司账务处理为:
  借:其他综合收益    30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30

  (三)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的确认。

  【2017年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将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发生增减变动的是( )。
   A.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B.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C.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D.实际发放股票股利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所有者权益减少,负债增加。相关会计分录为: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贷:应付股利

  
  四、收入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一)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
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收入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2)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3)收入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二)收入的确认条件
  ◆合同各方已批准该合同并承诺将履行各自义务;
  ◆该合同有明确的与所转让商品或提供服务相关的支付条款;
  ◆该合同明确了合同各方与所转让商品或提供服务相关的权利和义务;
  ◆该合同具有商业实质,即履行该合同将改变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分布或金额;
  ◆企业因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提供服务而有权取得的对价很可能收回。

  
  五、费用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一)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
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费用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2)费用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
  (3)费用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二)费用的确认条件
  (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六、利润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一)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二)利润的构成

一、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研发费用

   财务费用

   其中:利息费用

      利息收入

   资产减值损失

   信用减值损失

 加:其他收益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净敞口套期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资产处置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三)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的确认依赖于上述公式中诸要素的确认。

  【单选题】下列各项交易和事项中,不会影响当期营业利润的是( )。
   A.广告费
   B.出租商标权的租金收入
   C.股票发行费用 
   D.企业合并中的审计、咨询费用
   E.其他债权投资的减值恢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股票发行费用应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应冲留存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其减值恢复贷记“信用减值损失”,影响当期营业利润。

  【考点经纬】收入与利得的区分


界定

举例

利得

影响损益的利得

贷记“资产处置损益”

①处置固定资产形成的收益;
 ②处置无形资产形成的收益。

贷记“营业外收入”

①罚款收入;
 ②无法偿付的应付账款;
 ③现金盘盈;
 ④权益法下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当日所占的被投资方公允可辨认净资产份额的差额

利得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

①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增值;
 ②权益法下被投资方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增值造成的投资增值;

处置时转入留存收益

③其他债权投资的增值;
 ④权益法下被投资方其他综合收益(不包括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净负债形成的,以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造成的投资增值;
 ⑤债权投资重分类为其他债权投资形成的增值;

处置资产时转入“投资收益”

⑥自用房产、存货转为公允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形成的增值;

房产处置时转入“其他业务成本”

⑦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净负债形成的价值差额贷记“其他综合收益”;
 ⑧权益法下被投资方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净负债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造成的投资价值增值;

将来不得转入损益

收入

纳入营业利润范畴的主要经济利益流入

①主营业务收入;
 ②其他业务收入;
 ③投资收益;
 ④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⑤财务收益;
 ⑥其他收益。

  【考点经纬】费用与损失的区分


界定

举例

损失

影响损益的损失

借记“资产处置损益”

①处置固定资产形成损失;
 ②处置无形资产形成的损失;

借记“营业外支出”

①罚没支出;
 ②盘亏固定资产的净损失;
 ③盘亏存货的非常损失;

损失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

①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暂时减值;
 ②权益法下被投资方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贬值造成的投资贬值;

资产处置时转入留存收益

③其他债权投资暂时减值;
 ④权益法下被投资方其他综合收益(不包括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净负债形成的,以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形成的)造成的投资价值贬值;
 ⑤债权投资重分类为其他债权投资形成的贬值

资产处置时转入“投资收益”

⑥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净负债形成的价值差额借记“其他综合收益”;
 ⑦权益法下被投资方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净负债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造成的投资减值;

将来不得转入损益

费用

纳入营业利润范畴的主要经济利益的流出

①主营业务成本;
 ②其他业务成本;
 ③税金及附加;
 ④管理费用;
 ⑤财务费用;
 ⑥销售费用;
 ⑦资产减值损失;
 ⑧信用减值损失
 ⑨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⑩投资损失。

  【多选题】下列业务中的经济利益流入应界定为收入的有( )。
   A.权益结算股份支付形成的“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B.盘盈固定资产
   C.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持有期间被投资方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
   D.处置投资性房地产形成的收入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备选答案A,资本溢价和股本属于股东投入资本总额,与收入无关;备选答案B,盘盈固定资产归入以前年度的利得范畴。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损失的有( )。
   A.业务招待费用
   B.信用减值损失
   C.现金盘亏损失
   D.公允价值模式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转出固定资产形成的损失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选项A,列入“管理费用”,归于营业利润范畴;选项B,信用减值损失属于费用;选项C,列入“管理费用”,属于费用。

  【知识点】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
  (一)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1.历史成本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014年单选题】企业取得或生产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属于( )。
   A.现值
   B.重置成本
   C.历史成本
   D.可变现净值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历史成本是指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

  2.重置成本
  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
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019年判断题】资产的重置成本是指按当前市场条件购买相同或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 )


『正确答案』√

  3.可变现净值
  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举例】甲公司库存一部分手机,成本为10000元,期末市场价格为8000元,预计将发生销售税费100元,则其可变现净值=8000-100=7900(元)。

  4.现值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5.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即
脱手价格

  (二)各种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
  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过去的价值,而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的现时成本或者现时价值,是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
  (三)计量属性的适用范围

计量属性

适用范围

历史成本

一般在会计要素计量时均采用历史成本。

重置成本

盘盈存货、盘盈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均采用重置成本。

可变现净值

存货的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可变现净值为存货期末计价口径的一种选择;
 ②
资产减值准则所规范的资产在认定其可收回价值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是备选口径之一。

现值

①当固定资产以分期付款方式取得时,其入账成本选择未来付款总额的折现口径;
 ②当无形资产以分期付款方式取得时,其入账成本选择未来付款总额的折现口径;
 ③以分期收款方式实现的销售收入,以未来收款额的折现作为收入的计量口径;
 ④
弃置费用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时采取现值口径;
 ⑤
资产减值准则所规范的资产在认定其可收回价值时,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是备选口径之一。

公允价值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口径选择;
 ②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口径选择之一;
 ③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其他债权投资的期末计量口径选择;
 ④
交易性金融负债的期末计量口径选择。

  【关键考点】实务中计量属性的选择是主要考点。

  【多选题】下列关于资产期末计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固定资产按照市场价格计量
   B.债权投资按照市场价格计量
   C.交易性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D.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E.应收款项按照账面余额与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孰低计量


『正确答案』CDE
 『答案解析』固定资产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选项A不正确;债权投资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选项B不正确。

  【2015年单选题】企业对向职工提供的非货币性福利进行计量时,应选择的计量属性是( )。
   A.现值
   B.历史成本
   C.重置成本
   D.公允价值


『正确答案』D

  【2015年判断题】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


『正确答案』√

  关键考点小结
  1.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原则的实务应用
  

  2.利得、损失与收入、费用的区分
  (1)利得与损失的界定

  (2)收入与费用的界定
  

  3.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适用范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